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故步自封的坏脾气应从减少抱怨开始,平日可以多阅读一些提高说话办事水平的书籍,与人相处少装“大明白”,凡事多为他人着想,要明白只有自己发自内心地快乐起来,才能给别人也带去快乐。实际上,每个人都愿意感受快乐的事物,你是个真正快乐的人,别人才更乐意与你相处。总之,要改善自己脾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可以试着从小处着手,尽量放平心态,每天做出一点改变,坚持下来,相信最终会收获良好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幽默很有意思。妻子正在炒菜,他的丈夫站在一旁,一会儿说:“慢些,小心!火太大了。”一会儿说:“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出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点。”接着又唠叨:“锅歪了!”
“你住口吧!”妻子不耐烦了,“我知道怎么炒菜。”
“你当然知道,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喋喋不休的唠叨总是招人厌恶的。
唠叨的内涵是复杂的。从字面上看,唠字是口里不停地说话,都说得劳累了;叨字如同嘴上有一把刀子,很可能出口伤人。深入挖掘一下不难发现,唠叨的源头来自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来自人们腹中的牢骚,牢骚是一个人的要求和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而唠叨则是这种情绪的宣泄。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唠叨不能算是说话,它是一个人失去了语言思维控制力的表现。其实,唠叨之中有怨气也有关心,有不满也有希望,有憎恨也有柔情,有指责也有提醒,有误解也有理解,有忧愁也有喜悦。唠叨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但结果却往往相反。
如果说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一部宏伟的交响曲,那么唠叨则是这部乐章中的副旋律。副旋律可以烘托出主旋律的辉煌,但是,副旋律过多过杂,就扰乱了主旋律的流畅与和谐,成为烦人的噪音。因此,爱唠叨的人要学会自制,以免“忧人太过,以德取怨”。过于为别人担忧,数落别人的过错太多,反而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其结果往往是“好心得不到好报”。
一位心理医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母亲为了她未成年的独生子来找他。她很苦恼,说自己的儿子很聪明,但在学校里的功课却总是不及格,成绩单上关于学习态度以及同学关系的评语也不好。这位母亲抱怨说,儿子回家总是不肯做功课,不是说没有作业,就是说在学校做完了。一回家就坐在电视机前面,任她怎么唠叨也不动地方。儿子的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管教孩子的责任全推给了她,现在她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她面临的问题。
初次见面,心理医生就感到这个男孩很特别。一般第一次到他那里去的孩子总是拘束、腼腆,心理医生必须先花点时间跟他们闲聊,拉近距离。但是这个男孩不同,他一见到医生,就跳起来热烈地和医生握手,好像医生是他多年的老朋友似的,医生还没来及开口问他,男孩就滔滔不绝地说道:“医生,您一定得帮帮我妈妈!我实在忍受不了,她如果继续唠叨下去的话,我只好离家出走。我不知道她对您说了些什么,但是您知道她从早到晚唠叨个没完,我在家里一刻都不得安宁。我在浴室洗脸,她在客厅喊道:‘不要忘记关灯!’我开窗户时,她说:‘不要忘了关上!’我在家里没有一件事可以清静自在地做。每天都是:‘你到哪儿去?去洗手!’‘不要和某某人在一起,他是个坏孩子!’‘不可以!你为什么要买那本书,与你的学习毫无关系?零花钱怎么随便乱花?去刷牙!你脸怎么那么苍白!站直一点!’”
