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2200000004

第4章 晋书挚虞传(1)

挚虞字仲治,京兆长安人也。父模,魏太仆卿。虞少事皇甫谧,才学通博,著述不倦。郡檄主簿。虞尝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之所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顺,所以延福;违此而行,所以速祸。然道长世短,祸福舛错,怵迫之徒,不知所守,荡而积愤,或迷或放。故借之以身,假之以事,先陈处世不遇之难,遂彝伦,轻举远,以极常人罔惑之情,而後引之以正,反之以义,推神明之应於视听之表,崇否泰之运於智力之外,以明夫任命之不可违,故作思赋。其辞超诣,为世所称。举贤良,与夏侯湛等十七人策为下第,拜中郎。武帝诏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亲策之。虞对切直,为太子舍人,除闻喜令。时天子留心政事,又吴寇新平,天下安,虞上太康颂以美晋德,帝嘉之。以母忧去职。久之,召补尚书郎。将作大匠陈勰掘地得古尺,尚书奏:“今尺长於古尺,宜以古为正。”潘岳以为习用已久,不宜改。虞驳曰:“昔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其形容,象物器,以存时用。故参天两地,以正算数之纪;依律计分,以定长短之度。其作之也有则,故用之也有徵。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施之金石,则音和谐;措之规矩,则器用合宜。一本不差而万物皆正。及其差也,事皆反是。今尺长於古尺几於半寸,乐府用之,律吕不合;史官用之,相失占;医署用之,孔穴乖错。此三者,度量之所由生,得失之所取徵,皆阂而不得通,故宜改今而从古也。唐虞之制,同律度量衡,仲尼之训,谨权审度。今两尺用,不可谓之同;知失而行,不可谓之谨。不同不谨,是谓谬法,非所以轨物垂则,示人之极。凡物有多而易改,有少而难变,亦有改而致烦,有变而之简。度量是人所常用,而长短非人所恋惜,是多而易改者也。正失於得,反邪於正,一时之变,永世无二,是变而之简者也。宪章成式,不失旧物,季末苟合之制,端杂乱之用,当以时改,贞夫一者也。臣以为宜如所奏。”又表论封禅事,仪典甚悉。虞又以汉末丧乱,谱传多亡失,虽其子孙不能言其先祖,撰族姓昭穆十卷,上疏进之,以为足以备物致用,广多闻之益。以定品违法,为司徒所劾,诏原之。时太庙初建,诏普增仕一等。後以主者承诏失旨,改除之。虞上表曰:“臣闻昔之圣明,不爱千乘之国而惜桐叶之信,所以重至尊之命而达於万国之诚也。前乙巳诏书,远称先帝遗惠馀泽,普增仕一等,以酬四海欣戴之心。驿书班下,被於远近,莫不鸟腾鱼跃,喜蒙德泽。今一旦更以主者思文不审,收既往之诏,夺已澍之施,臣愚窃以为不可。”诏从之。元康中,迁吴王友。时荀撰新礼,使虞讨论得失而後施行。元皇后崩,杜预奏:“谅之制,乃自上古,是以高宗无服丧之文,而唯文称不言。汉文限三十六日。魏氏以降,既虞为节。皇太子与国为体,理宜释服,卒哭便除。”虞答预书曰:“唐称遏密,殷云谅,各举事以为名,非既葬有殊降。周以来,谓之丧服。丧服者,以服表丧。今帝者一日万几,太子监抚之重,以宜夺礼,葬讫除服,变制通理,垂典将来,又何必附之於古,使老儒致争哉!”皇太孙尚薨,有司奏“御服齐衰”。诏令博士议。虞曰:“太子生,举以成人之礼,则殇理除矣。太孙亦体君传重,由位成而服全,非以年也。”从之。虞又议玉辂、两社事,皆有依据。後历秘书监、卫尉卿,从惠帝幸长安。及东军来迎,百官奔散,遂流离杜之间,转入南山中,粮绝饥甚,拾橡实而食之。後得还洛,历光禄、太常卿。时怀帝亲郊。自元康以来,不亲郊祀,礼仪弛废。虞考正旧典,法物粲然。及洛京荒乱,盗窃纵横,人饥相食。虞素清贫,遂以馁卒。虞撰文章志四卷,注解三辅录,又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曰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惬当,为世所重。虞善观玄象,尝谓友人曰:“今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其唯凉土乎!”性爱士人,有表荐者,恒为其辞。东平太叔广枢机清辩,广谈,虞不能对;虞笔,广不能答;更相嗤笑,纷然於世云。

赵岐初名嘉,年三十有重疾,卧蓐七年不药,自虑奄忽。乃为命敕儿(张澍注:一作遗令敕兄子)曰:“丈夫生一世,处无箕山二公之操,仕无伊挚、吕尚之勋,天不我与,何言哉!聊立一圆石,树吾墓前,刻之曰:‘汉有逸民,赵姓名嘉,有志无时,命也奈何。’”其後病愈。(张澍注:一作疾瘳)(太平御览引录注)

箕山二公,指许由、巢父。高士传卷上许由:“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尧让天下於许由,不受而逃去。遁耕於中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於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许由没,葬箕山之巅,亦名许由山,在阳城之南十馀里。”史记伯夷列传正义:箕山“在洛州阳城县南十三里。”案:箕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辞源一二八三页)

伊挚,即伊尹。孙子用间篇:“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曹公曰:“伊挚,伊尹也。”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於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後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有夏,归於亳。”汤长孙“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於是伊尹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沃丁之时,伊尹卒。”

吕尚,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西伯猎,“遇太公於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後助武王伐纣、封之於齐。“太公至国,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赵岐避难於四方,江海岱淮(张澍注:一作霍)无所不至。自匿姓名,布衣布絮,卖饼北海市。安丘孙嵩年二十馀,市见赵,微察,知非常人。驻车呼与共载,曰:“我北海孙宾硕,终不相负。”岐闻嵩,即以实告,遂与俱归。嵩先入,白母曰:“今日出得死友,在外。”岐即匿孙家,积年乃出。後诣刘表,时孙嵩流难在刘表末座,不为表所识。岐遥识之,向表说嵩。表甚奇(张澍注:一作喜)重之,同共表嵩为青州刺史。(太平御览引录)

