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著名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经理乔治·波非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先生一家的真实故事。
我们许多人都听过“付出是它自己的回报。”这个说法。付出是一种精力,不但帮助了他人,而且还为付出的人创造了更多。这是一条真实的自然法则,不论付出的人想要什么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如果你想要用爱或其他有价值的事物充实人生,也是同样的道理。付出和回报是一体的两面,如果你想要更多的爱、乐趣、尊重、成功或任何东西,方法很简单:付出。不要担心任何事情,人在做天在看,你所付出的一切都会带着利息一起回来的! 善良是不求回报的,当你做善事而心存回报时,善良已然变味。然而,当你用一颗无私的心去付出时,你收获到的也将是累累的硕果。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同情心。我们不能对身处困境的人熟视无睹,那种丧失了同情心的人同时也会把自己推进冷漠的世界。
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今天你帮助他人,给予他人方便,他可能不会马上报答,但他会永远记住你的好处,也许会在你不如意时给你以回报。退一万步来说,你帮助别人,他即使不会报答你,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日后至少不会作出对你不利的事情。如果大家都不做不利于你的事情,这不也是一种极大的帮助吗?生活的目标是善良。这是我们的灵魂所固有的一种感情。
行善是一种美德。善行既可以帮助身处困境的人,又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慰,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升。行善是一种维护人性的需要,是一种理智的投资。
远离吝啬的魔鬼
罗素说过,“吝啬,比其他事更能阻止人们过自由而高尚的生活。”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摒弃吝啬的不良习惯。
凡吝啬的人一般都是自私的、贪婪的。这类人只是嫌自己发财速度太慢,总嫌发财“效率”太低,总想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因而挖空心思地、不择手段地算计他人、算计集体、算计社会,一般的情况是:在吝啬者口袋里的金钱或多或少地带有不洁的成分,廉耻、天良、真理,都会沉溺在吝啬者的吝啬之中。
这种过于吝啬的习性的一种表现是与人交往只索取不奉献。
有个勤劳而忠实的男孩叫汤姆,他一个人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并且拥有一座在村庄里最美丽的花园。小汤姆有很多的朋友,但其中有一个磨坊主叫汤恩。汤恩是个很富有的人,他总自称是小汤姆最忠厚的朋友,因此他每次到小汤姆的花园来时,都以最好朋友的身份拎走一大篮子各种美丽的鲜花,在水果成熟的季节还拿走许多水果。
汤恩经常说:“真正的朋友就该分享一切。”而他却从来没有给过小汤姆什么。
冬天的时候,小汤姆的花园枯萎了。“忠实的”磨坊主朋友从来没去看望过孤独、寒冷、饥饿的小汤姆。
汤恩在家里对他的家人说:“冬天去看小汤姆是不恰当的,人们经受困难的时候心情烦躁,这时候必须让他们拥有一份宁静,去打扰他们是不好的。而春天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小汤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我去他那采回一大篮子鲜花,我会让他多么高兴啊。”
磨坊主天真无邪的儿子问他:“爸爸,为什么不让小汤姆到咱们家来呢?我会把我的好吃的、好玩的都分给他一半。”
谁想到磨坊主却被儿子的话气坏了,他怒斥这个白上了学,仍然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说:“如果小汤姆来到我们家,看到了我们烧得暖烘烘的火炉,我们丰盛的晚饭,以及我们甜美的红葡萄酒,他就会心生妒意,而嫉妒则是友谊的大敌。”
磨坊主汤恩的高论让我们看到了吝啬的人在面对生活时的丑恶嘴脸。吝啬者金钱、财富都不缺,然而其灵魂和精神却是在日趋贫穷。
吝啬果真能给吝啬者带来愉快吗?不能。其实吝啬者的生活是最不安宁的,他们整天忙着的是挣钱,最担心的是丢钱,唯恐盗贼将他的金钱全部偷走,唯恐一场大火将其财产全部吞噬掉,唯恐自己的亲人将它全部挥霍掉,因而整天提心吊胆,坐立不安,永远不会是愉快的。
所以,我们要远离吝啬的魔鬼,走出吝啬的灰暗,寻找生命中那一份与人分享的蓝天。 施予的追求没有资格的限制,再吝啬、再坏的人,只要决心想给予,就可以透过训练开启布施之心。在生活中,让我们学会“布施”吧,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得到更多,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收获。
左手给予,右手收获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因为这是一所有名的住宅,所以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好的话,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就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镑了。”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了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位小伙子。”
青年不可思议地赢得了经济上的胜利,梦想成真。
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一颗仁慈的爱心,故事中的小伙子拥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因而得到老人的青睐而成为住宅的主人。
在人的一生中,都无法避免困难和问题。物质上需要帮助、支持;精神上需要理解、鼓励;兴趣上需要满足、发挥……如果我们能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及时给他人以物质和精神上帮助和安慰,在他心里就会产生巨大的震撼力,而对自己,则减掉了许多原来扔也扔不掉的精神负担。
给予,即是爱;占有、获取并不是爱的本质。只有心甘情愿的付出、尽心竭力的奉献、不需偿还的给予,才是爱;想的是被他人拥有,或者为他人献出一切,才是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自己先献出一点爱,生活就会增添一份光彩,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因此而更加温馨与幸福!
给予的方式并不相同:有有条件的,有无条件的;有有限的,有无限的;有忘我的,有为我的;有精神的,有物质的。在物质给予的:有等价的,有不等价的;有先给后取的,有先取后予的。精神的东西,理解与鼓励;物质的东西,互相馈赠。古希腊哲学家伯利克说过:“我们结交朋友的方法,是给他以好处。当我们真的给他人以恩惠时,我们不是因为得失而这样做,乃是由于我们慷慨而这样做,并不后悔的。”
总而言之,一个并不准备承担付出的人,最终得到的是痛苦和孤独。朋友间的幸福快乐,更多地存在于慷慨地给予之中。因为“不行春风,难得秋雨”!
不但给予他人,也要善于给予。只要善于给予,那么生活中能够给予的东西就太多了。为别人奉献自己,牺牲时间,是一种给予;为别人的幸运和成功而庆幸,是一种给予;能从别人的观点看事物,容许别人有自己的意见和特色,也是一种给予;谨慎——避免鲁莽的言行,耐心——倾听别人的倾诉,同情——分担别人的悲痛等,都是一种给予。
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一颗仁爱之心,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地位、财富固然重要,真正使人获得永久尊重和帮助的还是那颗善良的心。把你无私的爱献给周围的人——父母、同学、朋友以及那些陌生人,这样不管你有什么梦想,他们都会帮你实现。
给人留路,也是给自己铺路
一个青年到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上盖。他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老人回头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年轻人,谢谢你的好意。不过你放心: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都跑不掉。”
听完老人的回答,他感慨良多。记得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煤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外挤。由于坑道口太小,结果谁也无法逃生。而在另一个小煤矿里,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他自己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结果20多个矿工全都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生活中常是如此。如果你不给别人机会,最终将是自断生路,不会有长远的发展。那些看不得别人进步、千方百计拖人后腿的人,是愚昧无知的。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数年之后,那位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订。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梵界讲究善恶轮回,因果报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因果报应”只不过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对施惠者的一种报偿而已。对他人施予善行,往往能收到别人更加丰厚的回报。明智的父母都懂得让孩子奉献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而我们为别人付出的时候,本身就体验到了生命的快乐和富足。
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为人处世中,我们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得失,而要考虑到以后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