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01100000006

第6章 大顺十策利弊现,崇祯自缢发遮面

第八回大顺十策利弊现,崇祯自缢发遮面

朝见议政

朝阳还未升起,嘹亮的鸡鸣声划破天际,昔日辉煌的紫禁城已然易主,文武百官手执笏板按照胜朝的作息准备觐见新的君主。

随着一声朝见礼钟的响起,等候多时的群臣正了正身往九五高台看去……依稀间一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着一绣有“飞龙击水”淡蓝色绸袍站在中间,前侧一鸿胪寺侍员用嘹亮的嗓音道,“朝见礼起,群臣叩拜!”

高台之下,平场之上的群臣一齐行稽首叩礼,语乎“吾皇万岁!”

随之李自成俯视群臣道,“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孤世代良民,本受恩泽,却因朱氏王朝,昏庸无道,污吏横行,贪官肆虐,苛捐杂税,严刑酷法,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孤遂揭竿而起,率仁义之师,为天下之民以求生路,鏖战百场,身负三十二伤,体无完肤,时至今朝已有十六载矣!建国之艰辛难以言表,望诸臣以为念,同舟共济,兢兢业业,助孤成万世之功!若孤所思所言有不妥之处,望诸臣知无不言,尽情陈奏!”

大顺丞相天佑阁大学士文臣之首牛金星率先启奏:“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今君上承天命、顺民意,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四方仰德,万众归心。臣等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助君上安邦治国,以保社稷万世流芳!”

群臣附和再稽首叩道,“臣等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助君上安邦治国,以保社稷万世流芳……”

“诸爱卿之心,孤昭明矣!而今旧都幽州(李自成定都长安,欲改燕京为幽州)局势未定,众爱卿当各司其职、操劳挂念,待孤登极之日另行封赏!”李自成于高台之上道。

群臣齐声复稽首叩道,“臣等当肝脑涂地以卫社稷!”

鸿胪寺侍员高声喧道,“朝见礼毕,百官诸臣,有事即奏,无事退朝。君上口谕:‘汝侯刘宗敏、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副军师李岩、泽候田见秀、蕲候谷英、豪侯李过(李锦)、磁候刘芳亮、义侯张鼐、光山伯刘体纯、太平伯吴汝义等,以及六政府(同六部)尚书、侍郎留下御前议论新政!’”

“众爱卿不必拘束,畅言畅谈!”李自成于武英殿内看了一眼跟随他多年的兄弟,目光落在众人最前面的刘宗敏身上,‘捷轩你是群臣之首,你先说!”

“君上,臣大字不识一个,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还是问丞相、军师的好!”刘宗敏虽然鲁莽但是仍然知道君臣之礼。

“也是,聚明你有何见解?”李自成遂问丞相牛金星道。

“君上,目下首要便是寻得崇祯下落……”

“这件事孤早已差遣补之办理,只是……补之?”李自成知道崇祯的下落比什么事情都重要,崇祯的生死与否更关系江山社稷,于是便转问李过。

“君上,臣办事不力,据太监宫女报十八日夜里崇祯挥剑刺死昭仁公主、砍断长平公主左臂后不知所踪,而今周皇后、袁妃皆已自尽,太子、二王、长平公主虽然寻得但终不知崇祯下落……”李过唯恐李自成怪罪特意将所有线索说出。

“哎……何苦!拙孤旨意:‘长平公主于周府调理,待痊愈后可与胜朝驸马周世显成婚’”,李自成不禁悲叹道,“燕京虽大但即若大海捞针也要找到崇祯,补之多劳费神操持。聚明继续论政!”

“嗨,君上,昨日臣与军师、六政府大臣商议初拟十策:第一:严肃军纪,整顿士容,公告《安民令》稳定民心;第二……”

“慢……君上臣无意打断还请恕罪!”李岩出列揖手道。

“林泉可有别的想法?”李自成道。

“君上,臣以为仅《安民令》不足以稳定民心,还需《军纪令》约束军士。城破之后捷轩下属营马两士卒抢夺商铺绸缎,然则仅受二十军棍不了了之,想我大顺军一向军纪严整,从未有过此等行径。臣以为不该开此先河,顾有辱大顺军形象之人应当磔杀以手足钉于门前示众以儆效尤!”李岩狠戾地说道。

