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匹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1300公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
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一定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根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男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这个故事对你是否有一些启发呢?根据成功者的经验,一个人无论处于何种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为之奋斗的方向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一个人如果没有奋斗的方向,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方向对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性。
人生旅途,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却不知目标所在,到头来竟然发现走错了路,但为时已晚。因此,有些人很忙碌,却不见得有意义。
在人生的竞技场上,无论一个多么优秀、素质多么好的人,如果没有确立一个鲜明的人生目标,也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许多人并不乏信心、能力、智力,只是没有确立目标或没有选准目标,所以没有收获成功。这道理很简单,正如一位百发百中的神射击手,如果他漫无目标地乱射,也无法在比赛中获胜。
成功就在一刹那
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庄子·齐物论》
【释义】昭文、师旷、惠子三位历史上成就卓著的音乐大师,音乐的造诣炉火纯青,已达“知几”的至高境界。这三位大师都是在其精神、身体、技能、艺术造诣达到最高境界的时候,牢牢把握住了成功,得以学有所成,万古流芳。
但是想想看,如果这三位上古的音乐家在年迈体弱、精神衰老之时才操琴习技,那么纵然有理想,也无法实现了。
一头驴在两垛青草之间徘徊,欲吃一垛青草时,却发现另一垛青草更嫩更富有营养,于是驴子来回奔波,没吃上一根青草,最后饿死了。驴子饿死,并不是因为它没有草吃,那些草足够它吃饱的,可是它确确实实饿死了,因为它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考虑到底该吃哪一垛草上了,而根本没有去吃。也正是由于它没有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取舍,才于最后被饿死。
很多人认为,人类比驴子聪明多了,绝对不会犯驴子一样的错误。其实像驴子一样犹豫不决的人还是有的,而且还是大有人在,只要我们真正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是不难发现的。有些人在该出手时不出手,结果只能使那些可宝贵的时间和机会,悄然而去不复返了。
机会是纷纭世事之中的许多复杂因子,在运行之间偶然凑成的一个有利于成功的空隙。这个空隙稍纵即逝,所以,要把握时机确实需要眼明手快地去“捕捉”,而不能坐在那里等待或因循拖延。徘徊观望是成功的大敌。许多人因为对已经来到面前的机会没有信心,而在犹豫之间,把它轻轻放过了。
九十年代末,国外品牌的纯平彩电开始登陆中国市场,带动了国内纯平彩电市场悄然启动。在国内彩电业价格战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纯平电视作为一项领先的显示技术正在为家电业带来新的利润空间。
商场如战场,兵贵神速。在很早就对纯平显示技术和市场发展进行了密切跟踪的基础上,海信敏锐地感觉到纯平彩电市场的启动时机已经到来,并迅速地做出反应。仅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将技术储备实现了产品化,并成功推向市场,成为国内彩电企业中首家成功推出纯平彩电的企业,使企业取得了高效益,在国内市场引起了轰动。在这场市场、利润的争夺战中,海信获得了全面的胜利。
1999年海信纯平彩电独占鳌头,当时业界流传着“纯平电视,海信半壁江山”的市场评价。
很多人都知道如果自己现在不运动、不改正不良嗜好、不注重均衡饮食,三年后身体状况一定会严重透支,可是,他们还是不愿改变自己现在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还是纵容自己的身体恶化。所以,人生的重点不在于事先是否知道结果,而在于当下做了什么,人生的方向总在一刹那就会发生改变。
机遇被操纵于万事万物之间,所谓“创造时机”,不过是在万千因子运行之间,努力加上自己的万分之一的力量,把“机会”的运行造成有利于自己的一刹那而已。
心无二用是最大的智慧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庄子·人间世》
【释义】推行大道是不宜掺杂的,杂乱了就会事绪繁多,事绪繁多就会心生扰乱,心生扰乱就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也就自身难保,更何况拯救国家。
庄子认为人需要有专注的精神,对自己所做的事业要注入全部的精力才会有所成就。
“夫道不欲杂”中提及的“道”不是形而上的道,而是人生的大原则。生于天地,立于人世,不管做哪一行,无论做任何事,都要精神专一,有始有终。修行之人想得自在,修成正果,须一门深入,方法毋杂。方法多了,智慧不及,不能融会贯通,反而一无所成。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全神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
苏格兰有一个孩子,他的智商很低,每个人见了他都会烦,包括他的父母。他整天整天地哭闹,喜欢拌成吓人的模样,整个身体不停地扭动,没有人能够让他停止下来。父母必须24小时照顾他,否则他会破坏家里的一切。他每天只睡三个小时,而且在这三个小时里,还会突然醒来。他的父亲几次想把他送到社会福利院,就是无法下定决心。
孩子6岁的时候,还说不好一句话,连背诵一个单词都十分困难,而且开始不愿见生人。医生诊断后告诉他父母,可怜的孩子,得了自闭症。
父亲只得求助于康复中心,遗憾的是那里的老师也无法管教他,他不停地在课堂上发出尖叫,让其他儿童惊吓不已。他的手在不断玩东西,一刻也不休息,连睡觉的时候也在运动。
老师说这样的孩子没救了,让他自生自灭吧。有一天,孩子发现了地上有一只水笔,就用它在地上画一道线。然后,他不停地玩着这只水笔,不断在地上画着线条,画了一整天。
第二天起来,他继续画。细心的老师发现了他画的线条,惊呼:“天哪,他竟然会画画!”
