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得力文具基于价值网驱动的全方位营销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发展成为文具行业的“单打冠军”,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文具企业借鉴。
一、全方位营销战略必须建立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基础上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炼过程是愿景和行动实现统一的过程,通过将资源、能力与愿景的要求、行业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竞争环境分析的结果,是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制订的依据,也是行动计划制订和实施的主要基础(闫颉,2007)。
因此,为了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最大的竞争优势,企业在制订全方位营销战略时,必须与核心竞争力相融合,以确保全方位营销战略行动计划的结果也具有竞争优势。
二、全方位营销战略应该有效促进价值活动的联结互动
得力文具基于价值网的全方位营销战略是一个有机整合的系统,包括内部的组织机构、员工和外部的供应商、经销商、终端店与用户,并通过供应链将公司的关键工作过程与外部资源相链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保证从输入到输出及整合系统的一致性。得力全方位营销系统的设计聚焦于核心竞争力,因此能够有效协调内部关键工作过程和必要的外部资源,为顾客开发、生产、交付产品和服务,以使组织能获得市场上的成功。这些决策包含核心能力的保护和投资,包含决定什么应当在组织外部采购或生产,以使企业在市场上高效可持续。
因此,其他企业在借鉴得力文具的全方位营销新范式时,必须构建相关角色(客户、企业和协力厂商)与“以价值为基础”的活动(价值探索、价值实现和价值传递)之间的联结和互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价值探索。价值探索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如何才能找出新的价值机会,以开辟市场。价值机会存在于市场之中,并会在各市场之间浮现与流动。在新经济时代,由于价值是由企业、消费者、协力厂商和各相关团体推动的,所以为进行价值探索,企业必须了解客户的认知空间、评估企业的能力空间、掌握协力厂商的资源空间。
第二,价值创造。为了充分利用探索出来的价值机会,企业必须拥有价值创造的技能。为此,企业的营销人员必须以客户认知空间的变化为基础,创造客户的利益;以企业的能力空间为基础,重新安排企业的营运范围;以协力厂商的资源空间为基础,扩大业务伙伴的阵容,并选择、管理企业的合作伙伴。
第三,价值传递。价值网驱动的全方位营销还包括传递企业价值,这就需要企业在其基础架构和能力上进行大量的投资。为此,要进行客户关系管理、内部资源管理和企业合伙关系管理(周全,2010)。
三、基于价值网驱动的全方位营销战略必须构建四大竞争性平台
价值探索、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需要一定的平台。因此,企业基于价值网驱动的全方位营销战略需要构建四大竞争性平台。主要包括:
第一,产品或服务平台。产品或服务平台的构建是全方位营销纬度中整合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户的认知空间、企业的能力空间、客户利益和企业的营运范围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面对众多的机会,应精心推出差异化的市场潜在产品或服务。
第二,企业架构平台。企业架构平台的构建是企业的能力空间、协力厂商的资源空间、企业的营运范围以及企业的合作伙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里,企业应设计营运模式,以管理特定的价值流。
第三,营销活动平台。营销活动平台的构建是客户利益、企业的营运范围、客户关系管理以及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相互作用的结果。新经济条件下的营销活动在管理上发生了一些新变化,销售渠道数目大增,网站传播的信息更多,传播的面更广,成本更低,还能做到互动;价格管理也将发生变化。因此,采用全方位营销模式的企业必须构建营销活动平台,以拓展营销渠道,实现品牌核心价值。
第四,营运体系平台。营运体系平台的构建是企业的营运范围、企业的合作伙伴、企业的内部资源管理和企业合伙关系管理相互作用的结果。设计该平台所涉及的关键因素有新产品上市时间、企业对客户的反应速度和营运体系的形态。一是企业必须加快新产品推出上市的时间;二是企业必须简化“从接单到交货”的过程;三是企业要选择营运体系的形态。
四、企业必须及时评价与改进全方位营销工作系统
得力非常注重工作系统的评价、改进,工作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输入输出(inputoutput)过程,随着顾客、市场、供应链的变化以及内部员工的需求变化,工作系统会随之改变。得力的工作系统设计是与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公司核心竞争力紧密相连的,公司定期收集分析各种信息,采取一系列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外部或内部的信息发生变化,工作系统会紧跟变化,确保工作系统与公司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因此,其他企业在采取全方位营销战略过程中,需要随时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将涉及的能使企业增值并对组织的成功具有直接贡献的过程识别为关键工作过程(包括市场与销售、设计开发、采购、规模化制造、仓储物流、客户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财务管理),并通过供应链将企业的关键工作过程与外部资源相链接,及时优化营销工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