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都是有序排列与分布的——如果我们至今还没有看出它们的秩序与联系,只能说我们还没有认识到——没有秩序的事物存在不了太久。人体的组织从骨骼到血脉就连细胞都是有秩序生存的,癌细胞在人体内的无序生长虽然会发展得很快,但随着它们将人的生命的吞噬,也连同自身一块送进了坟墓。国家也是有秩序存在的,国家机器看起来纷繁复杂,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都要相对适应,如果出了问题,用不了太长的时间,不是江山易主,便是天下大乱。社会当然也是有秩序运转的,虽然自由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曾大谈要绝对的“自由”,但是如果你的“自由”要以别人的“由不得自己”为代价,你也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部门,甚至一个班级,一个教师或者学生,你的学习,你的工作,如果离开了秩序,恐怕都要出问题的。
但是,我所看到的,许多情况并不能令人满意。一些部门管理无序,想起一招儿是一招儿,结果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却不知道干了些什么;一些班级工作无序,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知要害不得要领,班里“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结果想做的事情全都给搅黄了。一些老师教书无序,不能够学习不会开展研究,结果寒来暑往忙忙碌碌,却没有多少建树与业绩;一些学生学习无序,抓起什么书看什么书,拿起什么作业做什么作业,结果数度寒窗辛辛苦苦,到头来问及学会了什么,茫茫然无所知。可气的是尽管人们都知道有序就能事半功倍,无序必然事倍功半,但转瞬即忘依然故我者大有人在,还层现迭出——也许正是这些人,才为那些本来也并未十分优秀的人“创造”了脱颖而出,甚至出人头地的机会。
秩序就是效率,秩序因何而立?只要你留意,便不难看出,秩序源于理性思维,形诸长短计划,“立”于对于这种长短计划的落实。计划的制订靠理性的思维,靠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准确判断,秩序的建立与落实则要靠意志、毅力、不懈的劳作与辛勤的汗水了。
秩序是工作、学习、生活甚至生存的保障。固然有的秩序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制约发展、扼杀生机的弊端,但人自从脱离的兽类,进化为人类之后,一直是在“秩序化”生存。尽管有些时候旧的秩序会被打破,但伴随着旧秩序的打破,必须建立相应的新秩序。在破与立的交替之中,社会螺旋上升,人类盘旋进化。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倘若感到现有的秩序妨碍了自己的成长与发展,不要恼火,不要对抗,因为那样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倒不如静下心来,着手新秩序的酝酿与构建。以建设者的姿态和主人翁的心态出现,收获的怕就不仅仅是“效率”了。
综合就是创造
人的灵感可以培育吗?人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意识是可以培养的吗?对于这样的问题,不同的文化群体有不同的理解。记得一则材料上介绍,美国人一般认为,人的创造意识是天生的,不是教出来的,因而他们的中小学教育更多注意保护孩子们的天性。但是在日本就大不一样了,他们往往以为创造孕育在综合之中,综合就是创造。
1952年,日本的本田公司花几百万美元购进几十种发动机样机,经过上百次试验,发明出最好的发动机装配到最优秀的摩托车上,三年时间占领国际市场。从创业到发家,仅仅六年就成了大型的跨国企业,本田宗一郎也因此成为声名赫赫的世界级管理大师。无独有偶,松下幸之助引进了300多项国际新技术,电视机从零件到线路图都引进,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国际一流电视机,尽管松下公司每卖出一台电视机要交专利费1000多日元,但收益却是专利费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石化工业的主体技术,有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聚苯乙烯技术,有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高压聚乙烯技术,有德国齐格勒公司的低压聚乙烯技术,还有意大利聚丙烯纤维技术,简直是一个大杂烩。日本合成纤维世界第一,但其中聚丙烯腈纶技术是德国拜尔公司的,聚丙烯纤维技术则是意大利蒙特卡尼公司的,也具有鲜明的“杂交”优势。
综合为什么就是创造呢?综合就是创造有科学道理吗?且看“综合就是创造”的中国版——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诌;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胶卷能喂出摄影家,子弹能喂出神枪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虽然与日本人所说的“综合就是创造”不一定具有完全重叠的外延,但其精核却是惊人的一致。
的确,创造需要灵感。但是,灵感的火花绝不会毫无缘由地闪现。播下的种子未必发芽——因为它有着诸多条件的制约,但是没有种子的地方无论如何不可能冒出新芽;许多坟丘不曾见过鬼火,但是没有枯骨的新壤无论如何不会放出磷光。辩证唯物主义也有类似的观点: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有质的飞跃;没有物质的基础,不可能有精神的升华。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叫做“举一隅而三隅反”,后来演化成著名的成语“举一反三”,说的就是你看清了一个墙角,就能够依次类推联想到另外的三个墙角的样子。孔子曾说,如果给你讲了一个墙角,你还不能类推到其余三个墙角,说明你真的不是块学习的材料,那就只好放弃你了。说的是对于那些智商不够的弟子,不必下太大的工夫。可是,如果孔子讲课的时候,一个弟子没有到场,他根本就不知道夫子所说的那个墙角的知识,连最起码的“一隅”都没有,那他就连类推的最根本的基础与参照都没有了,他何以能知道其余“三隅”的情况呢?
