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800000006

第6章 清净:心净则佛土净 (2)

这时,有个人看到这样的情形,就对佛陀说:“你虽贵为婆罗门,是净饭王的太子,却在得到布施后,撒了一个大谎。用这样不净的食物布施,竟可得到如此的果报,怎么可能呢?”待此人语毕,佛陀伸出他又长又宽的舌头,覆盖过脸直到发际。接着就问:“如果你看过经典的话,有这样舌头的人,你想他会说谎吗?”这个人回答:“根据经典记载,舌头可以盖过鼻子的人,所说的话就不会有错。何况是能长到发际,则此人的话,绝对无所怀疑。但是,我仍然无法理解,就凭这么一点儿布施,为何能获得如此大的果报?”

佛陀接着问:“你可看过世间有什么稀有罕见的情形?”那人答:“有啊!我曾经在路上亲眼目睹一棵大树,居然能遮蔽住五百辆车队,那树荫大得简直没有尽处。这可说是稀有难得的吧!”佛陀说:“这棵树的种子有多大呢?”那人回答:“大概就只有一般种子的三分之一大而已。”佛陀即说:“谁会相信你说的话呢?那样宽大的树木,竟然是由如此微小的种子所孕育出来的。”那人紧张地反驳说:“是真的呀!我没有撒谎骗人,因为那是我亲眼所见的。”

佛陀告诉这个人:“刚才的情形不也是这样吗?那位充满信心布施的老佣人,最后得到大福报,这和你遇到的情形不是一样吗?即使树的种子如此微小,却有极大的果报。更何况,如来已证到最圆满的果位,福田是如此丰盈,这样的事不是不可能的。”这个人听了当下豁然开朗,赶紧顶礼佛陀,忏悔自己的愚痴过失。佛陀欢喜地接受此人的忏悔,并慈悲地为他开示法要,由于一心听法的缘故,此人即证得初果罗汉。证果的他欢喜地举起双手,向大家呼喊道:“各位,甘露的门大开了。为何大家不赶快出来啊?”

城里的居民纷纷缴纳了五百钱税金后,蜂拥至佛前,表示欢迎与供养,并异口同声地说:“若能得到甘露法语,那五百钱又算得了什么!”

当所有的居民全都出来供养佛陀后,那道命令显然也就无效了。后来,城主也忏悔自己的过失,和大众一起皈依佛陀,同获清净的信心。

清净之心就是一粒小小的种子,虽然外表看来微不足道,但其中却蕴涵着最伟大的力量,凭借这种力量,人能够实现非常大的提升。

弦外有音

在紧张忙碌的日子里,拿出许多小小的空闲为自己净心,片刻的净心会带来片刻的安宁,无数个片刻积累起来,人就获得了一份悠然自得的心情,整个身心也能达到和谐的状态,从片刻安宁到身心和谐,这又何尝不是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

读罢佛陀故事,也许人们还不能对佛法有深刻的体会,但是当你重新走入社会时,就会忽然发现,自己的心已清净了许多许多,周围的一切已明澈了许多许多,生活已充实了许多许多。

正心诚意,敬钟如佛

智慧点金石

如果人的心中没有如来佛祖,那么即使学佛一万年,也无法领会其中的奥妙。所以,学佛法,首先要正心。心正了,思想不再扭曲;身正了,行为不再偏颇;身心都正了,语言不再苦涩,人就不会有偏离正道的危险。

正心的人眼里只看到一种事物,看山时,山是佛祖,看水时,水是佛祖,看钟时,钟亦是佛祖。

普通人如果也能达到这种境界,做事也会更容易成功。

故事苑:曲径通幽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沉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听到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竖起心耳聆听,待钟声一停,忍不住召唤侍者,询问道:“早晨司钟的人是谁?”

侍者回答道:“是一个新来参学的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就让侍者将这沙弥叫来,问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司钟呢?”

