登陆注册
10767200000007

第7章 远古之国的背影(6)

在人类的童年,对自然的依赖性特别强,他们几乎离不开森林,因为那里有可食的山果和块茎。在农业出现以后,人类虽然走出了森林,但是由于生产技术的低下落后,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弱,因此,往往选择自然条件特别好的地方居住生活,这是许多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址,多分布在河流沿岸的主要原因。即使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仍然愿意在自然条件比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居住,而不愿意到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生活,甚至出现了“孔雀东南飞”(指人员外流)的现象。根据这个道理,我们不难推测,古代的尼雅曾是水草丰美的绿洲,沙丘是后来出现的。

从逻辑上来说,上述的推测可以说是合情合理。然而作为科学的结论,必须拿出充足的证据,才能使人信服。经过仔细的考察,证据终于被找到了,这就是孤立于流沙中的风蚀残丘。它向我们提供了许多科学的信息,把我们引向历史的过去。

风蚀残丘,这是地理学常用的术语,它是风蚀地貌的一种。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表示,就是突出于地表之上的土墩子、土台子,它是强风对地表长期吹蚀、磨蚀的结果。风蚀作用能够塑造出许多奇特的地形:有的像蘑菇,有的像宝塔,有的像柱子,有的像城堡,惟妙惟肖,真是鬼斧天工,令人惊叹不止。风蚀残丘只是这诸多奇特地形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从远处看,它很像呼和浩特的昭君墓,或陕西汉代的诸王陵。在风蚀残丘的四周,通常都是风蚀洼地,即由风蚀作用而形成的低洼地。

在尼雅所见的风蚀残丘中,有两座最典型、最重要。其一是在佛塔营地以北6.1公里,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8°01′35″、东经82°41′33″,高约7米,残丘表面的海拔高度为1224米。风蚀残丘的上面,原是一处古代的房址,后来房架被风吹落在残丘的西南坡下,在残丘上只保留有少量的陶片和红烧土。房址的编号为93—A7。其二是在佛塔营地之西,距考察队住的单人帐篷约50~60米。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7°58′34″、东经82°43′08″,高约5米,残丘表面海拔高度为1234米。残丘的顶上,原来也是一座古代的房址。房架也是由于风吹的结果,大部分散落在残丘西侧的沙地上,有榫卯的梁柱随处可见。在残丘的顶上,堆积有很厚的灰土,在灰土中夹杂有陶片、红烧土、草木灰、红柳枝、芦苇、麦秸、羊骨、羊粪球以及带有榫卯的残木。在其东侧,还发现一处“凹”字形的炉灶,灶中充满了草木灰,灶壁略呈暗红色。这些遗迹表明,抹有厚泥的房盖沉落时,将房内的一部分东西覆盖在底下,没有完全被风吹落到丘下,仍然埋没在灰土之中。

从这两座风蚀残丘的剖面来看,在灰土层之下为黄土层,相当厚,在3~4米左右。黄土层相当致密、坚实,后一个风蚀残丘,由于风力塑造的结果,在侧面出现了许多水平层次,很像是流水冲刷的痕迹。在黄土层以下,则是颗粒很细的粉沙层。由于没有挖掘,粉沙层的厚度不太清楚。

上述两座风蚀残丘的构造及人类活动遗迹,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信息:

在很早很早以前,尼雅地区的上部,普遍存在黄土层,将整个地表覆盖,黄土层之下,则是深厚的粉沙层。这是地质时期自然演变的结果。据地质学家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的塔里木盆地,在地质时期原是一个大海,被称作“古地中海”,与现在欧洲与非洲之间的地中海相连通。后来由于地球的板块运动,印度板块猛烈地撞击欧亚板块,使“古地中海”海水消失,而海中沉积的大量粉沙,便成为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来源。发源于昆仑山南麓的河流,如和田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安迪尔河等等,都流入塔里木盆地。后来由于风尘的堆积,在粉沙之上又覆盖上了黄土层。这就是尼雅地区黄土之下是粉沙,粉沙之上覆黄土的由来。

黄土层就是古代的地表。尼雅河在黄土层上流动,沼泽在黄土层上出现,森林在黄土层上生长,耕地在黄土层上开垦,古代居民的房屋在黄土层上修建。由于人类长期在黄土层上活动,人类生活的垃圾越来越多,于是在黄土层上又出现了新的灰土层(或称活土层),这在人类定居的村落中,很容易见到。这是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的第一个结果。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经常破坏黄土层。犁耕要破坏黄土层,开水渠要破坏黄土层,挖蓄水池要破坏黄土层。这些生产活动使平坦的黄土层出现了凸凹不平的形状,为风蚀作用提供了突破口,很快就将黄土层突破。风蚀残丘和风蚀洼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当黄土层大面积破坏以后,黄土层下的粉沙随即露出,在狂风的吹动下四处飞扬,结果出现了流沙的堆积,形成了流动沙丘。这个过程,就是沙漠学家所说的沙漠化。这是人类影响自然的第二个结果。

