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2700000001

第1章 序言

霍松林

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即致电李克农:“请购整个《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两部。”当内战未已、外患方殷、戎马住惚、日理万机之际,犹急于阅读这部巨着,充分说明它能够发挥巨大的历史借鉴作用。时过半个多世纪,改革开放,百废俱兴,人们依然需要阅读它。三秦出版社的朋友们有鉴于此,决定据会文堂原版整理重印,这的确是读书界的大喜事,值得欢迎。

我国历史悠久,历史着作浩如烟海。仅就其中的“正史”而言,清乾隆时所定的“二十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共3259卷。再加上《新元史》257卷和《清史稿》536卷,共4052卷。这种代代相衔,自成体系,记载我国从上古至清末几千年历史的皇皇巨着,世界罕有其匹,是巨大的精神财富。然而卷峡浩繁,文义精奥,令非专业的广大读者望洋兴叹。因此,民间艺人和文人中的有识之士,早就注意作通俗化、趣味化的工作。《三国演义》和《东周列国志》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晚清以来,列强入侵,国势陵夷,爱国志士们从各方面谋求救国之道,“小说救国”、“演义救国”的理论和实践,也层出不穷。1897年创刊的《演义白话报》连载《通商原委演义》,共24回,专写鸦片战争历史,后来出单行本,题为《垂粟花》。1912年上海书局印行自由生着的《新汉演义》,共40回,写辛亥革命史。

同一年,广益书局刊行雪巷着的《神州光复志演义》,共120回,写明亡至民国成立的历史。《太平天国演义》、《洪秀全演义》等也纷纷间世。着名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吴沃尧(1866——1910)更“发大誓愿编撰历史小说”(《历史小说总序》),可惜他只写了半部《西晋演义》就搁笔了。而真正完成规模宏大的历史小说《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创作的,则是比吴沃尧晚生11年的蔡东藩。

蔡东藩(1877——1945),名嘟,字椿寿,笔名东帆。是一位诗人、教育家、编辑、历史学家、演义作家与医生,浙江萧山县临浦镇戴家桥人。十七岁中秀才,二十七岁时以优贡生朝考入选,调遣江西省以知县候补,因看不惯官场恶习,称病归里。辛亥革命前夕,曾一度去福建,不久即归。民国元年,同乡友人邵伯棠把他介绍给上海会文堂书局的主持人汤涤先,参与书局的编辑工作,修改邵着《高等小学论说文范》,自己另撰《中等新论说文范》,并开始为会文堂撰写《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写了2166年的历史,包括《前汉通俗演义》、《后汉通俗演义》、《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唐史通俗演义》、《五代史通俗演义》、《宋史通俗演义》、《元史通俗演义》、《明史通俗演义》、《清史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共11部、1040回,约600万字,均由上海会文堂书局陆续印行。其中的《民国通俗演义》共120回,写至1920年。其后书局请许度父续写40回,写至1924年。许魔父初为小学教员,后来当报社记者,编过杭州《东南日报》副刊。抗战初期,曾写过一本《镜花新缘》讽刺小说间世。

蔡东落最先撰写的是《清史通俗演义》,1916年9月间世,最后完成的是《后汉通俗演义》,1926年秋季脱稿。在大约11年的时间里完成了11部演义,而每写一部演义,都得搜辑、研读有关的大童史料。前面谈过,光“正史”就有4052卷,但光研读“正史”还远远不够。例如他写《元史通俗演义》,除了根据《元史》,还参考了《元秘史》、《蒙糙备录》、《蒙古源流》、《元史译文补证》与国外有关蒙古史的译文。由此可见,蔡东落为了完成这部普及祖国历史知识的通俗演义,付出了多么艰巨的、几乎令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劳动。

蔡东藩写这部历史演义,有明确的宗旨。其宗旨可概括为:普及历史知识,揭示历史经验、教训,“为通俗教育之助”。

《前汉通俗演义序》云:

所有前汉治乱之大凡备载而无遗,而于女祸、外戚之兴衰,尤再三致意,揭示后人。非敢谓有当史学,但以浅近之词,演述故乘,期为通俗教育之助云尔。

《五代史通俗演义序》云:

五代之祸烈炙,而推厥祸胎,买始于唐季之藩镇。病根不除,愈演愈烈,因此有五代史之结果。今则距五季已阅千年,而军阀乘权,争端迭起,纵横裨同,各戴一尊,几使全国人民涂肝酿脑于武夫之腕下,抑何与五季相似软!况乎纲常凌替,道德沦亡,内冶不修,外侮益甚,是又与五季之世有同慨焉者。殷鉴不远,覆辙具存,告往而果能知来,则泯泯棼棼葬之中国,其或可转祸为福,不致如五季五十余年之比乱也钦!

