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2100000002

第2章 冠冕之制:终结于帝制时代的章服(1)

“罗、纨、绮、缋盛文章。”如文章般华美的传统服饰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并在一代一代的集体再创造过程中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正所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左传·定公十年》)。所谓“章服”,即是指配有标志形象的服制,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礼服(也称法服),用于祭祀和大典,后来又分化出祭服和朝服等小类;一类是公服(又称常服、从省服),用于一般性的正式场合。这些象征着皇权至上与官位威严的服饰,是中华华章中最具震撼力的衣饰。它既有“取之乾坤”的天地隐喻之美,又有“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镂,皆有等差”的等级错落,更体现了“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后汉书·舆服制》)的秩序之意,并因之在质地与色泽上形成了“品色服”制度。形式上的模仿与意义上的沟通、内涵上的规矩与形制上的创新,使冠冕之服由酝酿到成熟,由粗疏到精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最后形成了服饰制度的规范化。而伴随着帝制的终结,这种象征着皇权,蕴含于典章、礼仪文化之中的美服,也随之成为历史的追忆……

章服产生于何时,文献无确切记载,《史记·孝文本纪》十三年诏:“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据《夏书》载,古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为古天子冕服十二章,此为章服之始。由于其他文献资料的缺乏与考古资料的零碎,关于章服最早的起源问题无从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章服制度是伴随着等级制度的出现而逐渐确立起来的,而这一过程大致出现于夏、商时期,到西周时期逐步完善。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服饰史由原始社会以巫术象征过渡到以政治伦理为基础的王权象征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关于章服的叙述就起自于这一时期。

冕服

冕服是章服中用于祭祀的服饰,也是只有帝王、大臣才能够穿着的祭服,其间有着很强的象征和等级意蕴。关于冕服的起始,《论语》中曾有“子曰,禹,吾无间然矣,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的记载,是说夏禹平时生活节俭,但在祭祀时,则穿华美的礼服——黼冕,以表示对神的崇敬。《商书·太甲》亦有“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的描述,这表明夏商时期已经出现了因礼而就冕的冕服制度。

夏启建国于公元前2070年,这时中国已由原始的服饰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纺织的发展,人们多用植物纤维来纺线和织成布帛,这使制衣原料进一步发展,缝纫技术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夏启建国时,上衣下裳之制已经形成,服饰色彩也有了定制(衣玄裳黄),而且根据自然的色彩分布创制出不同纹饰的服装面料。

商人服饰的具体形制较夏要清晰一些,这得益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内容丰富的殷文物。如安阳殷墓出土的玉人立像,衣作右衽交领,上衣下裳,头戴帽,腰间系一(蔽膝)垂下,罩系于束腰大带,形圆杀,这与后世郑玄所言大夫所系作“前方后挫角”似有出入,不过在安阳之外的殷商其他墓葬中,如侯家庄西北岗墓出土的一樽商代奴隶主跪坐像的残像可以看到上方下挫角的罩形象。可见殷商时,罩形因穿着者身份不同而形状有异。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时至周代,在吸收继承前朝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冕服制度,正如孔子所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西周时期冕服的资料可以从毛公鼎的铭文中得见,如“虎冕练里”、“衮衣赤舄”、“玄裳”、“玄衣带束”等都是关于冕服的描述,其中所说的玄衣就是冕服中的玄色上衣;衮衣即画卷龙于衣的衮服;裳即冕服中下身穿着的裙子;赤是指衮冕中的蔽膝。由此可见,冕服在此时已经包括了冕冠、玄衣、裳、赤舄等从头到脚的全套衣服,除此之外还有大带、革带、……佩绶、十二纹章等主要配饰。

冕冠

《说文·目部》中说:“冕,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鎏织纩,从月免声用。古者黄帝初作冕。”“月”是蛮夷及小儿的头衣,“免”是“冕”的本字。因之,“冠之尊者莫如冕”。冕冠是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最尊贵的礼冠。冕冠的主要结构是冕板,又称,即覆于冕冠顶部的板状饰物。《周礼·弁师》称冕板“以木版为中,以三十升玄布衣之于上”。“冕以木干,玄布衣其上。”可见,冕板是用木板为干,以布覆于其上。冕的形式前圆后方,前比后高一寸,有前倾之势(即俯之状),冕因此而得名。汉代叔孙通认为冕板宽八寸,长一尺六寸,冕板包以丝帛,外层玄色,内层色,前后有旒。“旒”是冕冠中最能体现身份等级差别的部分,《礼记·礼器》中载:“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文为贵也。”天子每一旒通常又是由五彩丝绳串起的十二颗玉石做成,以藻穿玉,所以又叫玉藻。