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要这么问他,他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道:“不见得吧?你在打钟时,心里一定念着些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正心诚意的人,才会发出的声音。”

沙弥想了又想,然后说道:“报告禅师!其实也没有刻意念着,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时,家师时常告诫我,打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用入定的禅心和礼拜之心来司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地提醒道:“往后处理事务时,不可以忘记,都要保有今天早上司钟的禅心。”

这位沙弥从童年起就养成了恭谨的习惯,不但司钟时如此,做任何事,动任何念,一直记着剃度师和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司钟的禅心,他就是后来的森田悟由禅师。

奕尚禅师不但识人,而且还从钟声里听出了一个人的品德,这也由于自己是有禅心的人。谚云:“有志没志,就看烧火扫地。”森田沙弥虽小,连司钟时都晓得敬钟如佛的禅心,可见其长大之后成为禅师是一种必然。

弦外有音

现代人都很聪明,并尤其爱玩小聪明,他们大都视虔诚为痴傻或缺心眼儿。因此,看不起老实人,把老实人视为低能;他们更期望以最小的投入去攫取最大的利润,而不具有倾注一切心血、集中全部精神的虔敬心。这种心态本身就是不正不敬的,无论修佛还是求成,都难以实现目标。

而虔诚的人,却能凭借虔敬带来的韧性和智慧,创造数不清的辉煌,这对于那些崇尚机巧的所谓“聪明人”,真是一种有力的嘲讽。

物无净秽,心有净秽

智慧点金石

一位居士说:心与佛土,非为二事,因山河大地,尽是心中一点微尘。更应知此心非指身中之心脏,乃指无形之心性。此心性自多劫以来,为一切烦恼,密密染污,所以不净,故有种种之污秽现相。如水腐孑孓生,木腐菌霉生,水木不腐,方是好水好木,自无出孑孓菌霉,心断烦恼,便是净心,自无污秽现相。

确实如此,人心就是一副有色眼镜,心是什么颜色,眼中看到的东西是什么颜色,物体本身都只是大千世界中的自然存在,因为人的心不净,所以才会对外在事物作出所谓净与秽的评断。

故事苑:曲径通幽

如果在一个人的心里,看待各种事物时还有净秽的分别,那么此人必定没有真正的觉悟。

文道是个云水僧,因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故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说道:“末学文道,素仰禅师的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

因时已晚,慧薰禅师就说:“日暮了,就此一宿吧!”

第二天,文道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已起身,并已将粥煮好了,用餐时,洞中并没有多余的碗可给文道用餐,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盛粥给文道。文道踌躇得不知是否要接时,慧薰禅师说:“你无道心,非真正为法而来,你以净秽和僧爱的忘情处世,如何能得道呢?”

善恶、是非、得失、净秽,这是从分别心所认识的世界,真正的道,不思善、不思恶、不在净、不在秽,文道的憎爱之念,拒受之情,当然要被慧薰禅师斥为无道心了。

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她的衣服很肮脏,市民都讨厌她,见到她,总是掩着鼻子走过。佛陀叫她来听佛法,鼓励她精进,城内的人不赞成,跑来责问道:“佛陀啊!你常说清洁的话,教人做清净的事,为什么要和肮脏的女人谈话呢?难道你不觉得讨厌吗?”佛陀严肃地看了他一眼,回答说:“这妇人保持城市清洁,对社会贡献极大,而且她谦卑、勤劳,做事负责,为什么讨厌她呢?”这时,那妇人洗过澡,换了衣服,容光焕发,出来和大家见面。佛陀继续说:“你们外表虽然清洁,但是骄傲、无礼,心灵污秽。要知道:她外表的肮脏容易洗净,你们内心的肮脏才难以改善呀!”城内的人知道错了,再也不敢讥笑别人。

就像只有心灵美才能成为真正的美人一样,只有心灵的洁净才算是真正的洁净。

弦外有音

杨绛先生有一篇散文叫做《洗澡》,文中的内容很特别,她说的洗澡不是沐浴,而是给心灵洗澡,也就是净化和荡涤身心,与佛家所讲的净心有异曲同工之处。

生活在现代文明之中的人,心灵都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物质的尘垢,洗去心灵的尘垢,就能够以一种轻松快乐的心态去直面现实的人生。

其实,对于俗世中的人来说,净心并不玄妙,它实际上就是生命的一种积极、快乐、简单的状态。

只要注重加强自身的心灵建设,持续不断地净化心灵,人们就一定能够得到单纯而简约的幸福。

扫地,扫心地

智慧点金石

人的心灵变化是无限的,从肮脏的心灵产生出肮脏的世界,从纯洁的心灵中产生出清净世界,这正是“心净则佛土净”的含义。

佛陀所创造的世界,是脱离了烦恼的清净世界,所以他解脱了一切烦恼。

因而,学佛在自心,成佛在净心。佛教的一切法门,主要是使人明白自心,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主要是使人清净自心。

