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6600000001

第1章 不羁的少年时期(1)

等待英雄的德意志

1815年,伟大的法国人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回法国,重整军队入驻巴黎,与全欧联军对垒,最终在滑铁卢一战中战败。战败后的拿破仑被英国军舰载往圣赫勒拿岛囚禁,郁郁而终。

就在该年的4月1日,伟大的德国人俾斯麦在普鲁士的首都柏林诞生了。

当时的普鲁士与今日的德国是大不相同的。德意志在1815年时只是个地理名称,有德意志民族、德意志语言、德意志文化,但没有德意志这个国家,德意志人民也根本没有国家意识。

当时的德意志分为30多个小邦,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很混乱。德意志位于欧洲中部,欧洲的战事常在德意志的领土上进行,最后一次大战役便是耶拿一战。普鲁士本是德意志诸邦中的大国,但因耶拿一战被拿破仑所败,失去了领土的大半,国力折损很大,日耳曼民族的自尊心也随之粉碎。最后除普鲁士外,德意志的其他邦国都对拿破仑俯首称臣,称拿破仑的弟弟为国王。

战败的德意志相继出现了一些英勇的爱国者,最著名的是斯坦因。他因受拿破仑迫害被放逐国外,乘坐雪橇经奥地利逃到俄国,寻求沙皇的庇护。后来拿破仑攻打俄国时,他向沙皇提议在莫斯科采用坚壁清野之策。

拿破仑垮台后,斯坦因回到德国,改革行政,解放了占全国人民三分之二的农奴,并宣布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建立了新兴德国的基础。斯坦因死后,奥登堡继承了他的心志,到夏恩霍斯特执政时,首次实行全国征兵制,建立了精锐的普鲁士陆军。

1815年,维也纳会议讨论拿破仑战败后欧洲领土的安排,普鲁士的领土扩展了不少,但还是比不上后来的德国的一半,人口也只有1800万左右,但在维也纳会议的安排下,日耳曼邦联诞生了。

日耳曼邦联由30多个小邦国,4个自由市组成,分别派代表到法兰克福集会讨论有关德意志的大问题,邦联的主权分属于各邦国,所以严格说来,日耳曼邦联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只是类似于国际联盟的集团。

日耳曼邦联中奥地利领土最大,国力最强,它的国民除了日耳曼人外,还包括了其他许多民族;而普鲁士虽然国家刚独立,领土还不到奥地利的一半,但国民全是日耳曼人。因此,关于日耳曼邦联的领袖任命问题,奥、普两国产生了激烈冲突。他们彼此抗衡的舞台是法兰克福的联邦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全是由各邦国选出来,代表各国君主的大公使。

当时欧洲的最大困扰就是君主专制问题,觉醒的民众逐渐开始从封建专制的君主手中夺回人民的权利,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可是在维也纳缔结同盟的俄、奥、普三国君主,却一意维持君权压抑民权。

反对君权的民主主义思潮,与民族主义思想相结合,形成了欧洲各国的民主运动,这个运动的目的是建立同一民族的统一国家。深受拿破仑侮辱的日耳曼民族就是因为发起这种民主爱国运动,所以在滑铁卢一战击败了拿破仑。但是,因为普鲁士的改革并非由下而上,而是由上而下,在专制政体下从事改革,这是日耳曼民族所感到的最大矛盾。

德意志如果想统一,就必须借普鲁士国王的领导,但是如果采用君主专制,那其他30多个邦国的君主一定不愿居于普鲁士国王之下,德意志也就不可能统一。在当时,想要统一德意志必须放弃君主政体而采用民主政体,就是要把普鲁士国王的专制君主改为立宪君主。因为存在矛盾,所以德国迟迟未能统一。虽然日耳曼民族有坚强的国民性和伟大的文化,但因自由主义者的偏激理论和保守主义者的顽固不化,所以德意志遭到了全欧的轻侮嘲弄。

18世纪的时候,欧洲流行过一句话:“法国领导陆地,英国领导海洋,而德意志领导的是天上的浮云”。人们都认为德国人的世界里都是些哲学概念与诗歌音乐,他们是一个不重实际的民族。其实德国并不缺少有政治天分的人才,曾出现过华伦斯坦、腓特烈大帝,但是在当时这种诸邦分裂的时代里,德国缺少一位英雄,究竟是谁呢?全德意志人民都在期待英雄的出现。

双重风格的家庭

俾斯麦就在这个大家都期盼英雄的时代里诞生了。俾斯麦的家在柏林西方100公里,是易北河岸边的兴奥森小镇。他家有大片的庄园,是世袭地主,属于贵族阶级,生活很富裕,俾斯麦的祖先世代从军,性格诚实、勇敢,他们不喜欢与人计较,只关心田地和管辖佃农,他们有一种很强烈的统治阶级的优越感。

