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是人所思所想所感的一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但这种表达方式的局限性在于,人在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加工成话语表达出来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表达能力、环境、身体状态、内心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让语言表达的信息会有所偏差,甚至有人会为了某种目的而刻意地扭曲或掩盖事实,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谎言。行为的优势在于,行为不像话语一样要经过重重加工,是不经意的流露,所包含的信息也相对真实得多。所以,有些人在对人或事进行判断的时候,往往更加注重对一个人的行为的考量,这样会让自己获取到更加准确和真实的信息。
其实,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下,人与人之间交流要是使用话语的话反而不利于沟通,比如在人声鼎沸的公众场合,点头示意等行为则相对合适,甚至具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在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指挥员,他们和飞行员的交流和对其指挥都是依靠身体语言来实现的,因为巨大的飞机噪音无法用语言传达信息。
所以与话语相比,行为不仅更加真实、使用限制更少,而且也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更重要的工具。
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通过跟踪观察100个人发现,一个人每天24小时,除去正常的睡觉的时间还会剩下16个小时左右,但在这16个小时里,正常人说话的时间累计起来通常情况也不过是十几分钟,女人会比男人讲话的时间要多,其累积的说话时间往往也不会超过20分钟。一句话会耗去人们2.5秒的时间,当然,根据句子的长短,时间会有不同,这里所说的2.5秒指的是平均时间。很明显,人通过话语来传达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
心理学家明确指出,人类的沟通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行为来完成的,包括身体姿势、仪态和所处位置,以及同他人距离的远近等方式。确切地说,65%以上的人际交流都是以非语言方式,即通过行为来进行的。
由此可见,与口头语言相比,行为显得更加重要。但生活中的很多人似乎更愿意通过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更愿意听他人说,而忽视他人行为所包含的心理真实。这样一来,人能够传达或获取的信息就非常有限了,自然也就不容易探测到那些人和事背后的真相,更谈不上合理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了。
要想做一个精明的人,就一定要有能力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判断别人的心理。知己知彼,才会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如何正确解读行为所反映的心理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能够学到一些关于如何解读他人行为的知识。但为什么生活中仍会出现被他人欺骗、被他人误解的情况呢?其实,不能正确地解读他人的行为、读不懂他人的身体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没有遵循相应的规则。那么,要遵循哪些规则,我们才能够正确地解读他人的身体语言、准确地洞悉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呢?具体地说,在解读行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行为应该被连贯地理解
许多人在学习和了解了一些人的行为与其心理的对应关系,即行为的含义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喜欢对他人的行为和身体语言进行判断解读。但这时往往最容易犯错误,因为如果对行为心理学和身体语言掌握得不系统和不全面,运用起来也不熟练,就容易将他人的每个表情或动作分离开来,在忽视相联系的表情或动作以及大环境的情况下,孤立、片面地解读他人的行为和身体语言。这就好像在听人说话的时候,只听只言片语便做判断。
没有获得全部信息就做的判断势必会产生偏差,这种以偏概全的错误是人们所常犯的,要注意避免。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身体动作如果作为有特殊目的的动作来使用,那么就不能再作为一种肢体语言的信号来理解了。
比如挠头所表示的含义有很多:尴尬、不确定、健忘或者撒谎等,但是有些时候人们挠头是因为刺痒或者去除头屑。而要判断人的行为动作是单纯的身体反应还是有其心理意义,就需要联系当时人的一系列表情、动作以及所处的环境来考虑。
其实,行为和说话一样,是一种语言,也有词组、句子之分,每一个表情或动作就好比一个单词,而每一个单词的含义都不是唯一的,它的具体含义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比如,很多人在机场都会做出“挥手”这个动作,那么这是代表告别,还是代表“我来接你回家,我在这儿”呢?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其表情是充满离别的悲伤,还是洋溢着重逢的喜悦来判断。只有当你把一个人的行为、身体语言放到当时的情境中,联系其他动作、表情来解读的时候,才可能彻底弄清楚它的含义。
在解读人的身体语言、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而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来对待。
2.解读行为时要注意一致性
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位自称婚姻生活相当幸福的女士来找他做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进行过程中,谈到自己的婚姻时,这位女士脸上总是洋溢着看上去非常幸福的笑容,但同时她不断地将她的结婚戒指取下然后又戴上。弗洛伊德注意到了她的这两个完全不一致的行为,由此这位女士的婚姻并没有她说的那么圆满。而后来果然有消息传来说这个女士的婚姻出现了问题。
我们在解读他人行为时,也应像弗洛伊德一样注意其动作、表情的一致性,通过对方的行为来洞悉其心理,然后再用其他行为表现来验证自己的判断结果。如果所有的行为都是一致的,那么判断是准确的;反之,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解读。
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发表“与莱温斯基无染”的声明时,眼神坚定、表情坦然,是一种真诚的表现,但他的手却指向了与眼神相反的方向,他的行为存在矛盾的地方。由此一些专家判断克林顿在说谎,而事实也证明他的确与莱温斯基有染。
因此我们在解读行为时,一定要注意其一致性,这样做出的判断才能更加准确。
3.行为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人的行为和身体语言同样要结合当时的语境来进行解读和理解。同样的行为和身体动作,在不同的环境中代表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如果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你看见某个人坐在车站等最后一班公交车时,双臂紧紧环抱于胸前,双腿也紧紧地夹在一起。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应该知道,他之所以摆出这种姿势,是因为他感觉到寒冷。但是,当你和某人隔桌而坐,而你又试图向他阐明自己的一些观点的时候,面对你的说辞,对方摆出了一个和上面那个男人一样的姿势。那么这个时候,你应该明白,对方其实是想借此告诉你,他对你的话持否定的态度,或者说他对你的观点不能接受,你还没有说服他,至少没能让他有所触动。
解读身体语言和行为,我们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敏感、细心等先天优势的同时,还要遵循注意其出现的语境、与他的身体语言和行为的一致性、连贯且联系地解读等原则,这样才能将行为解读得更加准确。
行为的改变能够扭转内心态度
人们通常以为,人要先有某种观点,才会去采取某种行为,而心理学家们却不以为然,他们发现并不是态度改变行为这么简单,甚至完全相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说:“因为我们哭,所以才愁;因为动手打架,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而并不是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架,怕了才发抖。”这个观点告诉我们,行为与身体的变化可以改变我们的态度。
有人送了一条漂亮的短裙给一个穷人家的女孩。为了找到一件能与这条漂亮短裙相配的上衣,女孩的母亲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了自己年轻时穿过的一件雪白的衬衣。
女孩穿上新裙子,配上白衬衣,整个人简直脱胎换骨,显得既漂亮又成熟。女孩的父亲看到女儿的这副模样,既惊喜又羞愧。惊喜的是女儿已经长大了,且亭亭玉立;羞愧的是让美丽的女儿生活在如此破旧的家中。
于是,他开始收拾房间,打扫庭院。
邻居们看到这位父亲在打扫庭院,受其影响,也跟着打扫自己的房屋。
于是,村庄里,一家影响另一家,最后,每个家庭都进行了一番大扫除,整个村庄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