“林泉所言极是,臣另附议:凡士卒犯法伍长连坐,伍长犯法什长连坐……依次如实,不能因为‘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啊!”军师宋献策出列附议道。

“好,此等恶行必须除却,不可放纵!”李自成深知平民百姓的疾苦,激动之余起身叫好道,“安定民心此等大事就由军师和林泉负责、月燚从助,凡触犯者可先斩后奏。”

“臣领旨”宋献策和李岩叩首道。

牛金星斜看了刘宗敏一眼,俗话说“打狗也得看主人”,毕竟是刘宗敏营里的士卒,刘宗敏露出脸上几分不悦,牛金星对李岩打断自己更是不甚满意,便接着说,“第二,布告《纳贤令》,甄别招录胜朝遗臣,清理朝堂,昭明吏治;第三,拙新任官吏,接管地方,以固社稷;第四:拙军南下招抚,疏通漕运准备南征(袁宗第负责南下事宜);第五:推行均田制解决土地问题;第六:追赃助饷……

“君上……”李岩再次打断丞相牛金星的话。

“噢?林泉还有何事?”李自成看了较为尴尬的牛金星一眼缓了缓气问道。

“追赃助饷……”

不等李岩说完李自成知道在西京(长安、西安,古代唯有都城方可称京)李岩、宋献策和顾君恩等一些温良改革派和稳重持进派便对追赃助饷这一“基本国策”有意见,略显不悦道,“孤本以为燕京乃首善之都更闻传言国库充盈,不料胜朝国库仅黄金十七万两、白银十三万两,而今帝国霸业蒸蒸日上仅凭这点银两如何支撑运作?然‘三年免征’赋税政策在先,唯有追赃助饷可解经济运作之患。林泉放心,孤会让捷轩全权负责。”

“只是……君上,旧都官僚不下三千之数,如此……”

“林泉多虑了,你若不放心孤可以让补之协助捷轩!”李自成直接打断李岩的话说道。

李岩旁侧的军师宋献策悄悄地拉了拉李岩的衣角,李岩知道宋献策的意思便没有再争议。

“第七:尽数驱逐阉宦,废厂卫;第八:筹措登极之礼;第九召见降臣、耆老、名士;第十:燕京改制幽州方策。如有异议补充,望请诸公尽情陈策!”牛金星合卷而立揖手道。

“好!聚明劳心了,筹措登极一事便由你负责,安民一事由军师、林泉处理,设比响镇抚司,由捷轩、补之主持办理追赃助饷一事,其余事则由六政府以及众大臣酌情甄办,如有异议众爱卿尽可畅言!”李自成虽驿卒出身未曾读过多少书籍,然而十六年起义生涯使得他不得不饱读诗书,以便应对各种事宜。

“君上,臣有异议!”李岩收了收笏板挺身而出道。

“林泉尽可自言。”

“君上,幽州改制一事不可操之过急,燕京旧都历经元明近四百年政治根基稳重,官民之心不似其他城池,需循序渐进将政治中心转移西京,可由百官慢慢处理,亦可效仿明朝以建留都之用。臣斗胆建议改制一事先不公诸于民,可由百官内部知晓待时机成熟方可布告天下……”李岩本来打算瞒着百官和民众暗中进行改制待时机成熟在公布于众,然而方才朝见之礼上李自成已经将燕京称之为幽州,李岩心知此事操之过急,容易引起民心骚乱,毕竟燕京不是其他普通的都城,便诚惶诚恐地回道。

“临泉所言不无道理,孤准矣!”李自成也明白方才自己操之过急将改制一事提早纰漏,但错便是错直接承认担当不失为王者之风。

“君上圣明!”李岩收笏归列道。

“众爱卿还有和异议?尽可陈述!”

“臣等暂无异议!”百官相互面谑齐声回道。

“如此,众爱卿当各司其职,朝议暂闭!”

