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赌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
有的人天生就有一种赌性,在关系重大命运的关头,他敢放手一搏,在这种情况下,前进一步就是荣华富贵,后退一步就是粉身碎骨,历史上不乏这样豪赌之人,像公开篡政的王莽,这些历史的赌徒们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豪赌,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博弈论中的概率原理,换句话说,他们以为篡政是一定会成功的,这是建立在他们自己的实力基础之上的。
960年,正月初一,周朝都城汴京城内。正当满朝文武大臣在朝堂之上向皇帝、皇太后符氏拜贺新春佳节之际,忽然传来一纸紧急军书,说是北方数万辽军正向镇、正二州进犯,请求朝廷速发大军救援。
此时的皇帝柴宗训是一个年方七岁的幼童,皇太后符氏是一位刚二十出头、入宫不足半年的年轻女子,何曾处理过这种军国大事?于是几名大臣一商量,便命赵匡胤率军前往迎击。
大军出发前,街头巷尾开始议论,并纷纷传说一句话,拥都点检为天子。
都点检实际上也就是全国军队的统领,是大臣中握有军权,最具实力的人物,而此时担任都点检的,正是赵匡胤。
大军在正月初三出发,刚出汴京城不远,一位以善观天象著称的军吏忽然指着天际说:“太阳下面又多出了一个太阳。”古人云:“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现在既然天有二日,那么,人世间也当有两位皇帝了。
当晚,大军驻扎在距汴京城四百余里的陈桥驿。将士们纷纷鼓噪:“皇上幼小,我们出生入死,打仗破敌,谁知道我们的功劳,不如拥戴都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说着手执兵器,拥入赵匡胤的大营,将一袭早已预备好了的御服黄袍,披到了赵匡胤身上。
于是,赵匡胤不再北征反而率师返回汴京,逼迫皇帝退位,可怜那孤儿寡母,哪里敢说半个不字,只好乖乖地让出帝位。
禅让大典于正月初四在崇元殿举行,那禅让的诏书,早由翰林学士陶谷拟好。于是,赵匡胤也不谦让,就这样成了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禅让”。
改朝换代是一件大事情,这是一场成王败寇的豪赌,正所谓“************,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在进行豪赌的时候,要一面做足官样文章,一面实施自己的计划,又是野心家,又是慈善家,很少有人会把已到手的权力让给他人,皇帝柴宗训和皇太后符氏让权也是迫于无奈,所谓的“禅让”只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罢了。
最终,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在这场政变中,赵匡胤依靠着自己的实力,玩弄各种手腕,利用各种信息渠道,美化自己的篡政之举。在这场博弈中,与其说是赵匡胤博弈手段高明,还不如说是赵匡胤与那对可怜的孤儿寡母本身就是一场实力不对称的对局,在强者与弱者的正面交锋之下,毫无疑问,强者会胜利。
【箴言】如果你和一个比你强的人一起共事,而且你的地位还比他高,那么你就要小心了,他随时可能把你取而代之。以博弈论的观点分析自己和对方的实力和处境,会帮你避免不测。
学会进退博弈降低失败的可能性
赌博不可取,但由赌博发展出的概率理论却可以供我们决策时使用。因为概率是一种科学工具,我们了解了概率的意义,怎么样把它应用到生活中来,怎样让它指导我们自己的生活呢?怎么样才可以增大自己成功的概率呢?
李开复博士在苹果电脑公司任职的时候,公司CEO史考利和他得到美国当时最红的早间电视节目“早安美国”的邀请,演示苹果公司新发明的语音识别系统。
上节目前,史考利问李博士:“开复,你对演示成功的把握有多大?”那时,李开复负责开发的语音识别系统刚刚搭建,碰到故障的可能性不小,因此李开复回答说:“大概90%吧。”
史考利说:“你能想办法让这个几率达到99%吗?”
李开复马上回答说:“可以!”
第二天,他们上了节目,一切都很成功,甚至公司的股票都因此涨了两美元。节目结束后,史考利对李开复说:“辛苦你了,你昨天一定改程序改到很晚吧?”这时李开复只好把真相告诉他:“其实,今天的系统和昨天的没有任何差别,你高估了我的编程和测试效率。”
史考利惊讶地说:“你不是答应我说成功率可以提高到99%吗?你该不是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上节目吧?”李开复说:“没错,成功率保证在99%以上——因为我带了两台电脑,而且把它们连接起来,如果一台出了问题,我们可以马上切换到另外一台。根据概率原理,一台电脑失败的可能性是10%,两台独立的机器都失败的可能性就是10%×10%:1%,成功率自然是99%了!”
毫无疑问,李开复能够在职场博弈中,大获成功,与他每次提高成功的概率不无关系。我们在平时的博弈中,要做多种准备,尽量降低失败的风险。多给自己一些机会,多尝试一些不同的方法,增加成功的概率。
在17世纪,法国有两个大数学家,一个叫做巴斯卡尔,一个叫做费马。
巴斯卡尔认识两个赌徒,有一天,这两个赌徒向他提了一个问题。他们说,他俩下赌金之后,约定谁先赢满5局,谁就获得全部赌金。赌了半天,A赢了4局,B赢了3局,时间很晚了,他们都不想再赌下去了。那么,这个钱应该怎么分?
