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看到鸽子的危难情况,挺身而出,把鸽子放在怀里保护着。老鹰吃不到鸽子,很是不满,责问修行者说:“我已经好几天没吃的了,再得不到吃的就会饿死。修行人不是以平等视众生吗?现在你救了它的命,却会害了我的命啊!”
修行者道:“你说得也有道理,为了表示公平起见,鸽子身上的肉有多重,你就在我身上叼多少肉吃吧!”
天帝使用法力使放在天平秤上的修行者的肉总是比鸽子肉轻。修行者还是忍痛割下自己的肉,直到割光全身的肉,两边重量还是无法相等。修行者只好舍身爬上天平秤以求均等。
天帝看到修行者的舍身,老鹰、鸽子都全部变回了原形。天帝问修行者:“当你发现自己的肉已割尽,重量还是不相等时,你是否有丝毫的悔意或怨恨之心呢?”
修行者答道:“行菩萨道者应有难行难修、人溺己溺的精神,为了救度众生的疾苦,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怎会有后悔怨恨之心呢?”
天帝被他的慈悲心及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又使用法力使他恢复了原来的健康。
在释迦牟尼佛的眼里,人世间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珍惜和热爱的,更是都需要我们去善待的。
一个真正成佛的人,不是无情的人,相反,却是用情最深的人,这种情就是大慈大悲的济世之情。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割耳救难”的故事:
唐代的智舜禅师一直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他走累了,在山上的树林下打坐歇息。突然,一只野鸡仓皇地向他飞来,浑身血迹斑斑,翅膀上带着一支箭。
随即,一个猎人气喘吁吁地追赶过来,野鸡受伤逃到智舜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那位猎人向智舜禅师索讨野鸡:“大师,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
智舜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说:“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
猎人不同意,反驳道:“我又不是和尚,才不讲什么生不生的。你要知道,我们一家老小好久没有吃肉了,那只野鸡可以当我们的一盘美味哩!”
猎人坚持要得到那只野鸡,智舜禅师最后没有办法,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两只耳朵割下来,送给固执的猎人,说道:“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分量虽然少了点,味道应该不错。你就拿回去尝一尝吧!”
猎人惊呆了,猎人的心被智舜禅师的慈爱行为所感化,终于觉悟到打猎杀生乃最残忍之事。于是,他放下了屠刀,走到智舜禅师面前,表示愿意追随智舜禅师,接受教诲。
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行正是禅师慈悲的具体表现。禅者,不是逃避社会,远离人群,禅者的积极舍己救人的力行,从智舜禅师的割耳救雉,可见一斑。
智舜禅师为了救一只野鸡,甘愿舍弃自己的双耳,这是何等的慈悲。其实,这正是佛教的真谛。
弦外有音
中国民间敬仰的观音全名乃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释迦牟尼佛本身也就是慈悲的化身。佛本多情的种子,不过,佛的情感不是痴迷的、世俗的,而是真正的大悲心与大爱心的结合体。真正的大悲心,没有悲心的痕迹,只是理所当然而行为,大爱心亦是如此。在佛做来是极平常的事,我们看来却惊天地、泣鬼神,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未能理解佛家之慈悲的真谛。
其实,现实人生,我们也不必像佛家一样动辄为慈悲舍弃肉身,但是怀着一颗平等爱人之心,与周围的人们友善、和睦地相处,无论对于他人还是我们自己的人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关爱每一个卑微的生命
智慧点金石
《圣经》记载,当诺亚按耶和华神地吩咐造方舟时,耶和华对他说:“凡有血肉的动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当面临天灾人祸的时候,人和动物之间还会有怎样的区别?自然之魂在上界看到的不是万贯家产和高官厚禄,而只是蕴涵着灵性的有血肉的相同的生命而已。人所感受到的痛苦动物也能感受到。即使人类作为高级的生命形式有支配管理其他动物的权力,但绝没有任意虐杀和捕食的权力。”
世间许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在佛家看来,众生不是光指人,人不过是众生的一种,一切的动物、植物,乃至细菌微生物都是众生,都是佛家关爱的对象。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一次,弘一法师到弟子丰子恺家,丰子恺请他坐藤椅。他把藤椅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丰子恺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丰子恺就问为何这样谨小慎微。
弘一法师温和而自然地回答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
即使是一只毫不起眼的小蚂蚁,在佛家眼中那也是一条生命,它与我们人类的生命是一样的,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也应该享有生命的权利和尊严。像弘一大师一样对小虫子,甚至草根都怜惜爱护的,还有曹源寺的一位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十九岁时就上了曹源寺,拜仪山和尚为师,刚开始时,只被派去替和尚们烧水洗澡。
有一次,师父洗澡嫌水太热,便让他去提一桶冷水来冲凉一下。他便去提了凉水来,把热水调凉了,他先把部分热水泼在地上,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泼在地上。
师父便骂他:“你这么冒冒失失的,地下有多少蝼蚁、草根,这么烫的水下去,会坏掉多少性命。而剩下的凉水,用来浇灌,可活草、树。你若无慈悲之心,出家又为了什么呢?”
