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46900000002

第2章 修炼内心,强大心灵百毒不侵(1)

很多时候,人力量的大小不在于躯体强弱,而是在于内心的强大。阳明心学,就是一盆盛开的鲜花,他会让我们的心灵永葆纯洁,以至一点污秽都立即察觉。它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体生命和心灵的潜能,使自身的精气神与道一体化,与真善美相契合。

认识内心的巨大力量

于丹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无穷大的,它所包含的力量也是无限的。我们永远也想象不到我们的内心所能承载的重量、达到的境界是在哪里。”

的确,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无限宽广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善”,有人认为是“恶”。但是,明代著名学者王阳明却不是这样单纯地来看待人的内心本质,他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是充满力量的,这种力量能够改变单纯的善和恶,让人达到一个奇妙的境界。

陆原静曾经给王阳明写了一封信,信上说:“尝试于心,喜怒忧惧之感发也,虽动气之极,而吾心良知一觉,即惘然消阻,或遏于初,或制于中,或悔于后。”

王阳明回答说:“知此则知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

在这里,其实就是讲了陆原静体验过的一种心境:一个人喜怒忧惧的感受发生了,虽然他的情绪波动到极点,但是只要那个人心中的良知觉醒了,种种不良情绪就能立即涣然消失,有的在萌生恶意之前就被遏制,有的在发生的过程中受到制止,有的在过后才及时悔改。王阳明也对他的这种认识持肯定态度。他觉得一个人若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能进一步认识到喜怒哀乐等情绪还没有发出来时的那种不偏不倚、寂然不动中的“中”的境界,而又有各种情绪表现出来都能合于节度,无论什么事都应对得体的“和”的状态。

从王阳明和陆原静的书信来往中,我们能够看出王阳明重视人的内心的力量,他觉得一个人的内心力量很强大,这种力量甚至能够控制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让一个人的心性保持纯洁,达到一种“和”的状态。

王阳明关于内心力量的言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内心越来越浮躁、不安,人人都被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困扰,甚至还有损害他人和自己的偏激行为,究根结底,就是因为人们的内心力量不够强大,面对一点儿事情就能产生很大的情绪波动,从而影响整个人的精神状态。

但凡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他们的内心往往都是非常强大的。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不期而遇的磨难和痛苦,在这些困难面前能够进行自我调节,让自己在面对逆境时始终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从容应对。

王阳明和一位朋友在南镇游玩时,朋友指着石头中的一棵花树问道: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王阳明看来,心是一种巨大能量的象征。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中找到答案。内心世界充满力量的人能够在顺境中不骄不躁,在逆境中不气不馁,面对人生的高潮和低谷都能够以一颗平常之心淡然处之。所以,我们要像王阳明一样,经常反省自己,勤于修养我们的身心,培养我们的意志,壮大我们的内心力量,这样才会使我们的人生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方才获得一方宁静、幸福的天地,领悟人生的真谛。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一个人只有内心强大了,他才会勇敢地面对困境,才能不惧怕失败,才能在挫折面前挺直腰杆,坚强地走下去。

心主宰你的生命活动

心是什么?王阳明说:“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他的意思是说心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从生理的角度看,心是思想的主宰,人的一切行为都来源于心的指挥。

有一位虔诚的信徒,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

一天,当她送花到佛殿时,碰巧遇到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地说道:“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以香花供佛,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

信徒非常欢喜地回答道:“这是应该的,我每天来寺礼佛时,自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似的清凉,但回到家中,心就烦乱了。我这样一个家庭主妇,如何在喧嚣的城市中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道:“你以鲜花献佛,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我现在问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

信徒答道:“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莫过于每天换水,并且在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因为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腐烂之后,水分就不易吸收,容易凋谢!”

无德禅师道:“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生活的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惟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变化我们的气质,并且不断地忏悔、检讨、改进陋习、缺点,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精华。”

信徒听后,欢喜地作礼,并且感激地说:“谢谢禅师的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禅师,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等机会到寺院中生活呢?”

是啊,热闹场中亦可作道场;只要自己丢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如果妄念不除,即使住在深山古寺,一样无法修行。

王阳明用一生的经验总结出一句话:“心”左右一切。做好事来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来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正如王阳明所说:“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些子能得几多,满眼便昏天黑地了。”“这一念不但是私念,便好的念头亦着不得些子。如眼中放些金玉屑,眼亦开不得了。”意思是说,人的心体上不能存留一丝杂念,就像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一点沙子没有多少,却使人满眼昏天黑地,看不清世界、这一念头不仅仅是指那些恶的私念,就是好的念头也不能存留。王阳明以此劝诫人们时时保持自己的良知,不让它被物欲所沾染。