《两晋通俗演义序》云:

不有内证,即有外侮,甚炙哉,有史以来未有若两晋祸乱之烈也!夫内政失修,则内证必起,内证起,则外侮即乘之而入。木朽虫生,墙碑蚁入,自古皆然,晋特其较着耳。鄙人傀非论史才,但据历代之事实,编力演义,自南北朝以迄民国,不下十数册,大旨在即古证今,冬恶劝善,而于《两晋演又》之着手,则于内让、外侮之所由始,尤三致意焉。盖今日之大患,不在外而在内,内让迭起而未艾,吾恐五胡十六国之祸,不特两晋为然,而两晋即今日之前车也。天下宁有蚌鹤相争而不授渔人以利乎?

若夫辨忠奸、别贞淫、抉明昧、核是非,则为书中应有之余义,非敢谓上附作者之林,亦聊以寓劝戒之意云尔。

《清史通俗演义序》云:

择其关系最大者编为通俗演又……至关于帝王专制之魔力,尤再三致童,悬为炯戒,”二以之供普通社会之眼光,或亦国家思想之一助云尔。其他几部演义的序,也体现了同样的精神。可以看出:作者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写作意图,表现得十分突出。而通读《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便可验证他的这种写作意图,是贯彻始终的。蔡东落的写作宗旨决定了他的写作体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吸取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及范哗《后汉书》史料的同时,还吸取了民间艺人几百年“说三分”的艺术积累(如《三国志平话),并运用了艺术虚构和夸张,对于三国历史来说,“七实三虚”,是一部故事性极强、又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的文学名着。而蔡东藩的写作宗旨使他不能走罗贯中的创作道路。他在《后汉通俗演义序》中说:

若罗氏所着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加以二三通人之评定,而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寿虽晋臣,于蜀魏享不无曲笔,但谓其穿凿失真,则必无此弊。罗氏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

在《后汉通俗演义》写三国历史的部分,便经常与罗贯中抬杠。而他自己在历史取材和语言表述方面的原则,则是:

事必纪实,语不求深,合正稗为一贯,傅雅俗之相宜。

—《后汉通俗演义序》

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

—《唐史通俗演义序》

取其易知易解,一目了然,无艰僻渊深之虑……几经搜讨,几经考证,巨政固期核实,琐录亦必求真。

—《清史通俗演义序》

鄙人之撰历史演义也有年炙,每书一出,辄受阅者欢迎,得毋以辞从浅近,迹异虚诬,就令草草不工,而于通俗之本旨,固尚不相悖者软!

—《南北史通俗演义序》

若夫燕词那说,不列正史,其有可旁证者,则概存之;其无可旁证而太涉荒唐者,则务从略,或下断语以明之。文不尚虚,语惟从俗。

—《明史通俗演义序》

他反复强调两点:

一、以“正史”为主,兼采稗史、轶闻,而出于稗史、轶闻者须有旁证,对史料“几经考证”,“务求确凿”。

二、语言力求浅近、通俗,“易知易解”。这两点,都是从普及历史知识、提供历史借鉴,有助于“通俗教育”的角度考虑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体例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水浒》有金圣叹的批语,《三国演义》有毛宗岗的批语,而蔡东落则自批自注。批注有夹批夹注和总批,涉及许多方面:一、对有关的虚诞说法加以批驳,如《明史通俗演义》第11回写朱元璋欲火攻陈友谅舟师而无东北风,铁冠道人说:“真人出世,鬼神效灵。”周颠说:“今日黄昏便有东北风。”夹批云:“此系测算所知,莫视他能呼风唤雨。”二、对于某些史料的运用注明出处和异同,如《宋史通俗演义》第33回写到朱寿昌弃官寻母时,夹注云:“《宋史寿昌本传》谓刘氏方娠即出,寿昌生数岁还家。但王偁《东都事略》、苏轼《志林》,皆云寿昌三岁出母,今从之。”

三、对于古代的某些官制、法制、地理、器物、名号乃至方言但语,加以通俗的解释,如《前汉通俗演义》第82回写霍光出葬时“用辐辕车载灵枢”,夹注云:1辐掠车为天子丧车,车中有窗,闭则温,开则凉,故名辐掠车。”

四、对所写某些人物或褒或贬,如《明史通俗演义》第3回写马氏多次向朱元璋进谏,夹批云:“好马氏,好贤妇,我愿范金事之。”如《民国通俗演义》第75回总批云:“袁氏一生之目的,莫过于为帝,而袁氏一生之大误,亦莫甚于为帝。小言之,则有背盟之咎;大言之,则有叛国之想。”