上述的这种现象,在中国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类似的沙漠化现象,在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河流域,也同样地存在。在那里,黄土层下是粉沙,黄土层上也是粉沙。黄土层上的粉沙,是黄土层下粉沙飞扬再堆积的结果。在尼雅地区,有的风蚀残丘的上面也发现有流沙堆积。由此可以推测,尼雅地区沙丘的下面,应有大面积的黄土层存在,建筑在黄土层上的房屋,被流沙掩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那么尼雅地区的流沙,是尼雅遗址废弃以后出现的呢,还是尼雅遗址存在的当时就已产生?尼雅古代墓葬的发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线索。考察中曾发掘了一些墓葬,发现有些墓圹(即埋棺木的地穴)是开在黑色的沙层中,在黑沙层之上则是黄沙层。黑沙层是埋葬棺木之初就已存在,而黄沙层是晚些时候出现的新堆积。据此分析,古代人居住在尼雅之时,这里就已出现了沙漠化,风沙活动很剧烈,出现了流沙堆积的沙岗、沙丘。但是,当时的沙漠化尚处于初期阶段,只表现在局部地区。尼雅的沙漠化,从汉代以后逐步加剧,最后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尼雅地区沙漠的出现,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直到现在,这里的沙漠化过程仍在不断加剧。沙漠化的产生与人类活动有关;而沙漠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尼雅文化的消亡,应该说与这里地理环境的不断恶化,有直接的关系。

3.古代精绝国的王城在哪里

尼雅是汉代精绝国故地,精绝国是西汉时代西域36国之一。精绝既然是一个国家,就要有国王,作为一国的统治者,国王所居住的地方,被称作国都;由于国都筑有城池,所以国都又有王城之称。那么,古代精绝国的王城在哪里呢?这是考察过尼雅的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古代的精绝,是一个只有3000多人的小国。受其国力的限制,其王城也很小。玄奘曾途经尼壤城,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说:“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唐代的尼壤城,就是汉代的精绝城。在唐代的时候,精绝国已经灭亡,成为古于阗国的一部分,因而精绝城改称尼壤城。据玄奘所见,尼壤城周长只有3~4里,如果是正方形的城,每面城墙尚不到一里,确实规模很小,仿佛是清代的一座军营。在和田市西部,保留有清代的军营,其规模比尼壤城还要大一些。

一般来说,汉代的精绝王城,自然在古代尼雅遗址的范围内。然而自本世纪初以来,进入尼雅遗址考察的人员虽然很多,但都没有提到王城所在的问题。近年来,在No.2遗址有古代城墙的残迹,这一发现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所谓城墙遗迹,在No.2遗址的东南部。No.2是一个包括有20多个房址的遗址区,在其中编号为No.4的房址附近,有两座高大的长条形土丘。高约2.5~3米,长约20~30米,两座土丘相隔约50~60米。从侧面观察,这两座土丘的中间,是层次清楚的黄土层。其下部的黄土层,已经坍塌破坏,层次不清;其上部的黄土层则乱作一团,如同烂泥堆积。由于这两座土丘呈长条形,彼此在一条直线上,在两座土丘西方200米的延长线上,还有两座小土丘,仿佛是断断续续的城墙,因而有人认为这就是古代的城墙。

同类推荐
  •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世界上那形形色色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个自然科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在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公元前5世纪,我国的大学问家庄子就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短棍,若每天截取一半的话,是永远也截取不完的。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 动物与海洋

    动物与海洋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它孕育了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的生物资源。海洋动物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它门类繁多,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有很大差异。本书介绍了各种海洋动物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和生存环境,以及海洋生物作为人类所依赖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资源,怎样在提高海洋生产力的同时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
  •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采撷科学世界的明珠(科普知识大博览)

    采撷科学世界的明珠(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热门推荐
  • 罗生传

    罗生传

    一个农村的口头传说,一个家庭贫寒的孩子努力读书的故事!结果......
  • 御火焚仙

    御火焚仙

    他本来是核电站的高级工程师,却因核电站的事故来到了异界大陆,当科研天才遇到神秘灵力,当现代科技遭遇异界文化,又将创造怎样的神奇,当昔日的废物站在天才之巅,善恶只在一念间,他将做出如何抉择。
  • 跨时空的爱恋

    跨时空的爱恋

    走在河边,突然间穿越,来到了一个历史上没出现过的朝代,命运的罗盘开始旋转,她会如何选择呢......
  • 梦上海

    梦上海

    她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他是刁钻帅气的少爷他们相遇了却不相爱可她爱他。直到最后,他才知道他亦也爱她“我怎么那么傻。。我明明爱她。”
  • 鎏鸢浮华录

