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吾师。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约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在鲁国(现在山东曲阜)。父母认为他是尼丘山赐予自己的,便给他起名为丘,起字叫“仲尼”。孔子三岁时,72岁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孀居的母亲只好与年幼的孔子相依为命,在贫困中度日。
孔子是个听话而好静的孩子,当他一个人游戏的时候,常爱摆设三宝,学祭神的动作。“这孩子与众不同,竟能做敬神的游戏,真难得。”他的母亲常这么想着,看着幼小的孔子做游戏。尽管他们吃穿都不如别人,母亲还是常向孔子谈起孔家历代祖先的辉煌故事,不知不觉中孔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我要努力,不玷辱祖先的荣誉”的信念。
孔子的母亲因终日操劳变得体弱多病。每次母亲病倒,孔子都尽心地服侍左右。当母亲病情严重时,他便衣不解带地陪伴在她身旁。母亲有时看他太辛苦了,便劝他去睡一会儿,可是他一直不肯,并说:“我睡不睡没关系,您的身体要紧!”母亲常为他的孝顺懂事掉下辛酸而幸福的眼泪。
13岁的孔子开始上学了,教师都是村落中的长老担任,当然,他们只是将诗、书、礼、乐简单地介绍一番。一开始,孔子所学的主要是敬神祭祀的礼节、对待长辈的礼貌和一些修身做人的道理。孔子刚开始只是默默地听老师的讲解,从不发问,后来,他常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每一个疑问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他的老师和母亲有时也被他问得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孔子后来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就是说他从15岁开始对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孔子勤学好问,不放过一切求知的机会。为了满足孔子的求知欲,孔子的母亲决定搬到鲁国的曲阜,孔子随后就进了当地的学堂。孔子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和进取,他向名人学习,也向平民百姓学习,他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
孔子的家乡有一个叫阳虎的人,他是鲁国的宰相。他听说孔子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就请孔子出来做官,治理国家。孔子在鲁国只当了三个月的司寇,听说老子的学问远远高于自己,便决定去向老子求教。老子听说孔子要来,便吩咐仆人把道路打扫干净,然后套上马车,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一见到老子,孔子赶紧跳下车,按当时的礼节,双手捧着一只大雁送给老子。
老子比孔子的年龄大很多,经历也丰富得多,由于职务的关系,他接触的文史典籍也比孔子多。那时孔子正值壮年,虽然学识不少,但是比起老子来,相差太多了。在修养方面,孔子虽然热情大度,但做事不免粗率,不稳重,远不如老子襟怀宽阔,目光远大。因此,孔子见了老子就像一个积极上进的学生遇见了一个好老师一样,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孔子好学不倦,博学多识,主张“学而优则仕”。他盼望有朝一日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可仕途的大门却迟迟没向他打开。孔子认为人应该“三十而立”,他三十岁时办起了私学,招收了很多学生,据说他的学生前后大概有三千多人。孔子招收的学生不分贵贱,贵族子弟、平民子弟甚至鲁国以外的青年都慕名而来吼子培养学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善于循循善诱,他的教学成效显著,他的弟子中精通六艺的得意门生就有72人之多。
公元前497年,孔子开始了为期14年的周游列国的漫长旅程。他盼望着从中寻到一块能实现自己抱负的乐土,可当时诸侯国各国争战不休,纵使他有满腔的学问和治国主张,也没有人对此感兴趣,用他自己的话说,犹如丧家之犬,受到驱逐。他转游各国,历尽磨难,终归未被重用。最后,孔子只得返回家乡,这时,他已经68岁了。
孔子为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施展而伤心失望。最后,他决定为后世留点有价值的东西,也希望借此警告天下的乱臣贼子,能使其恢复先王之道,于是他决意编写《春秋》。
综而观之,孔子的宇宙观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而他的人生观则是积极有为的。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有益的文化教育事业并做出了巨大贡献。孔子大力提倡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他认为“仁”即爱人,他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论点。孔子以为做到“仁”就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也会安定。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真正做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刚强、果敢、朴实、谨慎才行;要使天下归仁就更不容易,首先要厚道,要有敏感的同情心。所以,他主张治国要减税、宽刑,主张以德服人。孔子说,一个人要做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才真像个仁厚之人”。这些话看似容易,要实现它才能知道这其实是至高至难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精彩点评: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编撰的《春秋》开私人修史先例;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的本源。在中国,二千多年来孔子和他的思想影响深远,他被尊为“圣人”。
孔子一生虚心好学,博学多才,广收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也是现在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品质。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