“如果没有什么事,她就提我的功课。我从学校回来一踏进家门,门还没关上,她就喊道:‘你不知道现在应该先去作功课吗?’我一气之下,就偏不做功课,让她不能称心如意!医生,我知道我还算聪明,也希望把书念好将来上大学,但是我不希望由母亲来控制我的每一次呼吸,我对付她的惟一办法就是不念书,因为对念书她比我还着急。”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男孩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既没有心理疾病也没有生理疾病,他不专心念书,只是出于对妈妈无休止的唠叨的抵制和反抗,其实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出在他妈妈爱唠叨的坏脾气上。
所以说,唠叨太多非但不能让我们达到目的,反而只会起到事与愿违的反作用。
升级为噪音的唠叨,是美满家庭的腐蚀剂,它可以破坏愉悦的气氛,损伤夫妻的感情,甚至拆散快乐的家庭。凡是想拥有一个幸福美满家庭的人都应该记住:一天到晚唠叨个不停,无异于自掘家庭和婚姻的坟墓。一个家庭中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多一点理解和体贴,少一点指责和埋怨;多一些耐心和温存,少一些急躁和挑剔,“润物细无声”,才是处理问题的至高境界。闲暇的时候可以读读书,看看电视,做什么都好,就是不要没事就凑到别人脸前扒拉你那两片嘴唇。
智者忠告我们:“牢骚太盛防肠断”;社会学家提醒人们:“牢骚太多会造成社会不安”;心理学家劝诫人们:“牢骚过剩会导致心理变态”。让我们把牢骚驱散,把唠叨减少,以坦荡的襟怀面对世间的人和事。
要克制唠叨的坏脾气,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愉悦温馨,就要做到努力开拓自己的心胸,提高个人修养,问题面前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少一些牢骚与指责。人生在世,必然是有苦也有乐,有喜也有悲。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前,一定要先经过理性的思考,不要让嘴巴控制大脑,该说话的时候说,不该说话的时候把嘴闭上。大事唠叨,小事也唠叨,这样不但会使你说的话变得无效,而且还可能会起到逆反的负作用。
俗话说:“当着矬子不说矮话。”人生在世,自然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没有哪个人愿意被别人攻击自己的短处。而生活中有的人却偏偏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这种坏脾气很容易激发对方的心理厌恶情绪。
丁力大学才上了两年,可是已经换了三个寝室,没人愿意和他住在一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嘴太“臭”、太“损”或者太“毒”。其实要说丁力这人也还是不错的,他为人真诚、热情善良,可是一想到他那张嘴,很多人就想立马躲得远远的。人常说“打人不打脸,说话不揭短”,但他却偏要挑人“短”处说。比如与其同寝室的一个同学因为身体不好,有时候会“尿床”,这件事本来已经让这个同学很自卑,生怕别人嘲笑他。可在一次班级聚会时,丁力却突然当众提起了这件事:“我说,你小子累不累呀,没事就‘画地图’,实在不行去医院看看吧!”全班同学的目光立刻集中到这个同学的身上,这个同学狠狠地瞪了丁力一眼就冲了出去,后来大家在学校旁边的水库大坝上找到了他,原来他差点想不开要自杀。同学们批评丁力说话太损,丁力却大大咧咧地说:
“怎么着?还不让说话啊,我又没造谣,这也是为他好啊!”当然,大家也都知道丁力并不是故意要取笑人,但对他说话总是不给人留面子的坏脾气还是无法谅解,久而久之,大家一看到他就赶快走开,他一张口大家就表现出冷冰冰的样子,丁力委屈地说:“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怎么就成了‘万人烦’?”
其实,丁力错就错在哪壶不开便提哪壶的坏脾气上。他明知对方的“疮疤”所在,却还要把话题往上赶,这自然就犯了对方的忌讳,次数多了,就让自己变成了一座“孤岛”。
每个人总有自己的缺陷或者污点,在和对方谈话时一定要注意避开这些忌讳,要知道忌讳之心人皆有之,就连鲁迅笔下的那位惯用精神胜利法的阿Q也有自己的忌讳。他原本善于自我安慰,因而少有耿耿于怀之事。别人欺他骂他,他都能“自我调节”,心理很快就恢复平衡,惟独忌讳别人说他“癞”,因为他头皮上确有一块不大不小的癞疮疤。
只要有人当着他的面说一个“癞”字,或发出近于“癞”的音,或提到“光”、“亮”、“灯”、“烛”等字,他都会面红耳赤地发起怒来,口讷的便骂,力小的便打。
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有一些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事,特别是有些在社会上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他们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忌讳也就越多。在古代,因说话不留神,犯了忌讳而人头落地、身首异处的事例举不胜举。现在虽处于民主社会,但人的这种心理仍然是存在的。无论人格多高尚多伟大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不愿让人触及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说话之前还是有必要小心一点,努力改善自己的坏脾气,千万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以免得罪他人,糟蹋了自己立足社会的人际环境。