王阳明在传习录说到自己的思想变化,他说:“大家都说格物要按照朱熹的说法去做,但什么时候按照朱熹的说法去做?我是实实在在地照着去做的。早年的时候,我曾经和一个姓钱的朋友一起讨论如何做圣贤,要格尽天下之物,到如今再也没有这么大的精神气了。因此我们两个人看到亭子里有竹子,我们两个就去亭中的竹子上去格物。我那姓钱的朋友早上和晚上都去对着亭子中的竹子去格物,要弄清楚竹子的道理,用尽了心思,整整用了三天的时间,最后因为过度伤神和疲劳而生病了。我当时说他这是因为精力不足,我就亲自上阵,自己去格,从早上到晚上都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到了第七天,我也因为精力耗尽而生病了。所以和朋友一起感叹圣贤是做不了的,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格物了。后来我在贵州少数民族的地方生活了三年,也明白了这个意思,天下的事物本来就没有可以格的。实际上格物的功夫,只在身体和心灵上做,就非常肯定是人人都可以做到,便有小功夫的地方了。”

可见,王阳明非常关注内心的修养,这或许也是他能成为一代圣哲的原因。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让世俗的虚名侵占自己的心灵,失去自我。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只要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那么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任何复杂的环境,都可以永远保持自己最初开始时的心境,保持自己的良知,并不断地按照良知来进一步“格物”,才可以真正做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保持童心,你的世界才真实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人在社会混久了,挫折受多了,艰难困苦经历了,或者心染污了,变得有杂质了;或者本来很爽直的,变得不敢说话了;或者本来很坦白的,变得拐弯抹角了;或者本来有抱负的,最后变得很窝囊了,凡事弄权耍奸,虚伪掩饰,活得很痛苦。怎样才能摆脱这些呢?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原来是明白清楚的,可由于气量的拘束和物欲的蒙蔽,逐渐变得昏暗模糊了。如果人们只是想要穷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却不向自己的内心探求,舍弃了自我的良知,本心被蒙蔽,自然就看不清善恶的原因,体察不到真假的异同。

只有当蒙蔽本心的那些物欲被清除,本心恢复纯明,才能真正激发心的巨大能量。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状态,回到初来人世时那头脑空空的初心之境,具体说就是重返童心,做回心灵上的儿童。这也是人们后人在王阳明的“本心”之上衍生出“童心说”的基础。

关于童心,继承王阳明思想的明代哲学家李蛰作出如下解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在他看来,所谓童心,就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不掺杂任何虚假的纯真,是人内心中的一念之本,是那瞬间萌动的“天真”。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完整的人格,心的巨大能量也就被压制了。

儿童,是人生的开始;童心,是心灵的本源。那么,在现实中,心灵的本源怎么可以遗失呢?

人们初临人世的时候,只是一个头脑空空的婴儿,只懂得饿了要吃,困了要睡,不懂得男女之间的色欲,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的荣耀,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以一颗纯真的初心,好奇地观望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他的每一丝欢乐。随着人们渐渐长大,原本纯洁的心沾染上世俗的尘埃。人在启蒙时期,通过耳闻目睹会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长大之后,又学到更多的理性知识,而这些后天得来的感性见闻和理性道理一旦进入人的心灵,童心也就遗失了。久而久之,听到、看到的道理日益增多,所能感知、觉察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而明白美名是好的,就千方百计地去发扬光大;知道恶名是丑的,便挖空心思地来遮盖掩饰,这样一来,童心就不复存在。

童心一旦失去,说出的话便是言不由衷;处理事情,也没有真诚的出发点;写的文章,也无法明白畅达。一个人如果不是胸怀美质而溢于言表、具有真才实学而自然流露,那么从他嘴里连一句有道德修养的真话也听不到。

那么,人为什么要保持童心呢?保持童心也就是保持真实。当你用虚假面对世界时,世界回应你的也只能是虚假。因为人一旦以虚假为本,一举一动就无不虚假,由此去对假人说假话,正是投其所好;跟假人讲假事,他肯定信以为真;跟假人谈假文章,他必然赞赏有加。这可真是无妙不假,便无所不喜。满天下全是虚假,俗人哪里分辨得出真伪。在这样一个虚伪的世界里,看不到真相的人们难免做出错的决定,走上错误的道路,做出错误的事情,而这一连串错误所累积而成的人生必将痛苦不堪。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要想摆脱这虚假、痛苦的生活,必须寻回童心,从此时此刻起开始重返童心,真实地面对自己,面对世界。

让心回到最初的澄澈

庄子说,水的本性,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闭塞不流动也就不会纯清,这是自然本质的现象。所以说,纯净精粹而不混杂,静寂持守而不改变,恬淡而又无为,运动则顺应自然而行。

对于庄子的这段话,王阳明是这样解释的:“水的本性是清澈平和的,如果搅动它就会变得混浊,如果堵塞住不让它流动,它也就不会纯清了。这和人心是一致的。”在王阳明看来,人心的本初都是清静明澈如水一样的,但是流落于世,渐渐被欲望所迷惑,就像是往水中倒进了泥沙一样,也就渐渐变得混浊起来。只有懂得顺应天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心重回当初的澄澈。