“臣等遵旨……”群臣稽首退朝……

乾清议事

“皇父……皇父……”李双喜不顾侍卫的阻拦,直接闯入金銮殿内……

“燚儿……何事如此无礼?”李自成于龙椅之上看着匆忙而来的李双喜,并斜眼看了殿内牛金星、宋献策、李岩三人道。

“儿臣一时心急乱了礼数,请皇父恕儿臣无礼……”李双喜心知殿内重臣议事自己不该如此鲁莽,李自成虽然不介意但是在大臣面前如此便是有损皇威之举。

“罢了!有何重要之事?”李自成也挥手一语带过。

“皇父,崇祯找到了……”李双喜倍显悦色道。

“今在何处?现况如何?”李自成一时高兴从龙椅之上起身问道。

“今在煤山,已上吊自缢!”

“噢?”李自成显露出几分惊讶之色。

“方才补之差遣侍卫告知儿臣,补之已经重兵把守北上门封锁煤山,乞问皇父如何处置后事。”李双喜补充道。

“聚明、献策、林泉何意?”李自成眉头微锁道。

“胜朝君王驾崩均着皇服以梓宫(皇帝所用棺木)放置于乾清宫供群臣哭丧,但崇祯乃亡(和谐)国之君,不宜以帝之礼葬之。宜行葬王之礼时其着朝服以上等棺木选一宫殿停放供群臣祭奠,如此亦不失君上厚德之心!”丞相牛金星深明礼数道法,知晓历朝历代对亡(和谐)国之君几乎没有以帝之礼埋葬,更有新朝把上朝之君抛尸弃骨者,以王之礼是最为合适不仅显现君上仁慈宽厚,而且不与当今君上犯冲。

“好!依聚明所言,只是改停尸何处如何抉择?”

“臣听闻煤山正对方为寿皇殿,崇祯既然自缢煤山依照道家阴阳之礼那寿皇殿是最佳选择,而且寿皇殿是旧弃之殿,停柩于此不超帝之礼,亦不失王之礼!”军师宋献策颔首道。

“献策所言极是!”

“君上,丞相与军师所言十分妥当,微臣还有一建议不知当言与否?”李岩稽首道。

“林泉不必多礼,但说无妨!”

“微臣以为可差遣工政府临时搭建一灵棚于东华门(亦称“鬼门”,古代明朝君上梓宫由此门进出),供胜朝太子、永、定二王、旧臣前去哭临,君上亦可遣僧道录司僧人、道士前往诵经超度亡灵,待寿皇殿打扫完毕在行换灵之举,七日之后,送往明思陵与皇后周氏、田妃等一起合葬,此举彰显君上对胜朝仁厚之意,宽心之德。”李岩欠身道。

“好……这事就由聚明与礼政府、工政府共同办理,现在诸位与孤一起前去煤山查看崇祯尸体。”李自成十分高兴但是正所谓“不见活人,必见死尸”唯有亲眼看到尸体心里才能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

“臣遵旨!”丞相牛金星稽首领命道。

“儿臣为皇父引路……”李双喜亦是十分高兴道。

“君上,方才所议之事……”李岩打断了李双喜言辞道。

“林泉,先于孤一起查看崇祯尸体。”崇祯的生死乃是头等大事,所有事情在这件事前终是微不足道,唯有亲眼看到李自成才能安心。

“君上,崇祯已死可以稍许查看,然而山海关吴三桂之事亦是重要至极,不可拖延,望君上明断啊!”李岩不顾礼仪稽首挡住李自成去路进言道。

“君上,林泉所言不无道理。”军师宋献策附议道。

李自成负手而立凝眉看着跪着的李岩思索着……

“皇父,军师、副军师所言极是!”李双喜毅然决然稽首附议道,旁边的丞相牛金星本不愿违背李自成的意愿但看着身旁的三人也稽首道,“吴三桂之事迫在眉睫,君上可稍缓去煤山之行!”

李自成环手回道龙椅之上,面露几分愤懑之色,直问李岩道:“林泉就吴三桂有何看法?”