五、对自己的构思、布局、笔法、见解等自夸自赞,如《前汉通俗演义》第1回痛斥秦始皇为“绝对专制”,而称“集思广益,依从舆论,好民所好,恶民所恶”的“圣帝明王”为“开明专制”,夹评云:“声大而阂。”至于“别具只眼”、“眼光四射,’。“擂入此段,包含无数笔墨”、“攀写有致”、“用虚写法,比实写大有神采”之类的评语,更多处可见。总之,种种批注,都有助于读者理解正文、弄清历史,是和进行“通俗教育”的写作宗旨一致的。

蔡东藩是一位热诚的爱国主义者。他的这部《中国历朝通俗演义》在许多地方体现了反对专制、反对割据、反对内让、反对外来侵略和爱国、爱民、爱民主的思想。

这部用章回小说体裁写成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不是像《三国演义》那样创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文学作品,而是史实力求确凿的通俗历史书。当然,写通俗的历史书,也需要有文学修养。蔡东藩早年有“神童”之誉,才思敏捷,文笔雄健,博览群书,其后又在诗词、散文、楹联等方面有丰富的创作实践。未出版的诗词有《风月吟草》、《写优草》和《劫后余生》(长篇叙事诗),已出版的着作有《中等新论说文范》、《客中消遣录》、《楹联大全》、《续增唐着新尺赎》和《新幼学琼林》等。他的文笔,是经过多方面锻炼的。因此,《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正文、批注、章回题目、咏史诗、下场诗等,都明畅、工稳,其写景事人,也不乏精采之处。问世以来颇受读者欢迎,并非偶然。

作者历史观的局限性和某些错误思想,也不可避免地表露于这部巨着之中。例如对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运动横加诬蔑,对妇女的看法充溢着封建气味,在人事休咎、朝代兴亡问题上未能跳出天命论、因果报应论的泥坑等等,虽然与全书的民主性精华和巨大成就相比只处于次要地位,但毕竟是白璧之钻。我们渴望有一部观念先进、文笔优美、足以充分反映历史真实的新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间世,但在尚无此类新着间世的今天,蔡东落的这部巨着仍然是迫切需要的。只要以分析的、批判的态度阅读它,便会在普及历史知识、提供历史借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996年10月中旬

写于陕西师范大学文研所

客岁编《前汉演义》,就二百一十年间之事迹,撮要演述,而于女宠外戚之祸,独详载无遗,举前辙所以戒后车也。乃者赓续汉事,复及东京,并暨西蜀。而窃按东京,历数与西京略同,而其亡国之厉阶,则亦肇自女宠,成于外戚。或者谓后汉之亡,宦寺方镇买尸之,于女宠外戚似无与焉。岂知木朽则虫生,墙罅则蚁入,不有女宠外戚之播弄于先,何有宦寺方镇之交证于后?四星耀斗,百楠摧栋,阳弱阴强,刘轻曹重,其所由来者渐炙,睬辫之不早辫也。昔范蔚宗作《后汉书》,于后妃列传中,一则日权归女主,再则日委事父兄,三则日终于陵夷,大运沦,神宝亡,盖差叹之不足,故长言之。他如外戚党锢等传中,且连类并书,又复特创新例,作《宦者传》,冠其又日:“邓后以女主临政,帷幢称制,下令不出闺闱司之间,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又日:“自曹腾说梁冀,竟立昏弱,魏武因之,遂迁龟鼎。”夫邓后,女宠也;梁冀,外戚也;曹腾,宦寺也;魏武,方镇也,穷原尽委,举一例百,不已昭然揭集软?冶乎昭烈偏安,聊延一线,而其后复为一黄皓所误,则宦官之流毒使然。诸葛公所痛恨于桓灵者,不意于后主时又见之,良可慨已1惟史册浩繁,谁速卒阅?至若编年纪事,各书不一而足,阅者更未免有汪洋之叹,反不若近代之通行《东西汉演义》赞《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俗之欢迎也。夫东西汉之叙事脱略,且多脆造,应为有识者所鄙夷。若罗氏所着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加以二三通人之评定,而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寿虽晋臣,于蜀魏事不无曲笔,但谓其穿凿失真,则必无此弊。罗氏第巧为烘染,院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本编续《前汉演义》之体例,始于新莽之篆汉,终于司马氏之代魏,中历东汉蜀汉之二百数十年,亭必纪实,语不求深,合正裨为一贯,傅雅俗之相宜,而于兴亡之大关键,如女宠,如外戚,酿而为阉祸,迫而为兵争,尤三致意焉。先民有言,“文不苟作”,鄙人固无当斯言,特以视附会荒唐,无关世道者,则相去殆有间软?海内君子,幸鉴正之!