记忆是人类一切智慧的基础,记忆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智力之一,假若你的记忆中只有一个知识点,那么你的联想就只能以这一个知识点作为起点,你的联想只能是线性的。可是,假若你的记忆中存储了一百个知识点,那么你的联想就可能以其中的任何一点为起点,甚至发展到一定程度将自己的联想织成网状,让知识点在相互交织中相互碰撞。知识点的相互对接与碰撞,必然产生新的东西,这个新东西你抓住了,你就有了创造的根基。
灵感的火花不会在无知的头脑中闪现,也不会在空白的记忆中生发。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经常发现,某些学生文章写得好,下笔有神,汩汩滔滔,思维活跃,言辞优美,入情入理,收放自如。一了解情况,必定是他们有着大量的阅读经历,除了课本以外,还有大量的涉猎,且能读得精,读得深,读得透,也读得出来。不仅语文教学如此,任何一个学科都是这样,设若你只把学生的眼界拘泥在课本之中,甚至拘泥在你所限制的狭窄的范围里边,那么这些学生不可能思维开阔,时有奇想的。
“综合就是创造”在教育领域不仅体现在某一学科之中,更体现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上面。其实,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划到如今这么清楚,是分析的需要,不是综合的需要;是教的需要,不是学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很难分清文史哲、理化生的,不仅文理诸多学科在本门类中经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跨文理两大部类的学科之间也大量存在。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将理化生综合为科学课,将政史地综合为社会课,本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带有方向性教改成果,怎耐考试制度制约,教师素质制约,到如今真正坚持下来的地方已经很少了。即使一些地方的考试还在顶着“综合”的帽子,但多数也只是将诸多学科来一个“拼盘”而已,其间依然各是各的,油水不粘。
近日在读程红兵先生的《做一个书生校长》,他在其中的一篇文章中引述了夏丏尊先生谈李叔同的文字。说李叔同样样全能,书法、绘画、国语、英文、音乐、戏剧几乎无所不通,有的已经达到相当的造诣。李叔同能够成就一代佛学大师,能够被尊奉为世纪十大书家之一,能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不能说不是“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设若没有诸学兼善的融会贯通,怕是无法想象的。从他的身上,做学生的能够学到什么,做先生的能够学到什么,当是不需要言说的事情。要紧的是学校能否为他们的努力倡明方向,提供方便,创设机制,树起榜样。天才之不可及人人皆知,地才与学后之才,应当是可以成就的。
完美的遗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千世界没有真正的完美,求全责备、追求完美都不会天遂人愿。虽然程度不同,表现形式各异,但最终不免要留下遗憾。这应该算是个近乎真理式的判断,放之四海而皆可以解释。
第十三中学是一个相对薄弱的初中学校,义务教育,地处近郊,生源一般,质量平平。经济方面除了政府给的勉强可以维持生计的那点费用之外,额外的收入几乎没有。多年来学校发展没有真正列入政府部门的建设规划,基本上是撒胡椒面式的补补丁,没有综合及长远规划,学校至今还没有学生运动的操场,呼吁了近20年,操场问题仍然没有能够解决。在十三中学特别困难的时期,学校全体员工四处求人说好话招学生,结果四处招人白眼——你们的学校要环境没环境,要质量没质量,即便到你们那儿踢个球儿,居然都没有地方。德智体全不沾,这样的破学校,谁去!