澍按:郑康成传:党事起,与同郡孙嵩等俱被禁锢,即宾硕也。

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引原别传:“(邴原)欲远学,诣安丘孙嵩。”

刘表,三国志魏书本传:“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灵帝崩,代王为荆州刺史。”山东兵起,“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立其子,表遂攻并,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建安十三年,太祖徵表,未至,表病死。”

赵岐避难至北海,於市中贩胡饼。孙嵩乘犊车入市,见岐,疑非常人。问曰:“自有饼耶?”曰:“贩之。”嵩曰:“买几钱?卖几钱?”岐曰:“买三十,卖亦三十。”嵩曰:“视处士之状非卖饼者。”乃开车後,载还家。(北堂书钞引录)

岐娶马敦女宗姜为妻。敦兄子融尝至岐家,多从宾,与从妹宴饮佚乐,日夕乃出。过问赵处所在,岐亦厉节,不以妹婿之故屈志於融也。与其友书曰:“马季长虽有名当世,而不持士节,三辅高士未曾以衣裾撇其门也。”岐曾读周官,二义不通,一往造之。贱融如此也。(後汉书注引录注)

澍按:叶抱崧说叩引三辅录:赵岐取马续女宗姜为妻,续兄子融。岐曰妹婿之故屈志於融有讹脱字,当作岐不以妹婿之故。又按马严七子:固、伉、歆、融、留、续,字季则为融弟,岐安得呼为妹婿乎?严弟敦,官中郎将,岐所娶者其女也,叶氏引讹。

後汉书马援列传:马敦字孺卿,喜讥议,而通轻侠客,官至虎贲中郎将。

马融,後汉书本传:“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从挚恂学,博通经籍。永初四年,拜为校书郎,诣东观典校秘书。元初二年,上广成颂,“忤邓氏,滞於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在讲部。出为河间王长史。”“及北乡侯即位,融移病去,为郡功曹。”阳嘉二年,拜议郎,寻转武都太守。桓帝时为南郡太守。因忤大将军梁冀,髡徙朔方,“得赦还,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以病去官。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後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著三传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所著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於家。”

岐还至陈仓,遇乱兵,裸身得免。在草中十二日不得食也。(後汉书引录注)

陈仓,後汉书郡国志右扶风有陈仓。注引三秦记曰:“秦武公都雍,陈仓城是也。有石鼓山。将有兵,此山则鸣。”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过陈仓县西。县有陈仓山,山上有陈宝鸡鸣祠。”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宝鸡县:“陈仓故城,在今县东二十里,即秦文公所筑。”“按今城有上下二城相连,上城是秦文公筑,下城是郝昭筑。”

今按:陈仓县故城在今宝鸡市金台区陈仓乡戴家湾村西北。(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二三页)

岐从兄袭字元嗣。先是,杜伯度、崔子玉以工草书称於前代,袭与罗晖拙书,见嗤於张伯英。英颇自矜高,与朱赐书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也。(後汉书注、太平御览引录注)

澍按:艺文类聚引云:赵袭为敦煌太守。先是,杜伯度、崔子玉以工草书称於前世,袭与罗晖亦以能草颇自矜,故张伯英与袭同郡太仆朱赐书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又王僧虔名书录,赵袭作赵恭,朱赐作朱宽。

书断:萧子良云:“章草者,汉齐相杜操,始变藁法。”

崔子玉,书断:“崔瑗字子玉,安平人。曾祖蒙,父。子玉官至济北相,文章盖世,善章草书。师於杜度,媚趣过之,点画精微,神变无碍,利金百练,美玉天姿,可谓冰寒於水也。袁昂云:‘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王隐谓之‘草贤’,章草入神,小篆入妙。”

张芝,书断:“张芝字伯英,性好书。凡家之衣帛,皆书而後练。尤善章草,又善隶书。韦仲将谓之‘草圣’。又云:‘崔氏之肉,张氏之骨。’其章草急就章字,皆一笔而成。伯英章草行入神,隶书入妙。”书评曰:“伯英书,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

岐长兄磐,州都官从事,早亡。次兄无忌字世卿,部河东从事,为唐所杀。(後汉书注引录注)

岐为皮氏长,抑讨,大兴学校。(後汉书注引录注)

皮氏,後汉书郡国志:河东郡有皮氏县。其地在今山西省河津市西。

是时纲维不摄,阉竖专权。岐拟前代连珠之书四十章上之,留中不出。(後汉书注引录注)

矫慎字仲彦,扶风茂陵人也。少慕松乔导引之术,隐山谷,与南郡太守马融、并州刺史苏章乡里时,然二人纯远不及慎也。汝南吴苍甚重之,因遗书以观其志曰:“盖闻黄、老之言,乘虚入冥,藏身远,亦有理国养人,施於为政。至如登山绝,神不著其证,人不睹其验。吾从先生叹其可者,於意何如?昔伊尹不怀道以待尧、舜之君。方今明明,四海开。巢、许无为箕山,夷、齐悔入首阳。足下审能骑龙弄凤,翔嬉间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谋也。”慎不答。年七十馀,竟不肯娶。後忽归家,自言死日,及期果卒。後人有见慎於敦煌者,故前世之,或云神仙焉。慎同郡马瑶,隐於山,以兔为事。所居俗化,百姓美之,号马牧先生焉。

澍按:皇甫谧著高士传所言高隐其文,与录相同,是士安依赵氏为传也,今据补。

苏章,後汉书本传:“苏章字孺文,扶风平陵人也。”汉将军苏建八世孙。“少博学,能属文。安帝时,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为议郎。”“出为武原令。”“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换为并州刺史,以摧折权豪,忤旨,坐免。隐身乡里,不交当世。後徵为河南尹,不就。”卒於家。