下还有冠,冠有卷有纽,纽中贯以玉笄,笄端垂以朱绂。在两耳的位置左右各垂一颗玉珠,名“纩”,又叫“充耳”,用以提醒戴冠冕者勿轻信谗言。

玄衣、裳

“玄衣裳”是指冕服的形制为上衣下裳,通常情况下,上衣玄色,下裳色,即青黑色的上衣和赤黄色的裙子,分别象征天地的颜色。上衣下裳又配饰十二种纹饰,成为冕服一个非常醒目的特点。玄衣是交领右衽,这种设计后来逐渐成为汉服标准的领口式样,具体是指领子系向身体右边,方向不可以相反。而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则向左掩,因此“左衽”泛指受异族统治的人。玄衣是大袖垂垂,袖口(古称袂)有装饰性缘边。上衣与下裳连接处以大带、革带相连。下裳色,前有黼(蔽膝,即为从腰带垂下的衣物,因为用于遮蔽膝盖而得名)。裳下有裙裾。上衣与下裳无论从色彩、纹饰,还是造型的结构来看,都体现了传统美学中的富丽、喜庆、大气的意境。

玄衣

裳的冕服在不同的祭祀场合和不同的随祭者中又有着某些差别。这种差别集中在冠冕的旒数和玄衣裳的花纹种类及数量上。《周礼》中关于周天子的冕服共计有六种,分别是大裘冕、衮冕、冕、毳冕、冕和玄冕。“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冕;祭群小祀则玄冕。”这六种冕服用在不同的礼仪场合,除大裘冕外,虽都是玄衣裳,但旒数却各不相同,成为区别这六服的重要依据。衮冕12旒,每旒12玉,用五彩玉贯串之,前后24旒,共用玉288颗;

冕9旒,前后共18旒,共计玉216颗;毳冕7旒;

冕5旒;玄冕3旒。

从天子随祭的公、侯、伯、子、男,其冕服的冕旒数依天子之制而减,除大裘冕、衮冕是天子祭服而余人等不能服用外,其余“上公冕服九章,诸侯冕服七章,诸子冕服五章(《周礼·春官·司服》、《秋官·大行人》)。即公用减等的……毳、……玄各冕服,侯、伯用减等的毳、……玄各冕服,子、男用减等的……玄冕服,卿大夫用减等的玄冕,具体形制为: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的礼服):为冕与中单、大裘、玄衣、裳配套。”

即黄赤色,玄即青黑色,玄与象征天与地的色彩,上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下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共十二章。

衮冕(王之吉服):为冕与中单、玄衣、裳配套,上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九章。

冕(王祭先公与飨射的礼服):与中单、玄衣、裳配套,上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花纹,下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七章。

毳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礼服):与中单、玄衣、裳配套,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共五章。

冕(王祭社稷先王的礼服):与中单、玄衣、裳配套,衣绣粉米一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

是绣的意思,故上下均用绣。

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的礼服):与中单、玄衣、裳配套,衣不加章饰,裳绣黻一章花纹。

如上所述,等级分明的冠冕之服的差异大多集中在“章”的差别上。章,又称“纹章”,是指十二种固定的纹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侯的官服上。一种纹饰称为一章。十二纹章纹样结构严谨,寓意深远,既有古人依托自然,对自然的崇敬,也有在与自然相适应过程中文化的传承,更有自我意识的彰显。

冕服十二纹章就其寓意而言,大致可分为十类: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之意;山取其稳重之意;龙取其应变;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取其忠孝;藻(水草)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白米)取其滋养;黼(斧形)取其决断;黻(常作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十二纹章”最初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与日常生活,其后儒家经典对十二纹章的内涵不断进行理论上的阐释,把服装的审美意念和象征意念与儒家的政治伦理观念及神学观念融为一体。由于在历代皇族服饰中只有皇帝的服饰才可以采用“十二章”纹样,以下各级别官员都按级别的差异递减纹样的使用,从而在人们的心中“十二章”纹样成为权力的代名词,具有了更多的皇权和威仪的含义,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成为共同遵守的约定,这使得那些纹样在虚拟的情感依附之下又有了实在的意义——变得高高在上,成为人们畏惧和顶礼的礼器。

