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英雄豪杰之立事于天下,贻谋于万世,必先大其志,雄其略,察时势,审时机,先后缓急,先定之于内,操所张弛,徐应之于外。……为今之计,不若谨疆域,严条约,以霸糜二虏。乘间垦虾夷,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以固退守之基。遂神功之所未遂,果丰国之所未果也。收满洲逼俄国,并朝鲜窥清国,取南洲袭印度。宜择三者之中易为者而先为之。此乃天下万世、代代相承之大业矣。”节选自日吉田松阴《囚幽录》,该思想后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指导思想……
“陆奥君,吉田老师的遗训不正好解我大日本今日的困境吗?”姓伊藤的日本男子说道。”
”伊藤君所说的可是是并朝鲜窥清国?可清国已不在是几十年前的清国了,他们已经开始了’洋务运动‘,并建立了一大批西式工厂,陆军也已换装了新式后膛枪炮,福州船政的实力更不可小视。而我大日本眼下还是太弱小了。“
“陆奥君,不要被支那的表象所迷惑了,满人是一群只会为自己着想的人,由他们掌控哪个国家,支那只会一步步衰落下去。我承认,支那的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满人会完全信任他吗?明天必定完全属于我们大日本帝国。”伊藤博文说道。
“嗨,伊藤君教训的是,”陆奥宗光低头说道。
“英米鬼畜虽然拒绝了与大日本帝国签订平等通商条约。但我们可以从支那和朝鲜身上找回来,那可是一个4亿人口的市场,完全可以弥补我们大日本帝国本土市场不足的困难。而控制朝鲜,不光可以得到一个巨大的原料基地,彻底解决大日本帝国资源匮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一个进攻支那的前进基地。由支那人控制那片富饶的土地,简直就是暴遣天物。如果由大日本帝国控制那片土地,大日本帝国一定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伊藤博文神色激昂的说道。
平行世界中,明治维新初期的日本不仅资金技术缺乏,而且缺乏足够的市场与原料产地,与列强的外交也是受挫,可以说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地步。直到日本入侵台湾,迫使清政府赔款才打破了困境,得到了列强的重视。之后一步步入侵朝鲜,使其沦为原料产地,甲午战争之前,朝鲜大米都一直是日本国民温饱的保障。
“嗨,伊藤君说的是,我这就去整理清国和朝鲜的资料”。陆奥宗光说完便疾风健步的向档案室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