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16800000010

第10章 会议效应

以前最不爱参加会议了,不是偷偷看小说,就是看报纸,现在有了手机,有时翻弄翻弄手机,反正觉得会议时间好长,很煎熬,像小时候看大戏:长胡子老生怎么总是唱不完,有时睡一觉醒来,老生还在唱。领导讲话也是如此,回过神来听会时,领导仍然孜孜不倦地在讲:“刚才我讲的是第一个大问题的第一个小问题。”

后来调到科研机构,可以参加省外的理论研讨会。这种会议往往开半天会就可以考察好几天。要想参加这种会,就多多发表文章,以便以文入会,以文交友。回来时,收获也颇多,一大堆理论材料,一大堆名片、联系电话。专家说,一次这样的会议,会使自己的人力资源丰富很多,“朋友遍天下”。

随着工作的变动,参加这种会议机会少了,参加政府工作会议多了。工作会议大多是上级召开不能缺席的会议,缺席就是对此项工作不重视,回来后还要召开落实此会议精神的会议。有时像跑龙套一样要开五六个工作会议,这使我忽然想起了华威先生,我觉得我就是现实中华威先生的化身。

还参加一种会议,那就是部门负责人会议太多,协调不过来,或有些会议不重要,领导就决定让我去替开,说我爱学习,反正领导座位不能空着。于是我每天提着包忙于各个会场,这成了我工作的一大部分,由此我也认识了各部门很多领导,混了个脸熟。我从事以文字为生的工作,我就专心听各种领导及先进个人发言。不同领导讲话的风格不一样,于是我给领导写讲话稿或我自己讲话时,也能吸纳各种领导的风格,高瞻远瞩又不失文采,领导也夸我材料写得好。我想大部分工作如果是重要的,前面发言者都表态发言了,领导讲话时一般都是“以上观点我完全同意”,或者说“前面的同志做了很好的发言,我完全赞同,下面再强调(讲)两点(三点)意见”。领导不会讲五点或六点意见的,但一个意见里又包括三点,讲下来就是六点,但从文体格式上看,简明扼要,逻辑严密。一般领导还非常善于总结和高度概括,会说“对于这个工作,我们要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提高四种能力……建设一支队伍……”,不是“三要三不要”的工作作风,就是“一二三上台阶”的工作思路。有时候开会回来,按上级领导要求,一定要向一把手汇报,抓好落实。再开落实会时又会围绕上级领导的“三要三不要”……“一二三上台阶”等工作思路,再强调三点。下面部门再召开部门会议,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再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又强调三点,一般都不会强调五点或六点。

好多工作就是这样,从文件到文件,从会议到会议,高度贯彻,集中落实。但到了最基层时,其实就是具体一件事,其他数字工作的思路都用不上。比如环境卫生,就是多些人、多些扫帚就会把路扫干净。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讨教治痒秘方的故事:层层剥开秘方的纸团,就是一个“挠”字。

上级部门经常讲,要精简会议,压缩文件,但会议还是很多很多,一些领导讲话越长说明对此项工作越重视,但“浪费别人时间,就等于图财害命”,有些会议上讲的无用的话,要比看无用的书更伤害人,耽误人。

有一次参加一个会时,一位领导重点讲了几点,剩下内容让大家自己阅读,与会的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样的形式不用说大家喜欢。

季羡林老先生说过,人在无奈的情况下是能够想出办法的。从前读过马雅可夫斯基的《开会谜》和张天翼的《华威先生》,觉得异常可笑,岂料自己也成了那一类人物。有不少会,讲话空话废话居多,传递的信息量却不大,态度欠端,话风不正,哼哼哈哈,不知所云,又佐之以“这个”、“那个”,间之以“唵”、“啊”,白白浪费精力,效果却很少。在这种时候,我往往只用一个耳朵或半个耳朵去听,就能兜住发言的全部信息量,而把剩下的一个耳朵或一个半耳朵全部关闭,把精力集中到脑海里,构思文章。积之既久,养成“恶”习,只要在会场一坐,一闻会味,心花怒放,奇思妙想,联翩飞来,“天才火花”,闪烁不停。在鼓掌声中,文思如万斛泉涌,一篇短文即可写成,还耽误不了鼓掌。倘多日不开会,则脑海活动似将停止,“江郎”仿佛“才尽”,此时反而期望开会了。

我想起区内好些领导作家,一本书一本书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我照着去做,开会时我坐在第一排,写着,想着,领导夸我开会最认真。