由此看来,西周时期的礼服制度,是与当时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统治阶级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也是维护统治和地位的重要手段。

“冠冕之服”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物化语汇和政治文化标记,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教化功能,因此历代统治者十分注重对冠冕服制的规定。《二十四史》的《舆服志》及其他史籍中均有各朝关于服饰的详尽描述。同时,冠冕服制作为专制王权的伴生物,在不同的时代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周代以后,秦人扫八荒灭六合,海内一统。秦尚法家,对西周之郁郁人文、中正平和、含蓄深沉、端庄雅正的冠冕之服并无继承之意,而是采取了禁崇儒礼的举措,将自西周时期程式化并沿用了千百年的冕服制度作了大规模的调整,将传统的六种礼祭冕服砍去了五种,只留下了典礼中礼仪规模最小、仪式最轻的玄礼。正如《后汉书》所载:“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玄。”“玄”是一种全身纯黑的深衣制礼服。秦人认为其正朔为水德,因此尚黑色。

汉朝建立以后,沿革秦朝制度,承用

玄。汉高祖刘邦时,大儒叔孙通奉命制定朝仪,撰《汉礼器制度》,明文记述了弁冕的长短,但并未详记衮冕的规格和形制。汉惠帝刘盈曾感叹说:“汉初只是稍定汉诸仪法。”例如汉初祭祀所带冕冠,一律是刘邦做亭长时所戴的竹皮弁冠。直到西汉末年,王莽拜受衮冕衣裳和皮弁素积,西汉的冕服制度才初见端倪。刘秀建立东汉,兴明堂,立辟雍,复兴旧制。汉明帝时,诏有司采《周官》、《礼记》、《尚书》诸篇旧制,确立服饰制度。冕广七寸,长一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裹,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十二旒;衣绣日、月、星辰等十二章;

下玄上。冕服在汉时用于春祭、祀岁首及天地等。冕冠的变化是汉与周制的最大不同,而玄衣裳制则被完全保留了下来。

魏晋南北朝各代帝王虽对冕服之制都有增删之举,但所用祭服与东汉的制式相差不大。时至北周,周武帝实行汉化政策,大力推行中国古代的周礼之制,因此北周的服色制度多根据周礼而定。其将天子六冕增加至十二冕,为苍冕、青冕、朱冕、黄冕、素冕、元冕、象冕、山冕、鸟冕、衮冕,这十冕再加上公侯以下服用的方冕、火冕和三公的祀冕、藻冕等,北周的冕服不止十二。这种制度的混乱还体现在十二纹章和冕旒的使用上。天子十二章,公侯以下有九、八、七、六、五、四、三等六种等级依次递减,至宣帝(579年)时,冕旒被增加至24旒,冕旒前后总共为48旒。

隋代行汉魏旧制,恢复了天子大裘冕制,配饰采用十二纹章之制。除此之外,在衮冕之制上增加了配饰。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恢复了秦汉章服制度。将冕服日、月、星辰三章中的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就成为历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

唐初因隋旧制,初无新意,显庆元年(656年),高宗采纳长孙无忌的建议废除了形制呆板的大裘冕(夏季行祭礼穿羊羔皮衣,不合时宜,且于皇帝身体无益),衮冕取而代之成为天子祭服中最隆重的祭礼之服。对衮冕的重视也影响了衮冕之后的其他四冕,在开元二十年(732年)重新制定的《开元新礼》中,关于冕服的名目和形制虽无大的变异,但……毳、……玄四冕只是徒有虚名,在实用中统统以衮冕代替。唐玄宗时中书令张说曾有恢复大裘冕的提议,因唐玄宗嫌大裘冕太过朴素而改用通天冠配十二章衣。后世多沿用唐制。

宋代崇尚礼制,在恢复古制的基础上,利用两宋发达的经济技术对冕服进行了很多细节上的修改。例如元元年(1086年)恢复大裘冕的制度,但以黑缯代替黑羔皮,使大裘冕冬夏皆可服用。在冕服所用材料上也更精致,配饰、花纹有所增加。