夷、齐,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於首阳山。”

首阳山,其地望说法各。史记集解引马融曰:“首阳山在河东蒲阪华山之北,河曲之中。”正义:“曹大家注幽通赋云:‘夷齐饿於首阳山,在陇西首。’又戴延之西征记云:‘洛阳东北首阳山有夷齐祠。’今在偃师县西北。又孟子云:‘夷、齐避纣,居北海之滨。’首阳山,说文云首阳山在辽西。史传及诸书,夷、齐饿於首阳凡五所,各有案据,先後不详。庄子云:‘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不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周德衰,其乎周以糊吾身也,不若避之以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饿而死。’又下诗‘登彼西山’,是今清源县首阳山,在岐阳西北,明即夷、齐饿死处也。”

山,汉书地理志,右扶风县本注:“吴山在西,古文以为山。”後汉书郡国志:“有吴山,本名,水出。”郭璞曰:“别名吴山,周礼所谓山者。”水经渭水注:“水又东,会一水,水发南山西侧。俗以此山为吴山:三峰霞举,叠秀天,崩峦倾返,山顶相捍,望之恒有落势。地理志曰:吴山在县西,古文以为山也。国语所谓西虞矣。山下石穴,广四尺,高七尺,水溢石空,悬波侧注,震荡,发源成川,北流注於。”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关内道吴山县:“吴山,在县西南五十里。秦都咸阳,以为西,今为国之西镇山。国语谓之西吴。”又源县有山,“在县西六十里。北与陇山接,禹贡‘导岍及岐’是也。”关中胜图志卷十六:“吴,在陇州南七十里。”“广雅曰:河西曰。顶有五峰。图书编:五峰一曰镇西,二曰大贤,三曰灵应,四曰会仙,五曰望辇。”“山,在陇州西四十里。水经注:水发南山西侧,俗以此山为吴山。三秦记,水出县西山,世谓之小陇山。隋书地理志:源县有山。史记夏本纪注,一作岍。案有水,故其字或从山,或从水。括地志:山在源县西四十里,东临岐,西接陇冈。元和郡县志:山在县西六十里,北与陇山接,禹贡导及岐是也。胡三省通鉴注:小陇山在南,由西北。雍大记:水所出。’

挚峻字伯陵,京兆长安人也。少治清节,与太史令司马迁交好。峻独退身修德,隐於山。迁既亲贵,乃以书劝峻进曰:“迁闻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伏惟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荷累其名,固以贵矣。然未尽太上之所由也。愿先生少致意焉。”峻报书曰:“峻闻古之君子料能而行,度德而处。故悔去於身。利不可以虚受,名不可以苟得。汉兴以来,帝王之道於斯始显,能者见利,不肖者自屏,亦其时也。周易大君有命,小人勿用,徒欲偃仰从容以馀齿耳。”峻之守节不移如此。迁居太史官,为李陵说,下腐刑,果以悔被辱。峻遂高尚不仕,卒於。人立祠,号曰居士。世奉祀之不绝。

澍按:此皇甫士安高士传,录宜有其人。今据补。

司马迁,汉书本传:字子长,夏阳人。太史公司马谈之子。著史记,修太初。因李陵之祸而受腐刑。

今案:司马迁墓和祠在今韩城市芝川镇街东南五米处。现存墓冢为砖砌圆台形,状如穹庐,底径五点八米,高三点八米。墓前立有清乾隆四十年陕西巡抚毕沅题汉太史公墓碑一通。祠总地面积约十三万平方米,坐西朝东。祠院平面略呈长方形,周环垣墙。中轴线自东而西依次为祠门、献殿、寝殿及墓冢,殿北侧院,为斋厨和起居之所。另有北宋以降历代碑碣七通(方)。(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五五页)

李陵,汉书本传:陵字少卿,李广之孙。“善骑射,爱人,谦让下士,甚得名誉。”拜为骑都尉。天汉二年,陵率兵出击匈奴,兵败乃降。“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在匈奴二十馀年,元平元年病死。”

恂字季直,好学,善属文,隐於南山之阴。(後汉书注引录注)

澍按:皇甫谧高士传曰:挚恂字季直,伯陵之十二世孙也。明礼、易,遂治五经,博通百家之言。又善属文,词论清美。渭滨弟子扶风马融、沛国桓等自远方至者十馀人。既通古今而性温敏,不耻下问,故学者尊之。常慕其先人之高,遂隐於南山之阴。初,马融从恂受业,恂爱其才,因以女妻之。融後果为大儒,名冠当世。世以是服恂之知人。永和中,和帝博求名儒,公卿荐恂行侔曾、闵,学拟仲舒,文参长卿,才同贾谊,实瑚琏器也,宜在宗庙,为国硕辅。由是公车徵,不诣。大将军窦宪举贤良不就。清名显於世,以寿终。三辅称焉。

挚恂,後汉书马融列传:“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於南山,不应徵聘,名重关西。融从其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

挚茂字子华,以茂才为郡法曹,治财致大富,悉散以分宗人。先从贫始,以寿终。(太平御览引录)

安丘望之者,京兆长陵人也。少治老子经,恬静不求进宦,号曰“安丘丈人”。成帝闻,欲见之,望之辞不肯见。上以其道德深重,常宗师焉。望之不以见敬为高,愈自损退,为巫医於民间。著老子章句,故老氏有安丘之学。扶风耿况、王汲等皆师之,从受老子。终身不仕,道家宗焉。

澍按:此皇甫士安高士传,录宜有其人。今据补。

安丘望之,後汉书耿列传注引康圣贤高士传曰:“安丘望之字仲都,京兆长陵人。少持老子经,恬静不求进宦,号曰安丘丈人。成帝闻,欲见之,望之辞不肯见,为巫医於人。”

耿况,後汉书耿列传,耿父况,“字侠游,以明经为郎,与王从弟共学老子於安丘先生,後为朔调连率。”