“君上,昔日崇祯封伯爵于吴三桂,吴三桂弃宁远之地携百姓五十万之众奉诏勤王。然则吴三桂之父吴襄、以及其母、亲戚众人等皆在燕京,臣以为可由其父书信一封,遣钦差许诺高官厚禄招降之(很多人说大顺不重视招降吴三桂此说法是有误的,早在三月十五日大顺抵达居庸关唐通投降之时便打算有唐通招降吴三桂,但并未实行)。”李岩胸有成竹道。

“招降?何人堪当此重任?”李自成再次问道。

“臣尚未想到……”李岩直言明说道。

“皇父,儿臣知晓一人可担此重任!”李双喜道。

“噢?燚儿推荐何人?”李自成面露悦色,十分高兴义子李双喜终于能够为父分担。

“儿臣举荐胜朝宣化总兵唐通,此人昔日乃洪承畴援锦八总兵之一,与吴三桂乃有患难之交,而且他资历老于吴三桂,如若作为劝降钦差定能胜任。”李双喜信心满满道。

“臣以为不妥,臣亦知晓唐通,深知此人一介武夫、鲁莽之辈也,不可将重任交付于他!”李岩直言反对道。

李自成斜了李岩一眼,心中不是滋味,即若反对也不应这般直白,置他父子二人面子于何地?

“臣以为公子所言不无道理,唐通当为最佳人选!”军师宋献策打断眼前的僵局道。

“噢?军师有何高见?”李自成十分高兴地问道。

“唐通虽然鲁莽,但纵观朝堂上下唯有他一人与吴三桂关系最好,臣以为军师可以再遣一文官与他同行,文武搭档、有张有弛,较为适宜!”宋献策回道。

李自成面带笑容道:“献策以为何人可同行?”

“张若麒,此人学识渊博与吴三桂关系也是不错。”宋献策再次回道。

“臣另议奏请,一策:可允唐通张若麒二人领数十余护卫携招降书许以其父子封侯之礼重金之赏的诺言以招降,未携带兵甲以显招降之诚意,若降则如虎添翼,若不降则不损不失;二策:可允重臣候将一名率唐通张若麒领重兵携重金封侯之礼招降吴三桂,若降则万事皆休驻守山海关以防北虏,若不降亦可以优势兵力迅速聚歼之以防不测。”李岩附议补充道。

“吴三桂兵甲几何?”李自成并未急于准予李岩奏请询问道。

“吴三桂奉诏归京,号称五十万臣以为虚夸其言。据探马回报吴三桂率领辽东明军约四万人及八(和谐)九万关外民众进关屯于滦县、昌黎、乐亭、开平一带,与山海关总兵高第(读者请注意,山海关总兵是高第,吴三桂是辽东总兵,不要混淆)汇合,高第下辖兵员约一万人众,合计不亚于五万之兵,且辽东明军(在此未用关宁铁骑,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关宁铁骑的名称纯属后来之人捏造)素善战勇猛,望君上慎待之!”李岩嗨然立首言道。

“林泉谬矣,思我大顺永昌(大顺年号)之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区区辽东之贼岂会惧哉?”汝候刘宗敏内心不甚满意自己这般老将拼死拼活到如今才得以封侯,为何吴三桂父子可以轻而易举受赏封侯?言语中透漏着几分不屑之意大笑言道。

“捷轩勇武,弟泉不如也。然则兵法有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此番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当属上上之策也,一侯爵虚名何足挂齿?况乎辽东明军久战沙场非前番庸碌之辈不可比不可较量,且东进王师合胜朝降兵不足十万之数(大顺总兵力很可观,然则东进兵力太少也是造成大顺败山海关的原因之一后续分析),若战辽东明军足矣,若鞑虏明军俱在恐不利于大顺王师,此番事宜还望君上思量计较!

“诸卿家以为如何?”李自成询问道。

“臣以为可由唐通张若麒率唐通本部兵马八千,携白银四万两许以父子封侯之礼招降之。若成则万事皆休据山海关以守,不成则据地以守火速传京以防态势剧变……”军事宋献策回禀道。

“臣异议,臣仍奉原议二策以为招降,若携带兵马必须超五万之数,且由候将亲领,以威逼纳降;反之当不携带任何兵甲诚心招降!”未待宋献策说完李岩继续坚持原议二策反驳道。

“林泉莫虚惊也,八千骑足矣,若不降兄长当亲领兵甲灭之。”刘宗敏带着几分“关心”之意,轻拍了下李岩肩膀道。

“是也,是也!林泉多虑也!况乎五万兵甲粮草行军之费不是笔小数目,八千骑即可办成的事何须五万哉?劳民伤财之举耳!”牛金星居文官便以政事反驳道。

“臣等军师之策可行!”一众候将莫不附议宋献策的提议,细细想来如今功成名就到了享乐时候谁愿意重拾刀剑拼命沙场?说不定一个意外便命丧黄泉了……

“好!即若此番议讨,招降一事由献策、林泉、燚儿负责办理……”李自成起身走下台阶道,“现与孤一起去煤山……”