玄衣

裳中,下裳的颜色在历经时代变迁后有所变化,自东汉明帝以后冕服上衣的颜色已趋向绛紫,到南朝时期则以石青色为主,隋朝和唐朝前期恢复了黑色上衣,但唐中期以后冕服制度急剧衰落,上衣的颜色也一度混乱,到北宋时期帝冕主要为紫色和蓝色,而百官之冕则五花八门。周代至唐宋,凡有祭祀,天子、公卿、大夫皆穿冕服,但衣裳上章纹、冕上垂旒数目存有等级差别。到了元明时期,冕服成为帝王的专属。

辽、金、元三代均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原民族,所以这三代都对古制有减损。辽大抵依唐宋旧制,金代不循古制而重加修饰,元代冕服则仅限于天子及皇太子,其他群臣不设冕服之制。元代皇帝冕服有衮冕、衮龙服、裳、中单。衮冕,用漆纱制成,冕上覆……青表朱里。

的四周环绕云龙。冠口以珍珠萦绕。

的前后各有十二旒,

的左右系

纩二,冠的周围珠云龙网结,

上横天河带,左右至地。这实际上是参照了先秦的典章制度,对古代君王冕冠加以适当改造。衮龙服,是用青罗制成的,饰有日、月、星辰等图案。这和唐、宋衮服比较起来略有简化。裳,是用绯罗制成的,其状如裙,饰有纹绣,共16行,每行绣有藻、粉米等图形。中单,是祭服、朝服的内衣,以白纱制成,大红边饰。皇帝的衣料色彩鲜明,除了华丽的纳石失(波斯语的译音,即在纱、罗、绫上加金的织金锦),还有外来的细毛织物速失、紫貂、银貂、白狐、玄狐等皮毛。元代丝织多为缕金织物,这是这一时期衮服的最大特点。

明代是继辽、金、元几个少数民族封建政权之后建立的汉族政权,为重塑礼仪与民族自尊心,明朝建国以后十分重视整顿和恢复服饰制度,摒弃蒙元少数民族服制,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全面恢复了汉族服饰的特点。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多采自明代服饰。明代的章服衣冠更趋豪奢,织绣技艺迈向顶峰,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就下令沿用周、汉、唐时期的古服旧制,但又认为五冕之制太繁,除祭天地、宗庙、正旦、冬至、冬节、社稷、先农、册拜等服用衮冕之外,其他冕服皆废。明代的冕服只有天子、皇太子、亲王、郡王和世子服用,其他公侯大臣一律不用冕服。

满族是女真人的后裔,他们从明朝手中夺得天下。在入关以前其衣冠之制已具备。为了强化异族统治,清代帝王首先将衮服作了较大改变,传统的祭服制度只有十二章纹被保留下来,运用到皇帝的服装之中,其余已荡然无存。“峨冠博带”随之被“箭袖马褂”所取代。顺治九年(1652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具有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

清代只有皇帝在祭圜丘、祈谷、祈雨时才穿着衮服。衮服形为圆领、对襟、长与膝齐,至晚清时衣长有所增加,至膝下,平袖,袖与肘齐平。衮服的颜色为石青色,石青面,石青色扣鼻,五颗钻金的圆扣子。正面是织、绣的五爪金龙四团龙,前胸、后背、两肩各一条龙,左肩为日,右肩为月,团龙间以无色云,下有海水江牙。春秋时节为棉或夹,夏用纱,冬用裘。皇子祭祀时也穿衮服,只是在图案上减去两肩的日月纹,并且名称有所不同,叫“龙褂”。

1915年,袁世凯登基,袁氏着上赤下褚之衮龙袍,头带平天冠,诚惶诚恐地率同样身着汉服的文武百官于天坛行祭天大典。外国侵略者的东进,西方文化、习尚的不断渗透,使冕服这种象征帝王至尊的服饰也伴随着帝制的结束而淡出了历史舞台。

冕服之制,自周而大备,至袁世凯复辟失败终而退出历史舞台。在近4000年的兴衰史中,冕服显尽它形式上的华美与富贵,也彰显了深远的道德意义:规劝人君不尊大、不听谗、明是非、求大德,不计小过……所以,“经仰视俯察天地间万物之象择而用之”的冕服,承载的是中华文化中最厚重的内容。