中华民国十五年秋节,古越蔡东帆叙。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我是马超

    三国之我是马超

    东汉末年,三国纷争。武将如龙,谋士如虎。一夜之间,穿越成马超,孤身陷阵,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
  • 五代帝王史

    五代帝王史

    九荷莲心苦,十样帝王花。五代十国四分五裂,群雄纷争。契丹辽国的皇权骨肉相残;后晋后汉南唐的灭亡。一部五代史,惊心动魄的权利游戏,开创大宋王朝三百年历史。
  • 历代帝王(下)

    历代帝王(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大明王朝之朱家天下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在朱家统治的时期,它写就了无数的辉煌,也留下来了无数的骂名。本书将明朝皇帝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犹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最终口王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大明王朝朱氏家族史。
  • 君临三国之独霸一方

    君临三国之独霸一方

    王焱重生三国,君临天下,手中方天画戟横扫天下,胯下紫雷青龙驹如影随形。十二武将星辰,十二才士星辰伴其左右。青龙谋士智谋天下,白虎军团勇踏三军。收吕布,灭袁术,脚踏荆州,独霸一方,不平天下誓不称帝。
热门推荐
  • 请再近一些,好吗

    请再近一些,好吗

    虽然有着可人的样貌,却患有天生的听力障碍。这是她一直以来很是苦恼的问题,特别是面对他的时候,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家伙在别人面前表现那么好,在自己面前就成了这副模样。今天他又厚着脸皮过来了。“那个,真的抱歉,我刚才没有听清…”他笑着,舔了舔嘴唇,探过身子,凑到她的耳边:“我今天想留在你家,你看怎么样?外头都这么晚了,总不好让我连夜赶回去吧?”“那,好吧,就这一次哦。”悔不当初!以后的日子,别说赶了,自己都出不去了!
  • 转角咖啡厅

    转角咖啡厅

    因为心烦意乱,她来到了一家咖啡厅。却没有想到,在这里遇到了他。他高冷,她阳光,两人也不曾想到,他和她在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当高冷恶魔遇上阳光天使,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轨案纪

    轨案纪

    世间有两界,其名曰阴阳。少年阴阳师阎小生,因命中缺魂少魄。被迫奉师命下山寻魂!然途中,这个从未与世俗接触的山中小伙
  • 时光漫过,你可还好

    时光漫过,你可还好

    青春退场,在经历了误解,决裂,生死两隔之后,她还能不能拨开云雾,看到掩藏在里面历久弥坚的真心?在一片桃花树下他向她告白了,因为她也喜欢他,所以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了,他们相爱了2年,但命运捉弄,她患上了胃癌,她不辞而别,只留了一封‘分手’信。他看了‘分手’信伤心欲绝,他到处寻找她,但是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他这几年来活得特别颓废。最后变成了让人皆知的花花公子,明天都换一个女生,但是喜欢他的女生还是人山人海。就在高二的时候,她回来了,和他上了同一所高中,他为了报复她,他处处与她作对,处处找她麻烦,她与他会有怎样的邂逅?
  • 绝美小兽妃,魔王大人我错了

    绝美小兽妃,魔王大人我错了

    一朝穿越,别说,苍雪还觉得挺有趣的,甚至还不怕死的想调戏美男子,哪里知道自己却被美男子抓回了美男的房间。苍雪想逃掉的,可是作为一个小花痴,苍雪真的受不起美男的诱惑!可是……可是那个美男好可怕,于是,苍雪下定决心要!逃!跑!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玺墨

    玺墨

    桂花树下,只因她的回眸一笑而牵动了他的心。从那时起她的生活里有着他的陪伴,她也见证了他幕布下的辛苦。从那时起他的生活里只有她,每天想着怎么宠她爱她,她就是他的动力,为她,不管什么都可以做。(本书属虚幻,切勿信真)
  • 一等丫鬟:毒后来袭

    一等丫鬟:毒后来袭

    作为第一丫鬟,首要任务自然是帮助主人排除万难。打不过怎么办?不怕!姐毒死他。一个少不经事的少女意外闯祸死亡后,被一个满肚子轨迹的小毒女占据身体。从此,她的名字让所有人为之丧胆。她用了十年,名正言顺戴上凤冠,披上霞帔,坐上母仪天下的鸾凤金座。
  • 御狐先生

    御狐先生

    ★穿过繁华的街道。脚步停在一家怪异的店铺门口,倾听一段来自千古的福音;御狐、树妖、蛟龙、水妖、山海密卷、血珀之身、罗生门……开启古风玄幻之旅;收纳入破碎琉璃、站立于扶桑花下、看那人溺水三千、你我相濡以沫。微信号:luckycoffer37
  • 修仙美少年

    修仙美少年

    我成长在原本幸福的家庭,权利,富贵,应有尽有。但我不甘于所拥有的一切,我向往那种君临天下的权利,那种将别人的命运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权利!我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泡妞,那是我的长处!但我是一个拥有真感情的人。我要带着我的兄弟、我的女人,站在金字塔的巅峰!在追求梦想中,我历尽艰辛,学会了坚毅,爱上了拼搏,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最终让所有人高山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