“君上,臣还有一事。”李岩再次打断道。

“林泉还有何事?”李自成不耐烦地问道。

“吴三桂之亲戚臣已经派重兵看守保护,然而其父吴襄却因追赃助饷还在捷轩部中,臣前去讨要可捷轩以君上之命驳回!”李岩道。

“噢?孤会速传口谕遣放此人!”李自成传令道,“来人,传孤口谕令汝侯将吴三桂之父吴襄送回吴府好生照顾!”

“君上,臣以为追赃助饷一事……”李岩极不情愿地再次提及追赃助饷。

“林泉勿复再言,此事孤会留意,汝当放心!”李自成不想再听李岩说及追赃助饷一事挥袖制止道,“与孤一起前去煤山……”

煤山帝崩树“枯”白(雪)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公元1644年3月19日夜甲申之变(阴历)历经276年的大明帝国随着第16位皇帝第17朝天子崇祯煤山自缢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适时:苍天飘雪、春风东旋以示哀悼;血月当空、繁星眨眼以表悲怆;万树枯白、落叶伏地以悌萧凉;河溪凝冰、露水聚霜以送帝崩;万鸟啼血、千臣嚎哭以鸣国殇;天之异象、地之非禀以敬中华三千年历史中唯一一位“以身死社稷”的君王,其行之悲,其状之惨无以言表,唯静心以思之矣……

“补之,汝即封锁煤山何来如此多旧臣知晓?”李自成立于马上沿路看着无数臣民哭拜于煤山脚下,重兵把守的北上门已经被轰塌,李过带着兵马围成一道连城阻挡着山下哭泣的臣民……

“臣……臣亦不知晓……”李过心生畏惧恐怕李自成怪罪,大行稽首礼道。

“哼……引路!”李自成倍显愤懑又不愿怪罪李过只好转言推开眼前之事……

“君上,这便是崇祯尸首……”李过指着地上两具尸体中披黑金丝布的一具说道。

“那旁边一具是?”

“回禀君上,据内官辨认乃是胜朝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李过回道。

“噢?想不到最后殉葬崇祯的人竟是一阉人,此人比得山下之臣强百倍千倍,跪哭之辈想必都是作样作假之徒,如若真是忠心何不以死明志?”李自成走到王承恩尸体旁边说道,“传孤口谕:‘胜朝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忠心可鉴,七日后随崇祯同入明思陵厚葬!”

“君上圣明!”李自成周围的群臣附和道。

“孤曾命遇即崇祯善待之,为何将其头发散乱覆面?”李自成十分愤怒地责问道。

“臣等万万不敢行此等之事,君上请看!”李过指着崇祯衣襟上面的字道。

李自成俯身,情不自禁地读出:“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李自成一声长笑,“哈哈……想不到汝自缢之时还能想到你的臣民,汝之臣民亦是孤之臣民,这点孤替汝完成!”李自成轻轻掀开衣袖另一边掩盖文字道:“百官俱赴东宫行在!”李自成亦是有了几分悲伤之意,轻声叹息道:“唉……‘墙倒众人推,树倒猕猴散’,汝可知百官又有几人能够遵汝之意?大厦倾颓蝇蝇蛇鼠之辈尽皆投首,蛐蛐蛆蚁之徒纷纷窜向……”此时此刻李自成内心极其复杂,不知是悲伤还是高兴,挥手哀叹道:“众卿避极,月燚附留……”

“燚儿,休责为父叨扰之词。为君之道需善于辨明,贵在权衡。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水至浊亦无鱼也’,不分忠奸善恶,不分对错与否,任何臣子都是一颗颗棋子谁若越过那条鸿线当弃则弃,当诛则诛,即若忠肝义胆之辈也应眉头不皱地斩杀,此等忠诚实乃愚忠,不分局势、不解圣听,当死当诛!反之奸佞宵小之徒识大体,若未逾越鸿线,当赏亦不吝惜矣!然而即若看透一切行将起来斗智斗勇劳神费力,稍有疏忽便自毁鸿线。如今秦豫文武派系纷争,其中权衡之道你可看透?天下未立派系便起,为父甚是头疼欲裂,燚儿当为父分忧啊!”李自成负手唏嘘远眺天穹,定目凝神一番叹言道……