朝服

朝服,又名“具服”,《新唐书·车服志》中说:“具服者,五品以上陪祭、朝飨、拜表大事之服也。亦曰朝服。”由此可知,朝服是官员在参加祭祀、宴享、朝贺、拜表等重要典礼时穿着的礼服。朝服虽然可代替祭服用于祭祀,但主要用途还在于朝会,是古代君臣百官的议政之礼服。在功能性、装饰性与文化传承的内涵等方面,朝服比衮服更能体现时代特色,抑或说,朝服在不同朝代的易转更替过程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元素,具有饱满的时代印记。

皮弁服

古代天子的朝服,冠以皮弁,故名。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周代已有朝服,《周礼·春官·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视朝,则皮弁服。”皮弁服应该就是最早的朝服(也是夏商周时期的公服)。清凤应韶《凤氏经说·皮弁服》言曰:“皮弁之用,天子视朝,诸侯告朔,聘礼主宾,皆服之。”这句话表明皮弁服作为最早的朝服,兼具礼服和公服之功能。

弁服与冕服在形制上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首服的不同,即弁服的首服为爵弁、皮弁、韦弁,而冕服为冕,且无章彩纹饰。弁是仅次于冕的礼冠。

弁冠形状似冕,但既无旒也无前低后高之势。弁亦有……在下有冠,作合手状。与冕不同的是它的无色彩区别,全部作雀头色(也称爵头色)。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张守节《史记正义》曰:“以鹿子皮为弁也。”这种皮弁的制法是将鹿皮分片,一头大一头小,小头缝合,大头敞口缝合。在等级的区分上,它也依照冕服的等级仪式,用所饰会缝和数以及饰色彩的多少标识戴弁人地位的高下。如天子为尊,理当级位最高,要用十二会缝,会上饰以五彩玉饰称“玉”(是指古代皮件缝合处的玉饰),也称“帽正”。据称天子之冠有12会,并缀以12……王公大臣依次递减,以分别等级贵贱。《周礼·夏官·弁帅》:“诸侯及孤卿大夫之冕、韦弁、皮弁、介……各以其等为之。”汉郑玄注:“皮弁,则侯伯綦饰七,子男綦饰五,玉亦二采;孤则綦饰四;命之卿綦饰三,再命之大夫綦饰二,玉亦二采。”

早期的皮弁服是用白色细布制成的素衣素裳,“皮弁之服,十五升白布衣,积素为裳也”。下裳打有襞积(褶皱)、腰部系大带,前身的下半身还要系以……《仪礼·士冠礼》:“皮弁,服素积,缁带,素……”缁带,是系于服外腰间的黑色丝织大带。

……即蔽于体前下身之饰的敝膝,亦称“芾”。《诗经·小雅·

菽》:“赤芾在股。”帝王脚上穿的礼鞋为白色,称“舄”(关于舄,在第七章将做详细论述)。

汉代,由于出现了专门的朝服,皮弁服逐渐成为专门的礼服,但形制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服色由白色衣裳改为缁衣素裳。《后汉书·与服志》:“执事者冠皮弁,衣缁麻衣,皂领袖,下素裳。所谓皮弁素积者也。”

隋唐时期,皮弁服制变化较大,皇帝弁服用绛衣素裳,附饰更加具体,礼鞋也改为黑色。朝臣的弁服只在文官公事时穿着,但颜色有所不同,一至五品“皆朱衣素裳”,“六品、七品绿衣”,“八品、九品青衣”,六品以下不得佩玉和绶。隋唐以后皮弁改用乌皮,上用乌纱蒙上,俗称“乌纱帽”,这种皮弁服一直沿用到明代。

明代的皮弁服基本依照唐制,上衣采用绛色的交领右衽大袖衣,衣服的领、袖、襟缘边均用本色为之;下裳则改为了红色,由前后身两部分组成,前后身自上而下打有数条襞积,用赤色的窄腰将前后两部分连为一体,并在裳两侧的上端设置了供穿系用的绦、带。蔽膝随裳色,本色缘边,不施章纹。目前除明代皮弁的实物外,尚未见有早期的实物。

明代以前的大部分朝代中,皮弁服是帝王贵族和品官的礼服;而在明代,它的使用规格被提高,规定只有皇帝、皇太子、亲王、亲王世子、郡王等皇家权位拥有者才有资格穿着。至此,皮弁服成了皇家专用的礼服。凡朔(初一)望(十五)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均服皮弁服。清代,这种礼服没有被满族统治者所采纳,皮弁就此消失在南明王朝的匆忙奔逃与短暂的朝祚之中。

