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镇。他父亲想让儿子过得比自己好,于是给他取名为景润。
抗战胜利后,陈景润随父亲从三明回到福州。尽管这时候父亲已是邮电局局长,家境不错,但年少的陈景润节俭惯了,平时仍穿着粗布旧衣服,还经常拣哥哥不要的衣服来穿。
陈景润平时沉默寡言,遇到同学只是笑一笑,算是打招呼。和善、老实加木讷是中学同学对他的总体印象。
陈景润虽然不爱说话,但学习却非常勤奋。每天都是他第一个来上学,上课时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微微张着嘴巴,思绪随着老师的话语缓缓流动。老师说到精彩处,他边听边不停地点头。上完课背起书包就回家,然后一头又钻进他的书堆中。由于长期看书,并且喜欢躺在床上看,结果眼睛高度近视,只好戴上一副镜片厚厚的眼镜。那眼镜的一边框架不知怎么断了,他就用一根线绑着。初一看,那样子还真有点滑稽,也显得寒酸。当时,学生们把那些用功读书的学生叫“booker”,这并非是英语单词,而是福州方言“书呆子”的意思。陈景润就是班上有名的“booker”哦。
在诸多功课之中,他最喜欢数学。遨游在数学的殿堂,陈景润马上变得口齿伶俐,面对数学,他不再沉默寡言。他自己也说:“只要是谈论数学,我就滔滔不绝。”同学们都弄不明白,他怎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差。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陈景润升到初中,当时江苏省一所大学从沦陷区迁到了山区,大学教授也来到中学教书。其中有一位数学老师,使陈景润的人生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就是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师。
那一次,沈元老师给大家讲到一个叫“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难题,教室里顿时像开了锅的水,沸沸腾腾地讨论起来。“哥德巴赫猜想”是1742年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了一个奇妙的数学现象: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例如10,可以写成7+3。为什么会这样呢?却无人能证明,连他自己也无法证明它。后来他写信给当时意大利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请他帮忙证明,欧拉穷尽一生的劳作也没有成功。这道难题,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数学家,二百多年过去了,仍然仅是一个“猜想”。
“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夺目的明珠!”下课前,老师这样跟大家说。
陈景润听了这句话,心为之一颤:“‘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我能摘下这颗明珠吗?”少年陈景润的心汹涌澎湃。
1950年,陈景润考取了厦门大学数学系。在大学里生活一向俭朴的陈景润,更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他如饥似渴地钻研,日日解题不息,并乐在其中。
1953年,陈景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教中学,由于身体原因,也由于他内向孤僻的性格不适合做这项工作,他又回到了厦门大学数学系资料室工作。除了每天的日常工作外,他就躲进图书馆学习数学。他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数论导引》,终于,他把华罗庚的书吃透了,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论文。华罗庚看到他的文章,慧眼识英才,将陈景润调到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工作。
1957年,陈景润进入数学所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诸多数学问题上都有建树。这些成绩已经是很大的贡献了,但陈景润又以他惊人的毅力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
1966年,在六平方米的小屋中,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陈景润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终于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一步之遥的辉煌。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上正式全文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世界数学界震动了,密切关注陈景润的外国数学家真正信服了!世界著名数学家哈勃斯丹立即将陈景润的“1+2”写入他的专著中,并以“陈氏定理”命名。美国著名的数学家阿·威尔在读了陈景润的论文后,充满激情地评价:“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的山巅上行走。”陈景润为中国人赢得了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精彩点评:
陈景润,一代英才,一位怪人,他以生命为代价,置换数学定理,谱写了一曲悲壮的科学苦行僧的奋斗之歌。这曲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歌,一直回响在中华大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陈景润从幼年起就痴迷数学,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数学。即使在不正常的政治环境和极其恶劣的工作条件下,陈景润仍痴心不改,坚持科学研究。常人有时难以理解陈景润对数学的追求和迷恋,而恰恰是这种精神使他登上了一座座数学高峰。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景润的成就,是他用心血铸造的,是他刻苦攻读与钻研的结晶。陈景润的刻苦钻研精神,非一般人能企及,他舍弃人间的一切生活情趣,像一个科学的苦行僧,在数学王国里默默地耕耘,取得了卓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