是不是把钱分成7份,赢了4局的就拿4份,赢了3局的就拿3份?还是,因为最早说的是满5局,而谁也没达到,所以就一人分一半呢?
为了解决这个赌博问题和类似的难题,概率论就这样发展起来了。这朵自赌博中诞生的“邪恶之花”后来却成为统计学、遗传学、量子力学学科的基础,被广泛运用于科学、技术、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博弈中,为了作出正确的决策,很多时候都要用概率论来解决问题。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希望发生的结局一定不是100%出现或绝不出现,但如何分析其结果“可能发生的概率”或“可能不会发生的概率”,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如果该结果发生的概率小,在做之前一定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不要等到事情成功的概率达到100%时才去做,因为这时,即便做成了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就像前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在阐述“领导力”时指出:“当你自估的成功概率达到40%~70%,你就该去做这件事了。也许你会失败,但拖延或等待的代价往往更大。”
所以,做概率分析时,可以列出“最好的可能”和“最坏的打算”,以帮助自己综合考虑。
我们看到一个人成功了,更主要的背后因素应该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人真诚的态度。总之,做事成功的人往往也是做人成功的人,所以要使自己的人生获得成就,先要让自己做人成功的概率增大,也就是加强各方面优秀品质的锻炼。
【箴言】关键时候善权衡,才是成功之道。
“不赌为赢”才是博弈的至高境界
樊香子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凭着自己的打拼积累了亿万家产。2007年底开始迷上了赌博,一位姓陈的女子,将樊香子带进了专业的赌博公司。
一开始他们玩“二八杠”,后来又玩“斗牛”,基本上是输多赢少。在武进工业园的工厂里隐藏着一个赌档,每天有十几个人在赌,大多是老板、老总。那次,樊香子输了120多万。在武进鸣凰一家宾馆里,樊香子手气实在是背,一连输了600万,光“水钱”就有二十来万。在庙桥的一个赌档里,她输了400多万,“没钱上一把牌”。
“输了钱就想着翻本结果越输越多”。在赌档里,她还是输了300万,其中仅高利贷就借了100多万,“1万元月息是3000元的高利贷!”
赌得眼睛都发红了。2009年10月份在新北区富都宾馆的赌档里,几乎所有人都输光了现金。于是,大家就把中华香烟的外壳撕下,就在上面写数字,“10万”“20万”“50万”,就这么押上去。那一晚,她输了800多万。
一年前,她还是坐拥千万家产的阔气女老总;一年后,她输光全部积蓄和房产,价值千万的企业抵掉外还欠下四千万元赌债。
很多人都好逸恶劳,往往害怕苦干苦挣,希望不劳而获,赌博、彩票等这些快速赚钱的游戏就成了很多年轻人的选择。学了概率论之后,你就应该知道不要去赌博发财致富了。
博弈人生,是智者的人生;而博彩人生,则是赌徒的人生。靠10元港币起家,如今已是亿万富豪的澳门“赌王”何鸿燊在总结他毕生奋斗的人生经验时,出人意料地说:“不赌为赢。”
奇怪,赌王不赌,何以成为赢家?
想当初,赌王从香港抵达澳门时,身上仅有10元港币。但他并不是用这10元钱去赌彩撞大运,而是找了一家贸易公司落下脚跟。由于他吃苦耐劳,又善于动脑筋,很快就拉住了一批客户。股东看到他是个可用之才,便邀他入股成为合伙人。他慧眼识商机,用澳门的一些剩余物资如小汽船、发电机等运往内地,换取粮食运回港澳。当时港澳粮食奇缺,这一来一往,便获厚利。这种独具慧眼的易货贸易,为他以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赌王的真正机会,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承包澳门赌业的一家公司合约期满,有关方面登报公开招商。何鸿燊看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于是竭尽全力参与竞标,最终以高于对手仅8万元的微弱优势获得澳门赌业专营权。
拿到了赌业专营权,何鸿燊并未就此高枕无忧地坐收渔利,而是把赌业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他为了广招客源,投资建立来往港澳的现代化船队,同时又投资兴建直升机场和澳门机场,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他提出把旅游与赌业结合,以赌业为龙头,带动全澳门的交通、酒店、饮食和旅游全面发展。他一改过去赌场由江湖人士把持的局面,在赌场各级管理人员中,重用懂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才,使赌业由传统的带江湖色彩的行业逐渐向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企业迈进……
不赌为赢,正是他不靠侥幸中彩而靠实干与抓住机遇起家,正是他不靠吃赌混日子而把赌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正是他不靠江湖义气维系赌业而引入现代管理从而让赌业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一切,都是何鸿燊“不赌”的前提。博彩,则是系命运于股掌之中的押宝,成败于混沌懵懂之间;而博弈,是全局在胸的行棋,环环相扣与步步紧逼,最终达到决胜的顶点。
【箴言】不赌为赢,需要一种大的气魄和更高的能力,而不是瞎撞与碰运气的侥幸。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所有人买我的马或者租我的马,价格绝对便宜,并且你们可以随便挑选。霍布森的马圈很大,马匹很多,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癞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赖的。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只是一个低级的决策结果,其实质是小选择、假选择、形式主义的选择。
可以看出,这种选择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着有限的选择,无论你如何思考、评估与甄别,最终得到的还是一匹劣马。后来,管理学家西蒙把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霍布森选择是一个小选择,是一个假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