“皇父,儿臣谨记于心……”张鼐稽首瞩目回道。

二人久久立于煤山山顶不愿离去,清晨黑幕之下泛起了星星点点的鱼肚白,微红的朝阳缓缓升起随着时光的流逝转至金灿灿的烈日,又慢慢沦为血煞的殷红落日,最后又变为黑漆漆的夜幕。由黑至白,又白至黑的一天,宛如一幅人生之画演绎着“日月合息、一阴一阳”的人生哲理……

正史资料:

公元1644年明清顺西局势分析(仅大顺)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然而个人以为“有团体的地方就有党争抑或派系之争”,在任何团体内除去自然情况下的死亡外,任何人都不会白白死人,任何团体成员的死均是党争、派系斗争的直接或者间接的结果。朝堂之上更是如此,宋朝是很多文人最喜爱的朝代一大原因便是党争“不怎么容易死人、嘿嘿还是会死人的,如:岳飞”,而明朝是党争最为激烈的朝代,争夺的不仅仅是文人的一口气,更是你死我活的一线生机,成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败者尸横荒野无人问津,更有言“明实亡于党争也!”细细研究开来发现此言并不差矣,这也是明朝灭亡的一个原因之一。而党争直接派系混杂一个人可能如多重间谍一般名属多派,这些人也会成为各大派系之间的绞肉机、导火(和谐)索、磨刀石!以下便是明末各大政权的派系出分情况大家不要以人的多少来决定各派系的强弱,要以其是否掌握实权来看,为列官职等详细信息后续会补充:

大顺:刘宗敏、田见秀、谷英、李过、刘芳亮、张鼐、袁宗第、刘国昌、岳侯某、刘体纯、吴汝义、马世耀、李友、刘忠、陈永福、白广恩、王良智、顾君恩等

派系情况:

(1)地域分

秦派:刘宗敏、田见秀、刘芳亮、袁宗第、刘体纯、吴汝义等等(武将实力派掌控90%武力)

豫派:牛金星(李岩推荐)、李岩、宋献策(文臣实力派一线文臣)

地域杂派:刘国昌、岳侯某、刘体纯、马世耀、李友、刘忠、陈永福、白广恩、王良智、顾君恩等(文臣武将二线三线)

(2)阶级分:

皇戚派:李过、张鼐、高一功等

知识分子派:牛金星(李岩推荐)、李岩、宋献策、顾君恩等

新地主派:这个暂时没法分日后再说

(3)政策分:

温良改革稳重持进派:以为明必亡不急于一时,先西京(西安)为中心,整顿消食河南、陕西、山西、河北(部分)、山东(部分)、湖北等地盘整合自身力量,健全政治制度巩固军事力量,引明清内耗以小额度赋税转型封建地主化,待势力稳固再图东进取燕京亡明灭清之举,甚至有人提出联清亡明的提议,1644年正月二十七日清朝多尔衮派使者迟起龙书信李自成恳求合兵灭明,呵呵确实是恳求语气,李自成并未理会。

急功近利派:气势正盛明已衰,士气旺以迫亡明。

(4)追赃助饷:支持与否分两派,后章节详谈

同类推荐
  • 我和我的皇后老婆

    我和我的皇后老婆

    黄埔军校独立团团长龙飞,在中缅边境遭遇突发事件穿越到古代,成了大明亡国之君崇祯帝。皇兄新丧,留下四大美后张皇嫂;魏忠贤称九千岁,把执朝政……名将还未长成,奴蛮已寇边,看我手掌皇座,一手挽青天,正我汉家衣冠,继我炎黄文化,再开中华盛世!黄埔魂,此世犹烈……
  • 汉武壁

    汉武壁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他不仅传播了西汉王朝的文明和文化,而且以忠于国家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勇气,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奇迹般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 漫漫大唐路