王汲,即王,王从弟,见前。

梁鸿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肃宗闻而悲之,求鸿,不得。(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引录)

北邙,水经水注:“北对芒阜,连岭修亘,苞总众山,始自洛口,西平阴,悉芒陇也。”北邙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遭乱世,受业太学,博览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至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其所云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为少。鸿又以身居作,执勤不懈。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於是始敬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择对不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下请。鸿曰:“吾欲衣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孟光居有顷,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居皋伯通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举案齐眉。伯通察而之,乃方舍之於家。鸿潜闭著书十馀篇。疾,且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於嬴博之间,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於吴要离冢傍。

澍按:北堂书钞引录不全,今以高士传补之。

今案:此条俱见於後汉书逸民列传。

延陵季子,名季札,吴王寿梦子。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於是乃立长子诸樊。”“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其室而耕,乃舍之。”王诸樊卒,“季札封於延陵,故号曰延陵季子。”王馀祭四年,“吴使季札聘於鲁,请观周乐。”随後又出使齐、郑、卫、晋。还至徐,“解其宝剑,之徐君冢树而去。”公子光弑王僚自立。季子至,“哭僚墓,位而待。”

要离,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公子光既弑王僚,又谋杀王子庆忌。要离献谋,先使吴断其右手,杀其妻子,然後诈以负罪出奔。见庆忌於卫。庆忌喜,与之谋夺吴国。至吴,渡江,要离於中流刺中庆忌,庆忌释之,令还吴。要离渡至江陵,伏剑自刎。後汉书逸民列传注:“要离,刺吴王僚子庆忌者,冢在今苏州吴县西。伯鸾墓在其北。”

高恢字伯达,京兆人也。少治老子经,恬虚不营世务,与梁鸿善,隐於华阴山中。及鸿东思恢,作诗曰:“鸟嘤嘤兮友之期,念高子兮仆怀思,想念恢兮爰集兹。”二人遂不相见。恢亦高抗,匿耀终身不仕焉。

澍按:高士传多本录,今据补。

今案:後汉书逸民列传注引高士传曰:“恢字伯通。”与录及今本高士传。

郑朴字子真,谷口人也。修道静默,世服其清高。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之,遂不屈。扬雄盛称其德曰:谷口郑子真耕於石之下,名振京师。冯翊人刻石祠之,至今不绝。

澍按:汉书注引录:郑子真名朴五字是。士安高士传必本录为文也,今据补,又按阳宫记,郑子真名朴,隐於谷口,高节不屈,耕於石之下,名震京师。

今案:汉中士女志曰:“郑子真褒中人也。”“家谷口,世号谷口郑子真。亡汉中,与立祠。”与录。

张仲蔚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隐身不仕,所居蓬蒿没人。(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引录)

澍按:世说新语补注引云:仲蔚扶风人,少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好为诗赋,所居蓬蒿没人。又按皇甫谧高士传云: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唯刘龚知之。是士安依赵氏录为文也。世说云:张仲蔚隐身平陵,蓬蒿满宅,唯开一行径。

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惟求仲、羊仲从之。二人不知何许人,皆治车为业,时人谓之二仲。(北堂书钞引录)

澍按:康高士传:蒋诩杜陵人。诩为兖州,王为宰衡,诩奏事到霸上,移疾归杜陵,荆棘塞门,舍中三径,终身不出。时人谚云:楚国二龚,不如杜陵蒋翁。

蒋诩字元卿,舍中三径,惟裘仲、羊仲从之。二仲皆推廉逃名之士。(太平御览引录)

澍按:文选注引推作挫。御览引廉下有洁字,又之士二字文选注引作不仕。司马彪续汉书曰:蒋诩字元卿。父丧,者盈门,後母疾之不得止,旧庐自作小於侧,往如旧。

求仲、羊仲,不知何许人,皆治车为业,挫廉逃名(张澍注:一作世)。蒋元卿之去兖州还杜陵,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惟二人从之。时人谓之二仲。(陶潜群辅录引录)

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名山药,卖於长安市中,口不言二价者三十馀年。时有女子买药於康,怒康守价,乃曰:“公是韩伯休邪?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徵不至。桓帝时,乃备玄安车以聘之,使者奉诏造康。康不得已,乃佯许诺,辞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至亭。亭长以韩徵君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及见康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康即释驾与之。有顷,使者至,夺牛翁乃徵君也。使者欲奏杀亭长,康曰:“此自老子与之,亭长何。”乃止。康因中路逃遁,以寿终。

澍按:皇甫谧高士传多依录,今录阙略,据补之。伯休一作伯牧。

今案:此条所载亦见後汉书逸民列传。

安陵清者有项仲山,饮马渭水,每投三钱。(初学记、太平御览引录)

澍按:一引钱下有以偿之三字。又风俗通引颍川黄子廉事与此同,太原郝子廉亦有饮水投钱井中事,亦见风俗通。

王邑为从弟奇求蒋诩女,盛服送之。女辞不取,但衣青布,曰:“受父命,不敢违。”邑乃叹曰:“所以与贤者婚,欲为此也。”(北堂书钞引录)

澍按:王邑,王时为大司空,窦融女弟为邑小妻。

今案:汉书何武传载,王邑为王从弟,哀帝时为成都侯、侍中。王当政後,又为大司空,见扬雄传。地皇四年,汉军攻未央宫,王邑死於渐台。

法真字高卿。少明五经,兼通纬,学无常师,名有高才。常幅巾见扶风守,守曰:“哀公虽不肖,犹臣仲尼,柳下惠不去父母之邦。欲相屈为功曹,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四时朝觐,若欲吏使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扶风守遂不敢以为吏。初,真年未弱冠,父在南郡,步往候父。已,欲去,父留之,待正旦使观朝吏会。会者数百人,真於窗中其与父语。毕,问真孰贤。真曰:“曹掾胡广有公卿之量。”其後果然历九卿三公之位,世以服真之知人。前後数徵辟,皆不就。友人郭正美之,号曰玄德先生。年八十九,中平五年卒。正父衍,字季谋,司徒掾廷尉左监。(蜀志注引录注)