同类推荐
  • 羊的样子

    羊的样子

    本书收选有“火车”、“萨如拉”、“记忆”、“美丽的哈瓦那”、“月伦小友”、“蜜色黄昏”等散文。
  • 红唇与领带

    红唇与领带

    本书系台湾当代知名作家、东海大学教授周芬伶的散文自选集。作者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动,亦有精细的修饰,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读起来有忧伤,有畅快,有愉悦,有悲戚,有坚韧……
  • 宝玉记

    宝玉记

    《宝玉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正如梁瑞郴在《序》中所指,“它基本上从《红楼梦》原著中剥离开来,但又不完全游离于《红楼梦》之外,在小说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变得刚强健朗,泼辣颇具心机的薛宝钗变得温驯随和,贾宝玉也一变而不再懦弱。”犹显特色的是,《宝玉记》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都给了他们非悲剧的人生,给了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与高鹗续作的结局大相径庭。《宝玉记》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且富有武侠、魔幻色彩,可读性极强,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谭仲池在给郭雅洁的信中,赞扬《宝玉记》是作者“笔耕的果实,是在秋天收获的,应当珍惜”。
  • 国家荣誉

    国家荣誉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揭开东突恐怖主义组织神秘面纱,再现新疆公安民警反恐斗争的长篇小说。
  • 无桨自帆

    无桨自帆

    常言道“世事难料”,渐趋式微的古体诗词,近一时期却大有风行当道之势。且不论老一辈众多爱好者,单就网络上的中青年,越来越多的群体涌入诗词天地,便是中华古典诗词这一国之“雅器”极具顽强生命力的明证。同时,令人感佩的是,诗词创作者与古代士大夫作诗心态几乎无异,往往劳者自歌,非以文章谋稻粱,吟诗填词只为余暇之雅兴。故诗人或抒发情感,或关乎民生,盖出于知识分子自觉良知与社会责任也。
热门推荐
  • 但愿来世不识君

    但愿来世不识君

    以前有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因为共同的朋友去世而相识,久了产生了爱情,却没走到最后,是不是久了,相爱的心就会变?是不是久了,彼此的包容心,就会减少?是不是久了,对彼此的信任也没最初的真实了呢?人总会变,是越变越离谱还是越变越靠谱呢?
  • 重生之大文学家

    重生之大文学家

    这个世界有点不对劲儿!这个世界不太完整!我所带来的,就是这个世界的缺失的部分。
  • 未了时光

    未了时光

    爱情,终究不是人生的全部。对一个人,从喜欢到爱,再到最后的烙进生命。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最终我们成了彼此之间的亲人。到底什么是爱?踏上了这条路,你就再没有了退路。不要怕,继续走吧!一个人,也可以更好地活着。没有人可以永远陪着你,谁又会真的成为永恒。未了的时光,记忆里的你……
  • 那天,遇见了你

    那天,遇见了你

    那天,遇见了你,从此我的生活被以旧换新了。崭新的生活中,我回望着陈旧的记忆。陈旧的我,与崭新的你,相遇在那里,是命中注定,还是……不,我们一定会在一起,即使世界崩坏,永远,不放弃,爱你。
  • 三天读懂金融学

    三天读懂金融学

    本书以简洁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呈现了金融学复杂而清晰的世界版图,兼顾了“快速学习”和“深入了解”两个方面。书中提供了活生生的行业数据,并以统计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让人无须分析对比,就能迅速掌握金融行业的真实情况。
  • 神洲大世界

    神洲大世界

    居然还可以这样子!机甲套机甲再套机甲。不知道里面还有机甲没有?都三重变身了,最少都还有一个真身再里面。是否世界发展的太快,剑仙都开始玩机甲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是一通炮弹打过去,打不死你,也能消耗你一点能量。
  • 都市之重生修巫

    都市之重生修巫

    和师父一起穿越到巫族大陆的项乾,十年后却独自回到地球。一路走来,收获亲情、友情、爱情……这是一个十九岁少年的成长故事……
  • 戏江湖之大神

    戏江湖之大神

    江湖,是一个以武为尊的地方在这里没有能力者,只求生存能力不足者,想求富贵拥有本事者,坐拥荣华还有一种人只凭心情做事,那就是………………
  • 鹿晗之倾城皇妃

    鹿晗之倾城皇妃

    鹿晗和女主温馨的小故事。此文为原创,如有雷同我抄袭。
  • 永恒古界

    永恒古界

    少年时的封修竹哭着对老天爷说:“我真的只想做个普通人,你为什么要这么玩我?”大梁国边境有一座孤城,城中有一平凡少年。像普通百姓一样,少年也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挣钱买地、娶妻生子,安安静静的度过一生。然天不遂人愿,一次次的偶然、意外、灾难,逼迫着他不得不走上了虚无缥缈的道路,从此世界为他展开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