在和平时期,他们的娱乐就是狩猎,他们生活粗犷而怠惰,喜欢喝酒,不办公也不读书,他们认为这些事是新兴的中产阶级该做的,而他们这些天生的统治阶级根本不用做这些。

俾斯麦的父亲23岁退伍,隐居在兴奥森庄园,过着单调的地主生活。他诚实,待人亲切,但是不爱读书,除了狩猎饮酒外没有别的嗜好。但这个懒惰的人却娶了一位勤勉而美丽的妻子。

俾斯麦的母亲出身于新兴的中产阶级家庭。家族中的人世代都在大学教授历史和法律。俾斯麦的外祖父曾任枢密院议长,属于自由主义人士,专门攻击专制政体,以致触怒了皇帝。俾斯麦的母亲受环境影响,理念清晰,她好胜,做事勤勉,品行端正。因为居住在都市,常出入宫廷,所以她爱好社交活动,喜欢打扮。

俾斯麦在家中排行第四,兄弟姐妹共6人,其中3人夭折了,除俾斯麦外,有一个大他5岁的大哥和小他12岁的小妹。他与小妹感情很好。

俾斯麦一岁的时候,全家就迁居到了柏林东北的小镇库宁堡,因为他父亲在当地继承了一片约8000平方公里的田地,他们家就坐落在一望无际的麦田中,有大片的平房,在中央有一间楼房,这就是俾斯麦幼年时期的房间。俾斯麦少年时代的记忆几乎都得于此。

站在楼上看下去,窗外广大的田地都是他们家所有,在他们家四周居住的都是佃农和仆役,俾斯麦是在驱役别人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在他心中深植了支配阶级的意识。

俾斯麦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像祖先一样,做一个伟大的军人;母亲却希望他能努力读书,长大后像外祖父那样做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其实,俾斯麦心里很爱自己的父亲,对母亲很厌恶。喜爱交际的母亲大半时间都不在家,她似乎只关心社交活动,子女们的日常生活都委托仆人照顾,她信奉斯巴达式教育,觉得小孩应该严格管教,所以她从不对子女表示关爱,只以理智来教导他们,而俾斯麦对母亲的憎恶感,主要是因为母亲不把善良的父亲看在眼里。

有一次,在寒冷的冬夜,母亲在家中招待了许多客人,为了让客人留宿,竟然把自己的丈夫从房里赶出去。当时年幼的俾斯麦就为父亲的遭遇大感不平,这件事也令他终生难忘。

还有一次,俾斯麦指着祖先的画像炫耀家世时,他母亲说:“不要依靠门弟夸耀自己。”然后便把画像都收起来了。

由于这几件事,俾斯麦对母亲及母亲的家族都很轻视。俾斯麦的母亲是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她的行为代表了一般知识分子对地主贵族的观感。俾斯麦对母亲的反感情绪转移到了中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分子身上,而这种憎恶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

俾斯麦的父亲性格善良而怠惰,母亲冷酷而喜爱社交,俾斯麦始终没有机会接受双亲的教诲。母亲知道俾斯麦禀赋优异,也曾经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但是却没有亲自教导他,把一切都委托给了学校和家中的仆役,所以俾斯麦在7岁到17岁的这段重要成长期间里,并未得到适当的教养。

不愉快的学校生活

俾斯麦8岁时进入柏林小学就读,同学们都是中产阶级子弟,只有他一个人是贵族后裔。学校的教育方式很严格,这更加深了俾斯麦的痛苦。俾斯麦对中产阶级的反感及对自由主义者的憎恶,可能与他少年时代的成长环境有关。

俾斯麦12岁上中学,母亲帮他选的学校,也是中产阶级的子弟学校。在学校里,俾斯麦身为没落的地主贵族后裔,在新兴阶级的子弟间,遭到了众人的嘲笑谩骂。

“等着瞧吧!你们等着瞧吧!”俾斯麦经常在心中这样呐喊。当时俾斯麦很喜欢语言学这门学科,他有这方面的天赋,他学英语,后来他能流利地运用英、法两种语言。此外还学俄语,还学了一些荷兰语、波兰语。这是他日后成为卓越外交家的重要本钱。

除了语言学,他深爱历史学,他喜欢研究古希腊史及古罗马史,精读德意志史和英国史。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很多的大政治家在年轻时期都喜欢阅读历史书籍。

从15岁开始,俾斯麦每年夏天都回乡下的家中度假。在他的家中,只有一位家庭教师、一位女仆,还有比他大5岁的哥哥为伴。他母亲成天忙着社交,根本无暇照顾他,俾斯麦的父母对宗教都不热心,幼年的俾斯麦没机会接受宗教教育。

同类推荐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本书资料翔实、语言凝练,作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多角度阅读定会受益匪浅。
  • 拜伦 安徒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拜伦 安徒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和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景电之父:李培福