    鎏鸢浮华录

    【欢迎来到鎏鸢阁】:-遥梦红丈三尺细数尘世万千-#每一式相对独立##以各个人物视角讲述幕后主角在天玄星的传奇##提前一年放送的轻剧场版本##相同的她,不一样的传奇#—————————————【总之这是一本很特别的辑录(?ì_í?)】新手上路请多指教_(:_」∠)_卖萌打滚求收藏!敬请期待偷偷码字已久的正常原版传奇!由于学业原因将于2018年正式开始连载!先放个轻剧场版本暖暖!
  • 仙侠红包群

    仙侠红包群

    被拜金女友甩掉的龙羽,莫名其妙被拉进了一个自称为神仙的红包群,奇葩的修仙之旅,等你来看.
  • 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作为中国史学主干的二十五史是中国唯一一部完整的官修史总集,它用统一的纪传体裁,完整系统地记录了我国从远古至清末的历史发展,全面展示了历代王朝的兴衰轨迹,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艺术、外交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明百科全书。本书在认真研读二十五史原文的基础上,萃取二十五史的精髓,将其中最精彩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尊重史实,叙述准确,尽量保留了原书中的史家评论,是一本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历史读本。
  • 刀剑至圣

    刀剑至圣

    一柄断剑刻画泣血人生,一把残刀书写迷茫路途,末路的英雄,夕阳下的地狱,当敌人退去,亡魂在哭泣。但当断剑遇上新主人,残刀配上新英雄,它们用此刻的锋锐昭告天下:刀剑至圣!
  • 焚情忆之花开命中劫

    焚情忆之花开命中劫

    那一世花开,许一生相守。这一生相伴,诉一世爱恨。下一世重逢,言一句珍重。一世一情劫,一劫复一劫,劫劫难逃,世世悲,是谁太过执念谁,还是谁欠了谁,怎么这段情如此荒唐,亦或是宿命轮回躲不了的伤,命中注定逃不开的劫。陌上人不离,鸳鸟天时尽,一把陌鸳是他给她的承诺,一支星月是她给他的一片真心,不知是谁说过会始终如一待她,可重伤醒来却已将她遗忘,不惜将她打伤,不知又是谁说过会不离不弃伴她,可所有的疼爱却原来是一场悲,她为他上苍穹九天,他却让她墨发三千伤雪白,她付尽一世倾心换来的却是无尽悲伤,剜心剔骨之痛,差使她命丧诛仙台,究竟谁是谁的命中劫。
  • 特警穿越之最强婢女

    特警穿越之最强婢女

    【相对正经版简介:】她是国家特警队的顶尖人才,拥有读懂人心的超能力,亦擅长武术格斗,最不缺的便是坚忍抗压力。一朝穿越成为武安侯府内年仅八岁的三等小婢女,侯门深深,婢女的小命堪比蝼蚁,想摁死便摁死,不值一提。婢女同行排挤她,管事嬷嬷刁难她,姨娘看她不顺眼,庶小姐欺她命贱,侯夫人笑里藏刀,侯爷大手一挥,嘴角动动便要置她于死地……她冷冷一笑,敢动姐?很抱歉,你们道行还不够!前世破案抓犯罪分子,今世宅斗虐尽大鬼小鬼。姐已准备就绪,are—you—ready?【一向不正经版简介:】虐着虐着,她就出名了——传闻,京城内号称芝兰玉树,俊美无匹的五位公子中有三位都对她产生了浓厚兴趣;传闻,江湖上神秘的神机宫宫主莫名对她青睐有加;传闻,就连英明的皇上也不自禁地舔了舔了好看的嘴角,皇太后见状大惊失色:儿啊,你若是敢与自己的外甥抢新娘,哀家,哀家就去死……传闻……于是有一天,某男怒气冲冲地找上她:“你这女人怎么回事?我都说要明媒正娶你为妻,一生一世一双人了,你还给我拈花惹草,招蜂引蝶?”她淡扫他一眼:“很抱歉,我只对五岁以下纯萌小正太有兴趣,至于你嘛,想法太低俗,妄想忒龌龊……”某男抓狂,于是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斗争之后,原本冷傲邪魅的一张脸霎时装傻充嫩扮作清风明月楚楚惑人疼的纯萌假正太,但见他两眼水水盈盈闪:“澜澜~”尾音拉长极致发嗲,“人家其实也很纯的……”噗?——她一口老血喷出来。佛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没办法,为了匡复正义,为民除害,她决定收了这枚冒牌假正太!【这是一篇婢女成长记,虽然是宅斗女强,却是非典型的,作者这货一向轻松小白温馨暖萌惯了,脑容量有限,不要期待太过高深莫测的阴谋阳谋,如果狗血了,亲们千万要稳住,请多多支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