同类推荐
  • 中国妇女生活风俗(中国风俗文化集萃)

    中国妇女生活风俗(中国风俗文化集萃)

    本书分为八部分,分别阐述了妇女的原始生活状态、进入妇女生活的历史误区、妇女婚前的生活规范、妇女婚姻缔结的礼俗等内容。
  • 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神奇的太极星象村

    俞源古村落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俞源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奇异的布局,罕见的古建筑群和精致的木雕、砖雕,以及一个个不解之谜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俞源古村落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貌、重要的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古韵氛围必将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中独具魅力的新市场。本书从神奇的太极星象村入手挖掘其古村落特有的魅力。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 《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海派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书先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海派文学的三个途径;再从文学主题、文化人格、小说叙事三个方面研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最后,海派文学的现代性被纳入研究视野,传统文化参与了海派文学现代性的建构。海派文学是一种确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之上的现代都市文学。与同类海派文学研究著作相比,本著作的特点是:著作首次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对海派文学做了系统研究,探究海派文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观点,得出了几个新的结论。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著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采用设问方式,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热门推荐
  • 诡泪

    诡泪

    少女李果因自己姐姐的离奇离世而考入亚丽学院,一件件离奇古怪的事,班主任的诡异……身穿黑色长袍行走在夜间的男子……诡异的纸团……这一切到底有何关联……
  • 英雄联盟之女神战队

    英雄联盟之女神战队

    陈洛穿越了,穿越到一个地球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电子竞技空前的发展,甚至彻底取代了足球,成为了世界第一运动,亚运会、奥运会,各种国际比赛中都出现了电子竞技项目!英雄联盟,作为国际公认的电子竞技唯一指定比赛项目,火爆程度难以相信。小到各地的网吧联赛,大到一年一度的欧亚杯,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在各种赛场上,都可以看到选手们专注的比赛,神奇的操作,引爆无数观众的火热!
  • 总裁速来接招

    总裁速来接招

    这个世界有一种定律,明明故事发展的好好的,偏偏一些人一些物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轨道——而他和她的故事就应验了这个定律,但不同的是他和她的结局却为这一个不完整的定律添上了华丽丽的一笔,让他们对人生有了不同的领悟。
  • 宫主夫人不像话

    宫主夫人不像话

    噢西巴~为嘛,为嘛姐玩个游戏都会翘辫子,失去意识前苏可乐翻了大大的白眼,靠之!某女看着眼前娇羞,一脸小媳妇低头对她说喜欢她时,妹妹啊,姐不是拉拉,姐可是喜欢美男的好不好……如果我早知是你,或许我就不会看向任何人。他说:“阿锦,我不知她是你,我知道你是喜欢我的”对不起,姐已经不需要了,某女很霸气。“女人,长的不错,跟本宫主回家好不好”某妖孽一脸风情万种,她能不从嘛……快点,把夫人找回来!某男阴沉着一张脸,看着手中的纸条:出门泡妞,勿念
  • 橘子班(阳光宝宝系列)

    橘子班(阳光宝宝系列)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发展是自然发展的过程。本书介绍了宝宝在20~24个月时,即2岁时的宝宝进入了语言组织的时期,需要一个有意识的语言学习环境,去刺激宝宝的语言中枢,丰富宝宝的语言信息,促进宝宝的思维发展。
  • 重生之全能者系统

    重生之全能者系统

    人前我是大明星,集编导演唱等于一体。人后我又是救世主,衣服一换我就要去拯救世界!当然了,我偶尔还有去搭救搭救其他空间中,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恭喜宿主获得【穿越卡】!”“娱乐商店应有尽有,诺!这个技能【有声有色】能让宿主你的演技更上一层楼!”“宿主受重伤了?不要紧,系统给您恢复,不要998,不要558。。。”“宿主嫌活得不够久?没问题!”“魔法传说类里的【蟠桃】一个就能增加500年寿命!”“对不起,您的积分和权限不足,无法购买!”陈天欲哭无泪。
  • 战天武道

    战天武道

    少年许铭,在漫漫的武道长路中,靠坚持,毅力和机缘,一步一步向着武道巅峰迈进.一路走过的却是血与火,汗与泪,伴随的是彷徨,无助,孤独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你是我的五月天

    你是我的五月天

    李可爱,可木子。两个青梅竹马的欢喜冤家注定了会纠缠一生。因为李可爱,注定爱可李(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