与人交往的目的是为了促成一个好的结果,但也有一些人在与别人闲谈打唠的时候,偏要说一些别人不喜欢听,甚至深以为忌的话,这种坏脾气只能招来别人的怨恨。也许是说者无心,但听者却会有意,其结果必然会闹得不欢而散。在社会上与人交往一定要懂得尊重人,同时也要尊重人的隐私。每个人心中犯忌的事物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看准哪一壶不开,哪一壶开了;哪一壶该提,哪一壶不该提,以免出现无心之失,不智之怨。
周峰的父母向领导都说过这孩子从小脾气就不好,心胸非常狭隘。
有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冲别人发脾气。在家里,父母还能容忍,可后来上学了,这种动不动就乱发脾气的坏毛病还是改不了。为此,同学们都躲得他远远的,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而他还是不知悔改。等到了单位上班,单位里的同事们可就不再忍受他的坏脾气了。
有一天,周峰去打印室打印文件,负责打印的同事把文件的格式弄错了,周峰很是生气,大声喊道:“你怎么这么笨呢!我着急用呢!”打印文件的同事听了他的话都愣住了,可也不好说什么,默默地又重新打印了一份。周峰拿起来就走了,边走还边说:“真是慢死了!真耽误事!”就为了这样一件小事,周峰就把这位同事给得罪了。
还有一次,周峰出差在外,公司给的出差费不够用了,他就给公司打电话,公司的负责人告诉他下午给他转账过去。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件并不十分着急的小事,却又让周峰大发雷霆。他对着电话喊必须马上转,否则,事办不成他不负责任,结果弄得公司的负责人不得不扔下自己手里的工作,甚至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头顶着太阳去给他办理了转款手续。
就这样,没多久,同事们就都领教了周峰的坏脾气,大家远远的看到他,不仅不过去打招呼,反而赶紧绕道走,都显出一幅“惹不起躲得起”的样子。周峰还觉得无所谓,实际上他的人际关系已是坏透了,最终在年度评定上,他是全公司倒数第一名,这就是他心胸狭隘、脾气暴躁,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结果。
可能我们没有周峰那样严重的坏脾气,但是仔细想一想,自己是否有时候也会像故事中的周峰一样,时不时给给人摆个臭脸呢,动不动冲人发个脾气呢?倘若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该反思一下了,为人若心胸不够开阔,不能容忍他人的失误,事事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最后的结果还不是自己“倒霉”?
其实,像上述事例中所犯的错误,大都是人们在无意中造成的。因为心胸狭隘的人考虑事情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从来不去顾及别人的感受。也许在事发当时,他们并没有觉查到有什么不妥,可是实际上却已经严重伤害了别人的感情。想想看,有谁能心甘情愿地与一个心胸狭隘、脾气暴躁的人做朋友呢?
事实就是这样,一个人脾气的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人际交往的质量。与人交往,要学着开阔自己的胸襟,没有必要在非原则性的小事上斤斤计较、大动肝火。一旦动起怒来,与别人关系恶化不说,也必然有失自己的风度。要知道总给别人吃“闭门羹”的人,这个“闭门羹”早晚有一天也会落到自己头上。
因此,要提高自己的交际质量,首先必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克服掉自己的坏脾气。虽然多数时候,造成我们人际关系紧张的行为举动,都不是出自我们本意的,但是没有谁会永远原谅你的无心之失。
心胸狭隘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坏脾气。为人若是小肚鸡肠,不懂得忍让,把身边朋友都得罪了,那最后只能自吞孤独寂寞的苦果。如果希望在交际中搏得别人的好感,收获友情与赞赏,那么就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管理好自身情绪,待人接物时礼貌温存,别人犯了错误时学会宽容,能够谅解别人的过失与不足。倘若具备了如此博大的胸襟和温文尔雅的处世态度,那么你在人际交往中就能春风得意,顺风顺水。
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脾气暴躁,不善自制,一点轻微的外界刺激也能让他们大发雷霆。形象地说,他们就像一垛干柴,有谁在其面前碰出一点火星,他们就会立刻“燃烧”起来,怒发冲冠,大发雷霆。具有这样火爆脾气的人心情好时天真烂漫,让很多人为之开心;但是,他们愤怒时表现出的火爆,却也令人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为人若有这种大起大落的不稳定情绪,其人际关系也很难正常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