法真字高卿,扶风人也。学无常家,博通内外图典,关西号为大儒。弟子自远而负笈常数百人。真性恬静寡欲,不涉人间事。太守请见之,真乃幅巾请谒。太守曰:“昔鲁哀公虽为不肖,而仲尼称臣。太守虚薄,欲以功曹相屈,光赞本朝,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敢自同宾末。若欲吏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太守然不敢言。凡辟公府贤良,皆不就。同郡田翼荐真曰:“处士法真,体兼四业,学通典奥,幽居情泊,乐以忘忧。将蹈老氏之高,不为玄屈也。臣愿圣明就加衮职,必能唱清庙之歌,至来仪之凤矣。”会顺帝西巡,翼又荐之。帝虚心欲致,前後四徵。真曰:“吾既不能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绝,终不降屈。友人郭正称之曰:“法真名可得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可谓百世之师者矣。”乃共刊石颂之,号曰玄德先生。年八十九,中平五年以寿终。

澍按:蜀志注所引录与高士传同,传较详,今补之。

今案:此条所载亦见後汉书逸民列传。

姜岐字子平,汉阳上人也。少失父,独以母兄居。治书、易、春秋,恬居守道,名重西州。延熹中,沛国桥玄为汉阳太守,召岐,欲以为功曹,岐称病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收岐,若不起者趣嫁其母,而後杀岐。益争之,玄怒益,挝之。益得杖,且谏曰:“岐少修孝义,栖迟衡庐,乡里归仁,名宣州里,实无状。益敢以死守之。”玄怒乃止。岐於是高名广。其母死,丧礼毕,尽让平水田与兄岑,遂隐居。以畜蜂豕为事,教授者满於天下,营业者三百馀人。辟州从事,不诣。民从而居之者数千家。後举贤良,公府辟以为茂才,为蒲坂令,皆不就,以寿终於家。

澍按:此高士传,今据补。

汉阳郡,後汉书郡国志:“汉阳郡,武帝置,为天水,永平十七年更名”辖十三县,郡治冀,今甘肃平凉西。

上,本属陇西郡。汉书地理志陇西郡上县,应劭曰:“史记故戎邑也。”其地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桥玄,後汉书本传:“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也。”少为县功曹,“举孝廉,补洛阳左尉。”後为齐相、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郡人上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逼致之,曰:‘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竞往谏,玄乃止。时颇以为讥。後谢病免,公车徵为司徒长史,拜将作大匠。”桓帝末,为度辽将军,假黄。灵帝初,为河南尹,“转少府、大鸿胪。建宁三年,迁司空,转司徒。”後拜尚书令,托病免,拜光禄大夫。光和元年迁太尉,後以疾罢,拜太中大夫。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

蒲坂,後汉书郡国志:河东郡有蒲坂县。其地在今山西永济西。有‘蒲反田官’铜量。(文博一九八七年第四期)

丁邯字叔春。正直不挠,举孝廉为郎,以令史次辅(张澍注:宜作补)也。世祖改用孝廉,选邯补为郎,邯托疾不就。诏问:“实病?羞为郎乎?”对曰:“臣实不病,耻以孝廉为令史职耳。”世祖怒,使虎贲杖之数十。诏问:“欲为郎否?”邯曰:“能杀臣者陛下也,不能为郎者臣也。”诏出不为郎。(太平御览引录,北堂书钞引微略)

澍按:一引云:丁邯举孝廉为郎,以令史久(次)‘缺’补之。世祖始改用孝廉,邯称病不就,诏问:病?羞为郎否?对曰:臣不病,耻以孝廉为令史职耳。

故事,尚书郎以令史久次补之,世祖始改用孝廉为郎,以孝廉丁邯补焉。邯称疾不就,诏问:“实病?羞为郎乎?”对曰:“臣不病,耻以孝廉为令史职耳。”世祖怒曰:“虎贲灭头杖之数十。”诏问:“欲为郎否?”邯曰:“能杀臣者陛下,不能为郎者臣。”中诏遣出,竟不为郎。邯字叔春,京兆阳陵人也,有高节,正直不挠。後拜汾阳令,治有名。迁汉中太守,妻弟为公孙述将,收妻送南郑狱,免冠徒跣自陈。诏曰:“汉中太守妻乃南郑狱,谁当搔其背垢者?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以邯服,且邯一妻,冠履勿谢。”治有,卒於官。([後]汉书百官志注引录)

澍按:说苑,景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禁之,裂衣断带而不止。晏子曰:服饰之於内而禁之於外,犹悬牛首於门而求买马肉也。诏语本此。

汾阳,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有汾阳县。本注:“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阳入河,过郡二,行千三百四十里,冀州寝。”其地在今山西静乐县西。河南南阳市博物馆收藏有“汾阳侯”铭铜壶。(中原文物二四年第五期)

盗跖,庄子盗跖:“盗跖从卒九千,横行天下,侵暴诸侯。”荀子不苟:“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

窦攸(张澍注:一有治尔雅三字)举孝廉为郎。世祖大会灵台,得鼠(张澍注:一有身字)如豹文,问臣,莫知者。攸对曰:“鼠也,见尔雅(张澍注:一作诏诸侯子弟从攸受尔雅)。”诏按秘书,如攸言。赐帛百疋。(文选萧扬州荐士表注引录,玉海引作录注)

澍按:窦氏家传,窦攸治尔雅,举孝廉为郎。世祖与百寮大会灵台,得鼠,身如豹文,荧有光泽。世祖之,问臣莫知。攸对曰:名鼠。诏问:何以知之?攸曰:见尔雅。诏案视书,如攸言,赐帛百匹。诏诸侯子弟从攸受尔雅。是知鼠者窦攸也,而郭璞尔雅注以为终军,记忆之误。顾野王玉篇仍其,失之不考。

