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拙著《西风东渐——中国改革开放史》。但因病此书只写至解放以前,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未能包括在内,心中不安。后来病情好转便奋发,继续撰写新中国成立后至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以求完整。这样,历时三年,至今才告完成,甚幸。
“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在思想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两大原则被确认,彻底改正了过去以“阶级斗争为历史发展动力”的错误观点。从而旧有中国通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必须重写。然而更重要的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而且还不能排除在整个中国历史之外。因为这个理论体系与中国历史一脉相承,从历史上可以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依据及其形成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中华民族古来就是按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自己的特点,创造历史,走一条与西方社会发展相异的道路。因此外国经验未必适用于中国,不能照搬硬套。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这个文化宝库中,儒家治国的宝贵经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够我们应用借鉴。因此,本书古代部分以科学文化为主体,记述了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和强大兴盛的国力,借以唤起世人注意:中国近代国家的衰弱屈辱是暂时的,由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所致。当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业已复兴,国家繁荣富强,并正在步武古代,以期独步天下,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作为“新编中国通史”,并非哗众取宠、高傲自矜,有其一定新意:
第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纲,记述古代的科技成就和发明创造,摒弃宫廷夺权、朝代更迭、农民起义及其他与生产力发展关系不大的政治事件等。
第二,把中国杰出的传统文化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世界领先的地位。不仅详述历代文化的具体内容,还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的两次中西文化大交流。更有新意的是记述了中国文化给世界的影响,这是一般通史中少见的,也是鲜为人知的。
第三,强调文化兴衰与国力强弱、民族存亡成正比例。正因为中华民族(以汉族为骨干)不是生物学上的种族群和政治学上的政治群,而是文化学上的文化群,有坚韧的文化纽带紧紧牵连着,团结在一起,虽几经民族存亡关头,仍屹立不动。
第四,对历史评价实事求是,不受个人好恶左右而作出不公正的贬褒,如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政变、辛亥革命等的记述。
第五,为表明中国现代改革开放是承前启后的伟大工程,特地记述了古代改革开放,即北宋王安石的变法和明隆庆(1567—1573)张居正的改革开放。可见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并非一夜之间偶然想出来的,有其历史渊源。
第六,本书现实意义重大。当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举世瞩目,令人震惊。它改变了世界格局,“西方历史中心论”和“西方文化中心论”已成为过去,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正在形成。中国复兴全靠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成功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可以说改革开放是扭转乾坤和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壮丽事业,本书最后一章以二十节分别论之。此项当然也是旧有通史未曾涉及的新意吧。
最后笔者觉得,这部意义如此重大的著作竟由一名民间史学家来完成,似乎不太相称,深感惶恐。然而官方研究迄今未见同类著作出版,权且抛砖引玉,领教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