    漫漫大唐路

    一次意外,王小麦来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这一年,李渊晋阳起兵,建立大唐;这一年,隋炀帝被叛乱的骁果军杀死,一代暴君陨落;这一年,仅仅统一了三十个年头的九州大地再一次陷入四分五裂。神拳太保秦琼、混世魔王程咬金、玉面寒枪俏罗成……这些只在评书演义中听说过的英雄,如今活灵活现的出现在眼前。腹黑?勇猛?雄才大略?到底哪个才是英明伟大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李二陛下真实的一面?历史的车轮滚滚地驶在这漫漫唐路上,穿越而来的王小麦,究竟会与之产生怎样的交集?
  • 明末之风雨飘摇

    明末之风雨飘摇

    俗话说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难。自古开国之君,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无不殚精竭虑,励精图治。然而后继之君,多骄奢,享富贵,不能居安思危,以致祸患积酿,无力回天者,比比皆是。本书借天启、崇祯两朝的皇宫内事,着重描述明熹宗与明思宗,以及其后宫与众臣只见错综复杂的关系,本书会尽可能地尊重历史事实,但也不乏增添一些趣味神话传说。
  • 我的大秦帝国

    我的大秦帝国

    秦政穿越到秦朝……但是有些不一样齐楚燕韩赵魏,依旧六国争霸。秦国?没有这么个地方!大争之世,风云无常!看小小人物如何掀起惊天波澜!
热门推荐
  • 奇音

    奇音

    “意外”的一次穿越,浪漫的一次邂逅。改变两个世界,也改写了四个人的命运。这两个世界从她穿越起,就注定不会再太平下去了……黑暗将再次苏醒,而光明也会随之而来。一路上他们劈荆斩棘,奋勇向前!而美丽的恋爱之果也在他们的点点滴滴中悄悄生长……看他们如何逆转乾坤,捍卫着两个世界的安宁与和平!
  • 爱情曾经路过

    爱情曾经路过

    在我的生命中,被两个美男守护着。而在我的意识中却分不清我到底爱的是谁,因此选择了错的一方,伤害了正确的一方。当我分清的时候,正确的一方却离开了。我失去了我真正我爱的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青青美梦扰

    青青美梦扰

    我原以为,想着他,心疼他,追逐他,便是我爱他我原以为,宠我,抱我,心系我,便是他爱我那一刻我才明白,爱,无从分解破译,却想骨血相融,生死相随,不论是非!
  • 武逆神体

    武逆神体

    他,不能修行,只能够学一些外加功夫他,没有背景,却立志让自己成为背景他,没有亲人,在孤独的时候遇到了她哪怕是用拳头斩断虚空,他也要将她复活!
  • 凭谁细话

    凭谁细话

    单机游戏《新绝代双骄三》同人文,主CP江云(解星恨)X仇心柳。参照原游戏主线,情节变动较大,武侠玄幻兼并。凭谁细话,醉又何妨?不如从嫁与,作鸳鸯。情未央,地老天荒。颔首诉衷情,记取眉间心上。封面是自己做的,心柳也是自己画的,喜欢的亲一定要收藏哦!
  • 来自地球的连队

    来自地球的连队

    这是一个关于人类和华星五族的故事,看一个普通的地球上尉连长如何蜕变为统一华星的王者!这更是一部憧憬宇宙奇景,思考宇宙逻辑的小说!!!
  • 大笑江山

    大笑江山

    一次生日宴会让李悠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灵魂占据了一个家破人亡的公子哥儿,很幸运的成为了仇家追杀的对象。悠然哥口头禅:谁再惹我,我就用天马流星拳,把你打成浮云。
  • 神话救赎

    神话救赎

    穿越千年的时光,来到这波澜壮阔的秦王朝……但这对林立来说并没有卵用,作为一个图书馆管理员,他很享受自己的工作,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穿越,他懵逼了,但这并不算什么……与易小川的相遇,直接让我们的主角傻逼了……没看过《神话》的请绕道,谨献给喜欢神话的朋友……
  • 红警之异军突起

    红警之异军突起

    上一部作品写的其实有些脱离了我的世界的概念了,而这一本则是纯粹的红警,喜欢的小伙伴们就进来看一下吧,不管怎么说,求收藏,求推荐哈。(另一本我也会继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