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家族联合其他小部落对叶赫那拉发起了攻击。就在纳林布禄的“王师”渐显败相,叛军蜂拥而至,江山即将再度易主之际,叶赫城下突然有一支“鬼部队”横空出世。
部队有三千多人,往往在夜间向叛军发起攻击。这支队伍个个面目惨白,头发披散,身披藤甲,冲锋陷阵时每人都从嘴里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手持利斧,骁勇异常,冲入叛军阵营内如砍瓜切菜般所向无敌。不可思议的是,叛军的箭矢射在他们身上竟然毫无作用,叛军只得退了下去。
自“鬼部队”参战以来,战必克,攻必胜,很快就协助“王师”扫灭各路叛军,纳林布禄也因此坐稳了首领位置。爱新觉罗首领派人侦察后更是瞠目结舌:对方的士兵居然是已经死去几百多年的阴兵,由一把神秘的剑召唤而来。
叛军们万万没料到纳林布禄会有通灵之术,居然招来三千阴兵助战,心理上濒于崩溃,主力很快瓦解,纷纷倒戈拥护纳林布禄。纳林布禄重整本部人马配合阴兵进行反攻,不出两个月就荡平了所有叛乱。纳林布禄打败爱新觉罗氏,叶赫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一支部落。
明末之后,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之间再度爆发了大战,爱新觉罗氏的首领**哈赤深知叶赫那拉家族会通灵之术,可由一把剑召唤阴兵,便命军师萨满找到破解之术。
唤魂剑,相传此剑是当年秦始皇所铸,锻造原料中使用了许多恶毒之物,并有多种诅咒缠缚,铸成之后在不断的征战之中吸食无数亡魂,嗜血邪气,一上战场便难以停下,血流成河方可罢休。而万物总是相生相克的,上古传下来的破邪石,表面镀金,上圆下方,创造此物的人虽未知,不过相传此物有神力,可破邪驱阴,此物必可攻破阴兵。**哈赤在萨满的帮助下而得到得到此物。
八月十九日,**哈赤亲率大军数万,大举进攻叶赫部,直逼叶赫城。他们在城外扎下几百座营盘,旌旗蔽野,尘土遮天,擂鼓呐喊的声音一直传到几十里外。叶赫那拉家闻声应战,毫不示弱。
楼城上的士兵居高临下,对着城外放箭和发射石块。叶军的箭和石块像雨点般地向城外射来。金军以骑兵800担任正面冲锋,步军列置左、右两翼,双方从早上杀到中午,死伤无数,叶赫那拉继任首领布扬古手持唤魂剑,站在城楼上。
他手持唤魂剑对准天空,随即大声念出一些文字,类似于一些咒语,天空立刻变得昏暗,周围的空气都变得阴冷了,**哈赤知道是他在召唤阴兵,立刻取出破邪石,向天空一掷,破邪石在半空中快速旋转着,发出强烈的光芒,刺得所有人闭上了眼,一会功夫,便没有了声响,所有人睁开眼,却发现所有尸体都不见了,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觉得不可思议。后来**哈赤分兵两路加紧进攻叶赫城,大获全胜。
布扬古投降后见到**哈赤后傲而不拜,**哈赤大怒。
“你已败在我手下,生死由我,若你跪拜与我,或许还能免你一死。”**哈赤愤怒地看着布扬古。
“我上千兄弟已死,我岂会贪生,就凭你这等贱民,也想凌驾于我叶赫那拉家族之上,哼!”说完,布扬古转过来,蔑视地一笑。
“贱民?”**哈赤突然大笑,甩手踏上大殿宝座,“今天,就让你看看,你所谓的贱民是如何灭你民族的,杀你族人的,下令下去,关城门,屠城三日!”**哈赤一声令下。
“两军交战,无论输赢,祸不及百姓啊!”手下大臣虽极力相劝,但并没起作用。
布扬古败后,唤魂剑便落在了**哈赤手上,此刻他专注地看着这把剑,两眼之间透露出丝丝异样,难以察觉。隐隐之间**哈赤总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为何在我手中它就像把普通的剑,没有任何灵气?”
萨满走上前一步,命令身边的士兵退下,微低头,“这把剑跟随叶赫那拉家族多年,早就认了叶赫那拉家的人为主人,除非,用叶赫那拉家首领的鲜血祭奠它,才会让它为您效力。”
**哈赤听完,转眼看向布扬古,手拖着剑,慢慢走向布扬古,一路上,剑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音异常刺耳,似乎能穿透人心。**哈赤走到布扬古面前,蹲下身,“你死之前还有什么想说的?”
布扬古发怒的看着**哈赤,然后吐了**哈赤一脸口水,发狂誓说:“吾子孙,虽存一子,亦必覆满洲!”
**哈赤见其如此顽固,便一剑刺穿了他的喉,鲜血喷涌而出,撒满了唤魂剑。
叶赫那拉败给了爱新觉罗,从此不仅草原上的形势骤变,一些小民族转而投靠爱新觉罗家族,俯首称臣,就连日后入主中原的天子都变成了爱新觉罗氏了,爱新觉罗家族稳坐江山,**哈赤也借由唤魂剑驯服了当时草原上的蛮夷民族。
长期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灭大清者必叶赫也。”而这一传闻由于慈禧和她的侄女光绪皇后隆裕都是叶赫纳拉氏,宣统退位的诏书又是由隆裕皇后签发的,似乎得到了神奇的验证,一些人将慈禧看成是复仇女神,就像一些都是安排好了一样,步步都有人在幕后操作,却不知道背后这神秘的力量是什么。
为了避免叶赫灭大清的悲剧上演,据说清朝皇帝有祖训:“叶赫氏不得备椒房。”椒房指的是皇帝后宫,但是还是逃脱不了命运,大清朝有慈禧的统治,注定一步一步走上灭亡之路。
清朝灭亡后,爱新觉罗与叶赫那拉家族嫡系一度减少,两大家族为保留族后,均隐去本姓,退出是非之地。然而清朝的灭亡似乎并不代表诅咒的结束。在随后的几百年间,凡是两家族后人有来往,结果必是有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