故事苑:曲径通幽

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到了一个叫逝多林的地方,他看见地上不是很干净,于是立即自己拿起扫帚,准备清扫。这时,佛祖的弟子舍利子大目犍和大迦叶阿难陀等都闻讯赶了过来,看到佛祖亲自扫地,于是大家都纷纷效仿佛祖,一起扫地。扫完后,佛祖和众弟子便一起来到了食堂,坐了下来。这时,佛祖说道:“其实,扫地有至少五种好处,一是可以让自己的心更加清净,二是可以让他人的心更加清净,三是可以方便大家,四是可以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五是培养一种美好的品德。”

对于普通人来说,扫地是一件枯燥劳累之事,但对有心人来说,扫地也是一种修行的方式。

一座县城里,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其再抽枝发芽,可也不见其衰老。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可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路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石上镌着字,字迹大都磨损,老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着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根据老和尚遗留的度牒记载推算,他享年137岁。

据说,军阀孙传芳的部队中有一位将军在这小城扎营时,突然起意要放下屠刀,恳求老和尚收他为佛门弟子。这位将军丢下他的兵丁,拿着扫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后扫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一首偈:

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

世上无处不净地。

同类推荐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圣严法师开示心理减压秘法)

    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如信仰,道德观,注重物质忽略精神生活和心灵修养的种种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什么才是真的幸福等。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热门推荐
  • 歌醒

    歌醒

    一个个诡异歌谣发生,诡异的歌声在玲笑哈哈哈。。。。。。
  • 校园初心

    校园初心

    青春期的我们,都还很懵懂,都不懂事,也许还是天真的,但是我们都已经在属于自己的青春生活中添上了一笔一画
  • 天尊娱乐系统

    天尊娱乐系统

    意外得到了天尊娱乐系统!意外的重生了!再次回到娱乐圈,便能够一番风顺吗?拥有还是失去,林桓走向巨星的道路后面,是否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幕呢?且看林桓如何玩转陆娱、韩娱、美娱(系统有风险,使用需谨慎!!!)
  • 我是山贼我怕谁

    我是山贼我怕谁

    云小见说,我是要成为山贼王的男人。卓一刀说,我是要成为天下第一刀客的男人。金换换说,我是要成为天下第一富豪的男人。还有他们,他们一起在这个山贼横行的世界,上演一出热血的传奇!
  • 寻道求心

    寻道求心

    一个世俗帝国,本应是强盛不衰的,可一场莫名的洪雨改变了一切。一个青衣少年,本应是毫无名号的,可一驾奔驰的马车改变了一切。从五百年前开始的布局,天地之棋将何去何从?从五百年前开始的异变,人妖魔鬼将何去何从?从五百年前开始的杀戮,一切的背后是谁在笑。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天骄折腰为哪番?天降神石破人权。
  • 星空除魔师

    星空除魔师

    人类被黑暗袭击被迫提前走出星球,千年的战争让人类获得了主导的地位。但时间就如同无情的枷锁,兴盛光环下的腐朽已经弥漫开来。来至数千年前的齐风对于种族的仇恨没有过多的概念,却卷入黑暗的袭击,成为了除魔人。面对着无关善与恶的种族冲突,他该如何选择呢?
  • 血之哀忆

    血之哀忆

    冒险的初章,巨大艾尔碎片被盗,在命运中摇曳的魔奇村庄,谁能看见曙光?艾德遗迹,百万年前最强科技再现!魔与魔的对决!丧失记忆的少年来到贝斯马,谁才是真正的敌人?谁是你心中逝去的女孩?
  • 孙悟空战胜如来佛了

    孙悟空战胜如来佛了

    内容提要:斗战胜佛经如来允许娶了树女却没有生育,悟空又大闹三界五行。牛魔王的养父让菩提祖师等退法。八戒出了个主意却让唐、沙、猪等有了姻缘。连观音也被一个牛童降服……文中还有许多内涵呢……
  • 鬼说事

    鬼说事

    鬼偶尔也会讲一讲自己生前的事给你听,你.........愿意听吗?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