    景电之父:李培福

    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细节再现了“李培福”这一历史人物,以传神的描写,塑造了“李老汉”这一文学典型。
  •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是阎崇年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再现了清朝开国的宏阔历史和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的传奇人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创建八旗,制定满文,建立后金,进而袭抚清、克开铁、占沈辽、下广宁,开创出清朝三百年基业。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又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努尔哈赤在南有大明、西有蒙古、北有叶赫、内有政敌的不利情况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胞弟舒尔哈齐、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蒙古林丹汗、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建立王权,黄衣称朕。努尔哈赤一生事业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热门推荐
  • 谁的青春没有疼痛

    谁的青春没有疼痛

    青春,每个人都经历过,有的人的青春过得平淡无奇,有的人的青春过的轰轰烈烈,有的青春是甜蜜的,而有的青春是疼痛的。
  • 神的第二世界

    神的第二世界

    叛神长生者在阴影中建造了十二幻海,称为“第二世界”,神派出神之子血月使,试图摧毁第二世界。然而,无数轮回过去,第二世界已越发强大,血月使亦在一次又一次毁灭中重生,两者的关系渐渐变得不甚清晰了……这一次,血与月分离,赵十二为血之裁决使,他又改何去何从,如何选择?
  • 一纸云天

    一纸云天

    一个人界少年因故步入除魔领域,在生命的足迹中企图吹开命运的迷雾。亲情,真爱,友谊。阴谋,暗算,陷阱。且看闫昊如何在这混乱的世界看清自己的生命。
  • 我的全能男神是杨洋

    我的全能男神是杨洋

    “啊…”罗婷被小孩撞倒在地上,一个男子走了过来将她扶起………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
  • 九转战仙

    九转战仙

    林翼在一个以武学为尚的大陆,因自己没有武魂而无法修炼,无意中在山洞中发现了一本残书,从此一代天尊的成长之路开启了
  • 邪魅冷少的逃跑小甜妻

    邪魅冷少的逃跑小甜妻

    相貌平平,家世普通的她,遇到了邪魅的高富帅!他冷漠如冰,傲如帝王,是一个所有人都只能俯首的王者般的存在!她,从一开始讨厌他的冷漠傲气,到被他的死缠烂打给折服,兜兜转转,终于走在了一起。但是,突然冒出一个女人,插入两人的甜蜜生活中。那个女人狂肆嚣张不说,竟然还是她同父异母的姐姐。一切美好被打破,甜蜜的恋人,变成了姐夫跟小姨子,她见到他的时候,还得叫一声姐夫,多讽刺的称呼。“你说你爱我,为什么要这样对我?难道爱一个人就是这样的?”她含泪质问!“你第一天玩这个游戏吗?感情就是这样,跟你在一起这么久了,什么都腻了,已经没有感觉了。”他冷漠的回答。原来甜蜜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别样的内情。
  • 锦绣凰途:御宠妖妃

    锦绣凰途:御宠妖妃

    前一世,沈久若作为侯府嫡女,可真是活得窝囊,死得憋屈。不曾想老天爷竟给了她重活一次的机会,既然如此,她可要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了!前世沦为棋子,今生她便以天下为局。但是!她怎么莫名其妙引起了一只老狐狸的注意?这位爷,我们不熟好嘛?你干嘛总是关注我?喂!你摸哪里!没完没了是吗?传说中的冤家路窄大概就是如此,无意间发现的东西竟然是他的重要情报?某人:“你看了我的情报,必须得死。除非你告诉我一个足以令你身败名裂的秘密。”沈久若:“秘密就是…我不喜欢男人。”某人欺身压上来,俊脸越靠越近,妖冶得很:“你多大点?就说不喜欢男人?不如让我教教你男女之事,看你究竟喜欢男人还是女人?”
  • 重生之修真三国

    重生之修真三国

    妖宗张角,道行高深,祸乱天下又有魔宗董卓,败坏朝纲。汉家仙府,风雨飘摇。天下大乱,豪杰辈出。杀猪大将军,一生诸妖无数,被困十绝阵,最终是否能平安脱困?避世千年的玄冰洞传人为何要在此时入世?蓬莱仙岛,尽得神枪散人真传的银甲少年匹马单枪进入冀北,见那白马仙骑好不威风!习得霸王戟决的吕奉先自关西而来,欲战关东诸雄夺那天下第一人之位,最终是否能够成功?
  • 墨笑江湖,沐笑泪

    墨笑江湖,沐笑泪

    曾经有一颗心,流浪于茫茫白雪之中,它之所以迷失,是因了一个被岁月深藏的过错。时光摧折它渐渐遗忘了许多事情,但无人问津,并不意味着问心无愧。早在那一刻,这些已经被深深种进岁月,任谁也无法磨灭。
  • 最终征途

    最终征途

    他从未想过,从踏出第一步直至结束,这一路走来竟会如此血腥与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