灵台,後汉书祭祀志中注:“礼含文嘉曰:‘礼,天子灵台,所以观天人之际,阴阳之会也。揆星度之验,徵六气之端,应神明之变化,日气之所验,为万物获福於无方之原,招太极之清泉,以与稼穑之根。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天子得灵台之礼,则五车三柱,明制可行,不失其常。水泉川流,无滞寒暴暑之,陆泽山陵,禾尽丰穰。’故东京赋曰:‘左制辟雍,右立灵台。’”

今案:东汉灵台在洛阳“平城门外大路的西侧,东距明堂约八十米。遗址平面基本上呈方形,东西二二米,南北二米,四面筑围墙,中央有一座高台,基部约五十米见方,残高约八米。房屋建在高台的四周,分上下两层。下层是回廊,廊外有用河卵石铺砌的‘散水’。上层比下层高出一点八六米,有坡道可以升登,房屋每面各五间,用长方砖铺地。东面房屋壁面青色,西面白色,南面红色,北面黑色,是按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主四方的学说设计的。曹魏和西,都沿用东汉的灵台。西末年的战乱,使灵台受到严重破坏,北魏时遂废不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一八三页)

丘傲俗,自谓无伍。(太平御览引录)

澍按:皇甫谧高士传云:丘字季春,扶风人也。少有大才,自谓无伍,傲世不能与俗人为。郡守始召见,曰:明府欲臣耶?友耶?师耶?明府所以尊崇人者,极於功曹,所以荣禄人者,已於孝廉。一极一已,皆所不用也。府君之,遂不敢屈。

曹众字伯师,与乡里苏孺文、窦伯向、马季长宦,惟众不遇,以寿终於家。(後汉书注引录)

澍按:汉文苑传:扶风曹众伯师有才学,著诔、书、谕四篇。又按,窦章,安丰侯万全之少子,字伯向。少好学,有文章,与马融、崔瑗同好,更相推荐。马融集有与窦伯向书曰孟陵奴来赐书,见手,欢喜何量见於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章後官大鸿胪。

苏孺文,即苏章,见前。

窦伯向,後汉书本传:“窦章字伯向。少好学,有文章,与马融、崔瑗同好,更相推荐。”永平中,“章入东观为校书郎。”顺帝初,章女为贵人,“章为羽林郎将。迁屯骑校尉。”“永和五年,迁少府。汉安二年,转大鸿胪。建康元年,梁后称制,章自免,卒於家。”

马季长,即马融。

孙晨字元公。家贫不仕,居社城中,织箕为业。明诗书,为郡功曹。冬月无被,有藁一束,莫卧其中,旦收之。(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引录)

澍按:晨,书钞作辰,元作允。

太平御览卷二六四功曹参军引京兆旧事:“长安孙晨家贫,为郡功曹。十日一炊,无被,有蒿一束,暮卧其中,旦则收之。”

辛缮字公文。少治春秋、诗、易,隐居弘农华阴,子弟受业者六百馀人。所居旁有白鹿甚驯,不畏人。(北堂书钞引录)

辛缮字公文,治春秋、纬,隐居华阴。光武徵不至者,有大鸟高五尺,鸡首燕颔颈鱼尾,五色备具而多青,缮槐树,旬时不去。弘农太守以闻。诏问百寮,咸以为凤。太史令蔡衡对曰:“凡象凤者有五:多赤色者凤,多黄者,多青者鸾,紫者,白者。今五色多青,乃鸾,非凤也。”上善其言。三公闻之,咸避位辟缮,缮不起。(太平御览引录)

澍按:太史令蔡衡一引作张衡。

关中胜图志卷十华州凤谷山四库全书本引华州志云:“一名凤居山,在州东三十里柳子镇南。东汉辛缮隐此,光武徵不至。有大鸟高五尺,缮槐树,旬时不去。弘农太守以闻,咸以为凤。三公避位辟缮,不起,人因以名山。山上有竹泉。”

张衡,後汉书本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於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衡善机巧,尤致思於天文、阴阳、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徵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阴阳,妙尽旋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顺帝初,再转,为太史令。”“阳嘉元年,造候风地动仪。”後迁侍中。“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徵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著周官训诂。”“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间、七辩、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

韦豹字季明。司徒刘恺甚重之,谓曰:“君以轻去就,大位不跻。今岁垂尽选御史,实欲烦君。”豹曰:“犬马齿尽,既无膂力,又无考课,所以踌躇恋慕者,以明公礼遇隆崇,未能自割。”因称夙有风疾,眩冒不堪久侍,遂徒跣趋出,公追不及。(太平御览引录)

澍按:韦豹御览引作韦约。今据东观记改。又按:平舆令韦顺字叔文,历仕乐平相,去官,以琴书自娱,不应三公之命。後为平舆令,吏民立祠社中。顺弟武阳令豹,字季明。友人罗陵为县丞,卒官,丧柩流离。豹官致丧归。比辟公府辄去。司徒刘恺尤敬之。豹弟广都长义字季节,少好学,不求荣利,四十乃仕,三为令长,皆有惠化。以兄丧去官。比辟公府不就。广都为立生祠焉。皆清河太守韦文高之三子皆以学行知名,时人号韦氏三君。见京兆旧事。刘恺字伯豫,般之子,见汉书。

今案:韦豹事又见後汉书韦彪列传,文辞略同。

刘恺,後汉书本传:恺字伯豫,永元十年拜为郎,稍迁侍中。“恺之入朝,在位者莫不仰其风行。迁步兵校尉。十三年,迁宗正,免。拜侍中,迁长水校尉。”後历任太常、司空、司徒。卒於家。

公孙晨为郡功曹,其将军马防闻名,钱四万,晨不敢拒,受而埋之内。(北堂书钞引录)