其实,这些线条并不是画,只是一个智障儿童能画出圆形、方形的线条让老师感到非常惊讶。
老师再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夺走他手中的东西,而是在地上铺上白纸,让他在纸上画;又给他不同颜色的水笔,让他尝试着用它们。
这个孩子就一直抓着他的水笔,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都在作画。他什么都不知道,他的世界里只有他和水笔。
十年后,他的画被人拿到了拍卖会上,结果意外地卖出了,而且被许多资深的画家看好。于是,他一举成名。他的名字叫理查·范辅乐,他的作品在欧洲和北美展出100多次,已卖出1000多幅,每幅的售价是2000美元。
有人感叹,这样一个白痴竟然能成为画家,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细节:理查·范辅乐的眼里没有其他的诱惑和干扰,只有他的水笔,即使在吃饭的时候都握着它。有几个正常人能做到这样?
画家专注于画板,音乐家专注于琴键,农夫专注于季节与大地。不管身处何种领域,当我们站在同样的起跑线,想要有一些使人侧目的成绩,专注便成了决定性的因素。斯蒂芬·茨威格曾说过:“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就在于专注,那是一种精力的高度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意志贯注于一件事情的本领。”一个人如果能有除了追求完整意志之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把自己完全沉浸于工作之中,那他就是一个天才,因为他比谁都更接近成功。
有些成功,不需要太强的实力,需要的仅仅是专注;有些失败,并非缺乏良好的时机,缺乏的往往是坚持。
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是一切有志者的追求。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往往并不平坦,影响成功的因素复杂多样。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对工作、事业专心致志、不懈努力,不受外界诱惑的干扰,扎扎实实地向着既定目标迈进,最终获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却耐不住寂寞,经不起诱惑,好高骛远、见异思迁,对工作、事业缺乏一种执著精神,结果一事无成。无数事实表明,专注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燃热忱的心灯
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
——《庄子·齐物论》
【释义】他们将心思存留心底就好像盟约誓言坚守不渝,那就是说持守胸臆坐待胜机。
庄子认为默默无语地专注、以极大的热忱使精神达到高度集中,成功制胜的机会就会增多。
生活中往往有一种感动,是来自工作中一种忘我的境界。成功的艺术大师,往往具有那种除了追求完美的意志之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成功的人一定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这就是成功的秘诀——对工作的热忱。
IBM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说:“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录用的员工都是一些对工作充满热忱的人,他们一旦投入工作,所有工作中的难题也就不能称之为难题了,因为这种热忱激发了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钻研的细胞。另外,他周围的同事也会受到他的感染,从而产生出对工作的热忱。”
小张是一家软件公司的业务主管,公司现在的生意非常好,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对待自己的工作都充满了热忱和骄傲。
以前却不是这种状况。那时候,公司里的员工们都已经厌倦了自己的工作,许多人已经做好写辞职报告的准备了。但是,小张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他在任何时候对工作都充满了热忱,并且这种精神状态还感染了公司的其他员工,燃起了他们胸中对待工作的热情火焰。
每天,小张第一个来到公司,并微笑着与每一个同事打招呼。开始工作时,他便容光焕发,好像生活又焕然一新。在工作的过程中,他调动自己和同事身上的潜力,开发新的工作方法。在他的影响下,公司的员工也都早来晚走,斗志昂扬,即使有时候肚子饿了,也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正因为小张经常保持这种激情四射的工作状态,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被经理提拔为业务主管。
在小张的带动和感染下,员工们也一个个充满了热忱和活力,公司的赢利也不断上升。
对工作充满热忱就能够产生强大的动力,不仅可以使自己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带动周围的人更好地完成工作。这种员工是任何一个公司都迫切需要的。
巴尔扎克曾经这样赞誉热忱:“热忱是普遍的人性。没有了热忱,便没有宗教、历史、浪漫和艺术。”热忱一旦充于心胸,人便会有百倍于身体的力量投入到人生的演出中。它可以使最愚蠢的人变得聪明起来。正如泰尔戈所说:“热忱,是鼓满船帆的风。风有时会把船帆吹断,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所以,如果你想掌控好人生这条船,就要懂得享受热忱的海风,点燃起热忱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