他于是开悟了,并以“滴水”为号,所谓“曹源一滴水”的故事。曹源既是曹源寺,也是曹溪的源头,这正是真禅的源头,即后来六祖慧能修过的曹溪。
佛法对人是十分讲究慈悲的,甚至延及所有生灵,即使再小再卑微!释迦牟尼佛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
佛法中不杀生、众生平等的观念、教义都极为深刻地体现了佛法对宇宙间生命的尊重与关怀。的确,一个生命,无论其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关爱生命并不仅仅是去关怀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命,还要去关怀这世间一切具有生命的生物,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蚂蚁,一株还没有发芽的小草。
弦外有音
世间的生命原本是没有任何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的,每一个生命都有着它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并且我们在关爱其他的生命的同时,其实也是对我们自身生命的关怀与尊重。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只有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你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因此,任何一个生命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血肉相连,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怀的。拥有这样大慈大悲的心肠的人,他能够给人带来何其多的温暖啊!
常存悯物之心
智慧点金石
在佛法的世界里,世间万物都是拥有生命的,所谓大千世界一花一草皆有佛性,大自然原本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一草一木皆为生命。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存在即为合理,即使我们人类成为自然界的最高生命体,但我们依然不能去主宰大自然,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也要依赖大自然而生存。
千万不要认为没有生命的事物就不值得去悲悯和珍惜,一个人如何对待生命以外的东西直接关系到他如何对待生命本身。因此,悯物之心的第一步便是学会去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在这一方面,弘一法师可以堪称是一大典范。
故事苑:曲径通幽
弘一法师是近代中国得道的高僧,他的前半生在俗,一身正气凛然,生命可谓灿烂辉煌。他自号“二一老人”以自谦自勉,这“二一”取意古诗“一事无成人渐老”以及吴梅村的诗“一钱不值何消说”。
他的后半生出家为僧,修行境界清疏阔达,看破红尘,放下万缘,六根清净,一切归于平淡,专心学道;淡泊明志,甘守枯寂,过着一种苦行僧式的清苦生活。
1924年,兵荒马乱的时代,他修道于宁波七塔寺。他的挚友夏丏尊邀他到白马湖小住。他所带的铺盖只是一床破席,衲衣为枕;洗脸的毛巾虽破旧但洁白。夏先生要替他换掉这些所携之物,但弘一婉言坚拒。
他平淡地说:“还可以用,好好的,不必换了。”
夏先生带来的饭菜,咸了些。他又微笑着说:“这样蛮好的,咸有咸的滋味嘛!”
夏先生说:“你在这里安心住好了,每天我会差人送饭来的。”
“不必了,出家人化缘是本分。”弘一法师还是婉拒。
“那么,下雨天就让人送饭来吧!”夏先生还是请求说。
“不用了,我到你家去好了,下雨天也不要紧,我有木屐可走潮地,这可是我的法宝呢!”
后来,夏丏尊先生说到弘一法师,总是赞叹不已:“在他心目中,凡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宝,很是珍惜。小旅店、大统舱、破席子、旧毛巾,白菜也好,萝卜也好,走路也好,木屐也好,他都觉得好得不得了。人家说,这太苦了,他却说这是一种享受,真正的享乐!”
的确,弘一法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真正懂得并且做到了悯物的人,他对任何一件事物都珍惜至极,并且时刻怀抱着一种博大的悲天悯物的情怀。
弦外有音
悯物的本质一方面是珍惜,而另一方面则是对自由的一种尊重。万事万物在自然界原本都是应该享有自由的。
因此,常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我们从来都是与我们周围的事物和自然融于一体的,对它们进行关怀,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身。
菩提心源于对众生的爱
智慧点金石
世人常说,佛有菩提心。所谓“菩提心”呢?《庄严论》中说道:“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悲心。”佛陀的一切功德都是来自于大悲心的。当悲心的力量越强时,为了众生我必须承担一切的责任感及清净欲乐就会越强烈;当这种责任感越强烈的时候,所带来的这种菩提心的力量就会越坚定,越牢固。所以菩提心的根源来自于对众生的爱心、悲心以及不忍众生遭受痛苦的悲悯之心,即由慈、悲这两种心而产生的。
故事苑:曲径通幽
佛经中有一个故事:
远古时,有一片大森林忽然起火,大量树木被烧着,不少动物的家园被毁,它们四散逃窜。
林中有一只雉鸟,挺身而出,它拼尽自己微薄之力欲熄灭这场大火。它飞向远处的河,跳入水中,把自己的羽毛湿透了,再飞入森林救火。
如此往返,飞来飞去,不以为苦。但毕竟杯水车薪,于事无补,但它还是坚持这样做,竭力想救灭大火。
这时,帝释天见它这么不辞劳苦,便问道:“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雉鸟答道:“我只想救这场大火,好让森林中的动物都能得到安身之处而已!森林是动物赖以为生的。我虽然身体小,但还是有力量的,尽管这力量很微弱,但还算是一分之力。既然还有力量,为什么不尽力扑救呢?”
天帝于是又问:“你的力量这么微弱,肯定是扑不灭这场大火的,那你打算干到什么时候?”雉鸟答道:“我一直这样飞来飞去,取水救火,一直到我飞不动了,死了,才会停止。”
对于这种不计功利、价值、得失,毅然跃入火坑的傻劲,就是一种源于大悲心的菩提心。
雉鸟就是这样的一只拥有菩提心的鸟,它对他人的爱已经远远地胜过了对于自身的爱,它用它那仅有的一颗菩提心拯救着他人,而这其中所彰显出来的善良足以让我们感动。
阿那律是一位精进的修道者。他专心诵读经文,时常通宵不睡觉。因为过度疲劳,所以眼睛瞎了。他虽然伤心,却不颓丧,反而更勤奋学习。有一天,他的衣服破了一个洞,便自己动手缝补。后来线脱了,他又看不见,十分狼狈。佛陀知道阿那律的困难,便来到他的房中,替他取线穿针。
“是谁替我穿针呢?”阿那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