澍案:马防字江平,官车骑将军,封翟乡侯。

後汉书马援列传:“防字江平,永平十二年,与弟光俱为黄门侍郎。肃宗即位,拜防中郎将,稍迁城门校尉。”建初二年,拜防行军骑将军事,後为车骑将军。建初四年封颍阳侯。次年又为光禄,七年,以特进致仕。此後又封翟乡侯。永元十三年卒。

大鸿胪韦彪字孟达,与上党太守公孙伯达、河阳长魏仲达皆扶风平陵人,同时齐名,世号“三达”。孟达名彪,丞相贤五世孙。(陶潜圣贤辅录引录)

韦彪,後汉书本传:永平六年,召拜谒者,三迁魏郡太守。肃宗时为左中郎将,长乐卫尉,拜为奉车都尉。“建初七年,车驾西巡狩,以彪行太常从,数召入,问以三辅旧事。”“还,拜大鸿胪。”“元和二年春,东巡狩,以彪行司徒从事从行,还;以病乞身。”永元元年卒。“彪清俭好施,禄赐分与宗族,家无馀财。著书十二篇,号曰韦卿子。”

上党郡,後汉书郡国志有上党郡。本注:“秦置。”辖十三县,治今山西长子县西。封泥考略有“上党太守章”封泥。

河阳县,後汉书郡国志:河内郡有河阳县。注:“左传曰王与郑盟,杜预曰县南孟津。”其地在今河南孟县西。中国历史博物馆有“河阳长印”铜印。(两汉官印汇考五八页)

韦贤,汉书本传:“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贤为人质朴少欲,笃志於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徵为博士,给事中。”“稍迁光禄大夫詹事,至大鸿胪。”昭帝崩,相与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徙为长信少府。以先帝师,甚见尊重。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时贤七十馀,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病乞骸骨。”“年八十二薨,谥曰节侯。”

齐相子,颇随时俗。曹成,寿之子也。司徒掾察孝廉,为长垣长,母为太后师。徵拜中散大夫。子即成之字也。([後]汉书注引录)

澍按:首二句是录,曹成寿以下是挚虞注。

曹成,後汉书来历传载,延光三年,曹成为中散大夫。又列女传载,邓太后封成关内侯,官至齐相。

曹寿,後汉书列女传载:寿字世叔,扶风人,早卒。

曹成母,即班昭,为班彪之女。後汉书本传载,“字惠班,一名姬,博学高才。”“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於阁下,从昭受读,後又诏融兄子续继昭成之。”“作女诫七篇。”“昭年七十馀卒,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子妇丁氏为撰集之。”

长垣,後汉书郡国志:陈留郡有长垣。“侯国。有匡城。”其地在今河南长垣县。

周季贞,班固姊之子也,善属文。丧妇,作问神,其姊曹大家难之。(太平御览引录)

班固,後汉书本传:固字孟坚。固以其父“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後除兰台令史。“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馀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後迁玄武司马,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

曹大家,即班昭,班彪之女,嫁於曹寿。

今案:曹大家应为周季贞之姨母。录误。

长安刘氏惟有孟公论可观者。班叔皮与京兆丞郭季通书曰:“刘孟公藏器於身,用心笃固,实瑚琏之器,宗庙之宝也。”(後汉书注引录注)

澍按:文选王文宪序注引首有长安刘氏四字,今补。论可观者,选注作谈者取则。苏竟传,刘龚字孟公,长安人,善论议,扶风马扶、班彪器重之。

刘龚,後汉书苏竟列传载,“延岑护军邓仲拥兵据南阳阴县为寇,而刘歆兄子龚为其谋主。竟时在南阳,与龚书晓之。”“仲与龚遂降。”注:“前书及三辅录云向曾孙,今言歆兄子,则不同也。”

班叔皮,即班彪,扶风安陵人。後汉书本传:“彪性沈重好古。”“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继前史遗事,傍贯闻,作後传数十篇。”以补史记。“辟司徒玉府。”“後察司徒廉为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

南阳旧语曰:“前大夫范仲公,盐豉蒜果共一桶。”言其廉俭也。(太平御览、颜氏家训引录)

澍按:北堂书钞引上句云:范仲公为大夫,似误。

南阳,後汉书郡国志有南阳郡,辖三十七城,治宛,即今河南南阳。有“南阳守丞”、“南阳水丞”印。(两汉官印汇考一二页)

井丹字大春。少通五经,善谈论,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纶井大春。”(北堂书钞引录)

井丹,後汉书本传:“井丹字大春,扶风人也。少受业太学,通五经,善谈论,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纷纶井大春。’性清高,未尝刺候人。建武末,沛王辅等五王居北宫,皆好宾客,更遣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贵盛,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之。丹不得已,既至,就故为设麦饭葱叶之食,丹推去之,曰:‘以君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何其薄乎?’更置盛馔,乃食。及就起,左右进辇。丹笑曰:‘吾闻桀驾人车,岂此邪?’坐中皆失色。就不得已而令去辇。自是隐闭不关人事,以寿终。”

井丹举室疫病,梁松自将医药治丹。(太平御览引录)

澍按:梁松字伯孙,茂陵人,九江太守统之子,尚光武女舞阴‘长’公主,迁虎贲中郎将。

梁松,後汉书本传:“松字伯孙,少为郎,尚光武女舞阴长公主,再迁虎贲中郎将。松博通经书,明习故事,与诸儒明堂、辟雍、郊祀、封禅礼仪,常与论议,宠幸莫比。光武崩,受遗诏辅政。永平元年,迁太仆。松数为私书请托郡县,二年,发觉免官,遂怀怨望。四年冬,乃县飞书诽谤,下狱死,国除。”

彭城王国相赵牧字仲师,长安人。少知名,以公正称。春秋,事乐恢。恢以直谏死,牧为陈冤得申。举高第,为侍御史、会太守,皆有称绩。及诬奏彭城靖王恭,安帝疑其侵,乃遣御史(母)[毋]丘歆覆案其事实,下牧廷尉。会赦不诛,终於家。(後汉书注引录注)