当然,我来当校长时学校已经好多了,但许多问题仍然摆在面前无法解决。不过,“既然来当兵,就知责任大”,十三中教师队伍“与子同袍”同仇敌忾洗雪校耻彰显声威的劲头儿,也给我激起了一股豪气——人的因素历来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尽管成事在天但谋事在人,大事儿做不来能不能做点儿小事儿?全面做不好能不能做好局部?硬件做不动能不能捣腾些软件?金钱玩儿不起能不能玩儿点文化?再说,当今哪些学校是全面的完美的?哪个地方的教育是健康的规律的?他们的不够健康不够规律不够全面不够完美,就是我们的发展机遇。谁说机遇一定是自己创造的?谁说机遇一定是上级给提供的?其实同行的顾此失彼应对不暇,甚至失误偷懒儿都是我们的机遇。即使再没出息,谁还没有一点儿优势?
于是,学校一班人七嘴八舌认真研究求同存异取得共识: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发挥优势,重点突破。没什么回避什么,有什么吆喝什么。长计划,短安排,任何事情都要做到鸿爪留痕,只要把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原原本本,不信做不出名堂来;只要做出名堂来,不信没有人看得见;只要人们看得见,不信十三中没有出路。外地一些在地方行政首长眼中根本不起眼儿的学校,有的居然折腾得全国知名,奇迹不可能创造不出来,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我鼓励大家,大家激励我,于是就有了十三中“搭教育台唱文化戏,搭文化台唱教育戏”的一系列工作方案与实施。
在一开始我就认定,学校是传承与涵养文化的地方,没有文化的校园不能成为有精神有生命有品位的校园。校园小,正好适合办精品。于是,我们提出了“四高”“三雅”的办学目标——教学高质量、管理高水平、办学高效益、文化高品位,校园优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在分步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我充分发挥大家的优势;另一方面,尽量做到事必过目,将放手与控制结合起来,力图把做的过程与培养熏陶影响提高的过程结合起来。
随着学期走向尾声,学校文化工程一个个做下来,尽管大家都费尽了心思耗尽了力气,但仍有许多地方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小会议室标语安排字体偏大了点儿——本来是让它们点缀屋舍的,结果进得室内,你会有点被粗犷豪放的标语挤压得喘不过气儿的感觉,喧宾夺主了。有一次市教育局领导到校视察,进到小会议室说有进邮局的感觉,那墨绿色的标语居然“营造”出了邮局的氛围,足见影响之大。当然,此类的事情决不能说是具体操办事情的老师不尽心,窃以为也不是自己没有督办到位,反正事先没有注意事后不太满意。怎么办?拆了重来?那是要花银子的,学校经济不宽裕大家伙儿都在勒着腰带做事情,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吃一堑长一智,然后用解嘲的方式找个理由:完美是不可能的,留个完美的遗憾吧。
当然,话虽这么说,理儿虽是这个理儿,事儿却还不能那么做。完美是不可能的,但不追求完美是万万不能的,如果让那种近乎阿Q精神胜利的自我解嘲麻醉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必然会降低标准,不利于下一步工作。尽管许多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至少从工作态度上精益求精能让我们减少失误。取法乎上以得其中,如果取法乎中下,那博求约取的效益可就大打折扣了。同时,完美是不可能的,但进一步完善却是可能的,现在的不完美既让我们提高了审美的意识与能力,还为下一步的完善提供了工作空间。
由此我也感到完美的不可能与工作中的追求完美其实并不矛盾,在战略上认识到完美的不可能,有助于把握好反思的度;在战术上追求完美,有助于真正拉近手段与目的、措施与目标的距离,使工作更有效益。追求完美一定会留下遗憾,如果不追求完美,留下的怕就不光是“遗憾”了。
到此我忽然觉得,这种态度与观念如果用到育人上,是否会有更积极的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