其实名利富贵这些欲望就是人心的杂质。人心重回当初的澄澈,也就是视名利若浮云,名利最多也只是投映在水面的影子,而触不到他们内心。

清朝时,出身于农家的于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过较正规的儒家教育。

顺治十八年,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

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

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穷得连门墙都没有,只有三间破草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于成龙从山西老家带来的一位仆人忍受不了这样的清苦,就对于成龙说:“当官如果是这个样子,还有谁愿意当官呢?你应该请求调离此地,否则还不如回老家呢。”

于成龙说:“我本来就是农家子弟,现在能当上知县,为百姓做事,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和这里的百姓相比,我们并不算清苦,你就不要抱怨了。”

于成龙知足常乐,为百姓到处奔走。他那个仆人见劝不动他,又不甘心跟着他吃苦,竟然偷偷逃跑了。

罗城的百姓见于成龙是真心为他们办事,便自发地前来看望他,有的还给他带来了一点钱物。于成龙说:“我一个人用不了多少钱,你们的心意我领了。钱物我绝不能收下,这是我做人的准则啊!”

同类推荐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

    《安住在折腾中》,本书收录了法眼寺方丈,明一法师的数十篇日记一系列禅修讲稿。书中不仅记录了明一法师作为僧人的日常修行,劳作,弘法的点点滴滴,更令广大读者有机会分享到这位正信正行,爱国爱教高僧的修行体悟用人生智慧。广大信众用佛门弟子都将从中受益。
  •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菜根谭人生大智慧

    本书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居家交游、求学问道、气节名利、建功立业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菜根谭》的深刻人生哲学。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热门推荐
  • 逆天大小姐:绝世小妖妃

    逆天大小姐:绝世小妖妃

    她,外表呆萌无害,相貌平平,实则聪明绝顶,冷酷无情,绝世无双。他一身红衣倾尽天下,却只为他倾心玩世不恭的后面却是一颗逐鹿天下的心。当他们相遇该如何谱写那段传奇......
  • TFBOYS与她的爱恋

    TFBOYS与她的爱恋

    本文写TFBOYS与他们的邂逅故事,本文所写与真人无关
  • 翻译文学研究(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

    翻译文学研究(王向远著作集第八卷)

    本书收录了《翻译文学导论》与《中国文学翻译九大论争》两部专著。前者是对翻译文学原理构建,后者是对20世纪文学翻译论争的评述与总结。
  • 珍拉丁的晚餐

    珍拉丁的晚餐

    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能把冬天变成了春天……
  • 我曾把心给过你

    我曾把心给过你

    嫌我胖嫌我身材差这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你?自从我嫁给你之后每顿剩菜剩饭都留给我吃化妆品用的全部都是商场的赠品,可你却背着我出轨了?这让我如何原谅你?直到有一天她遇见了她生命中最对的人她和他在一起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 争锋王座

    争锋王座

    一个眼神挑衅了谁的嘴角?一道剑光触动了谁的大刀?饥渴难耐!一个天上俯视了谁的骄傲?一个天下仰望了谁的曾经?东方不败!当世界成为了你的战场,当所有人不了解你心中的电竞,当你承受了无数人的嘲讽,当身边人都在阻止你前进的步伐,当虚拟饱受歧视,当现实无法照亮梦想,你要做的,是去征服他们!
  • 漫步中华

    漫步中华

    漫漫人生贵在坚持,没有谁能决定一个人的贵贱,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让梦飞翔,为华夏鼓掌。逐浪踏波平,草长任鹰飞。八载煅红尘,一朝游乾坤。我的价值,我自己来定位。
  • 裙下之臣

    裙下之臣

    大唐中宗突然暴毙。大理丞慕容风雨奉命调查,引出了一桩桩大案和一个惊天大阴谋.期间经历纸坊杀人事件,密室失踪事件等等,几经生死,与最佳拍档路捕头奉命追凶。与红颜知己写意江湖。到头来,长安繁华不抵我只愿做你的裙下之人。
  • 御姐擒拿冷血校草

    御姐擒拿冷血校草

    谢谢你的喜欢,我曾喜欢过你,错过的人,就不会再有交集,错过的风景,始终不会在出现,还好,我没错过你!
  • 奇幻生活记实录

    奇幻生活记实录

    徐东方已经斯巴达了,为什么自己那么手贱乱捡东西!这下子好了,回不了家了!你说把平行空间整的有点文学气息可以,我做了!你说缥缈里面的李强走错道了,也行我也帮你!你说唐龙的战舰快要被摧毁了,可以,我还去管!你说黄飞鸿练错功了、韩立要死了是几个意思?你以为我是真傻吗?我只不过是聪明的不明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