澍按:後汉书彭城靖王恭传:元初三年,恭以事怒子,自杀。国相赵牧以状上,因诬奏恭祠祀恶言,大逆不道。有司奏请诛之。恭上书自讼。朝廷以其素著行义,令考实,无徵,牧坐下狱,会赦免死。

同类推荐
  • 天战诀之九数传奇

    天战诀之九数传奇

    天下动荡,雄兵四起,天下一统的大羽王朝摇摇欲坠。羽成王纳兰贺悬无力回天,政权遭奸相洪昌独掌。司马辉、林天羽于【南易】发动起义,天下各路诸侯纷纷响应。旧七域王族欲复旧都,与天下义士一同拉开一场浩荡的灭羽之战!天下江山,到底花落谁家?就在《天战诀之九数传奇》
  • 大辰帝国

    大辰帝国

    三百年的大辰王朝,危如累卵,已是大厦将倾。值此天下扰攘之时,英雄与滑贼并起,坐拥美人,指点江山,欲逞一世之威风,留万代功名。而一个玩世不恭、初出茅庐的郡学书生,也将借这无边风雨,青云直上,最终成为以天下为局的棋手。(这是一个讲述屌丝翻身把歌唱的故事……看着凑合的话,还请多多支持,收藏推荐,感谢感谢~)
  • 望族庶女的幸福日常

    望族庶女的幸福日常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林琅一直在问自己。做过普通的上班族打工妹,也不小心穿到了修仙世家修仙,却一不小心死在了雷劫之下。重生一世,林琅要好好的活着,她要幸福,要真挚的爱情,要这大周的权利与财富。大纲还未完善,写的时候一直在不停地修改,请各位同学养肥了再看也OK
  • 权柄世家

    权柄世家

    不就是做了一个和松岛姐姐亲密接触的美梦么。这也有错?梦醒后的卫祈就这么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本朝第一世家子的身体里从此有了一颗格格不入的狂放的心。而这身份的背后,又是一团团迷雾。皇室,世家,无休无止的权谋争斗。英雄心,庙堂风,朝廷雨,忠臣良将热血挥洒,夺一个倾权的天下。惜白头,世家子,千金女,一路只朝着彼此的方向行去,却抵不过一路的错过。叹终身,这世间的权,这世间的名,这世间的情,这世间的爱,种种种种,抵不过这流年时光。
  • 大明奸商

    大明奸商

    明朝末期,流民遍野,内忧外患,饿殍满地。萧川来到这个世界,立志要在这乱世当中成为一代商贾。于是,有明一代最大的奸商煌煌然出世了。“我要制造出大明最强大的火炮!”“我要组建大明最恐怖的军队。”“我要让欧洲、美洲、非洲的白银统统流入大明,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创造最庞大的财富和科技。”一首丧魂曲,断了明朝最大权监的性命。一幅宫女图,缘定三生。种下一粒种子,盛开了整个世界。这就是《大明奸商》。
热门推荐
  • 天战英雄

    天战英雄

    李白斗酒诗百篇,百篇原在醉梦中。醒来百篇全忘却,犹记仙侠显神通。本书叙述了仙界争霸和仙魔大战的故事,刻画了辰奉光、龙广遨、怒当平、蒙避尘、花凝瑞、嫦弄月、旷霜华、郦山红等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至深。
  • 勾魂索

    勾魂索

    乌云密布,天空远处隐隐有雷声响起。俄顷,豆大的雨点赛跑似地冲向地面。
  • 霸易天尊

    霸易天尊

    练武修身!武之极,动天下;掌造化,夺天下;霸芳心,尊天下。
  • 异世之风凌天地

    异世之风凌天地

    华夏小子因意外来到异世,开始了他那龙翔九天,凌驾天地的征程,却因轮回之力而获得了极界的最强体修一脉的传承,一本上古最强的体修功法逆天改命,但也因此肩负着最强体修一脉的使命,征战天地,执掌天地,打破天地的束缚,永世不灭!一本上古最强功法华夏神龙诀。逆转天地修为,重启体修修炼之路,力战群雄,开启不朽神话。上古华夏神龙血脉的融合成就了史上最逆天的混沌血脉。以此获得了极界的进入资格···
  • 南辛赏柴

    南辛赏柴

    本书作者研究柴窑多年,结合史料、实物,对自己和同好的一些瓷器藏品做了整理和研究,提出了对柴窑的新认识。
  • 大唐神捕

    大唐神捕

    唐懿宗年间,长安大理寺监狱惊现越狱事件,在逃跑四名人犯中,有一个人犯是长安有名的女诗人鱼玄机。越狱事件使得皇帝震怒,指派京兆尹杜璋负责侦破此案,经过一番排查之后,发现人犯逃往五台镇的踪迹,结果顺利在該地抓获鱼玄机,却在归来的路上被神秘组织截杀于峡谷之中。长安武侯刘二郎临危受命开始对鱼玄机等人进行追捕。刘二郎发现此案有诸多疑点,遇到了很多诡异事件,就在此刻,刘二郎不知自己陷入更为凶险的阴谋漩涡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布丁灵异奇谈

    布丁灵异奇谈

    不知道会写成一个怎样的故事,也不知道故事会有多长,写着娱乐,纯属消遣。目前这个故事,主题是关于暴食。
  • 逗比兄弟二人组

    逗比兄弟二人组

    两兄弟自从不小心杀了大人物的儿子之后,在修仙界就混不下去了,先是被一脚踩死,而后投胎时也被穿小鞋,自己投胎时差点把自己玩死。看二兄弟如何利用一身法力在人间混的风生水起!!请原谅我不能经常更新,因为我真的是个学生!!
  • 遇见我,你是幸运的!

    遇见我,你是幸运的!

    当鲜花绽放,泪水肆意,他该如何?她又在哪儿?
  • 幻虚谱

    幻虚谱

    囊尽天下幻虚,谱写传奇人生!幻虚谱中生灵,灵荡天下不平!三大王级幻虚血脉,造就传奇无冕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