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98100000004

第4章 农时与季节(1)

[7] 农谚

一、农谚的起源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至少目前所知,有些农谚可以远溯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一句,同样见之于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地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起源一致的。而农业的起源远早于文字记载,所以农谚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么,农谚实在是农业劳动中从歌谣分化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歌谣与农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倾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即着重社会关系方面的;而农谚则描写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即着重生产方面的。这种区分是后来逐渐发展的结果,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截然划分的界限。因为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的音律和谐,合辙押韵,形式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也难与歌谣截然划分。古代农业社会更是如此。例如《诗经》的“七月”“甫田”“大田”“臣工”等,既是歌唱农事操作的,又是农民抒发感情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谚才从歌谣中逐渐分化出来。同时,属于纯粹生产经验的农谚,也不断增加、丰富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农谚在生产上的作用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青蛙叫,落谷子”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如果我们把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谚。例如水稻从播种起,选用良种有“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壮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术有“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间轻,两头重”等;田间管理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拿水稻一项来说,浙江就有500条左右农谚。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像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老农民中都还保留有这种习惯。1959年我们在丽水县向一位老农了解当地播种粟的经验,他就举出“红粟头上一枚针,只怕浅来不怕深”的农谚,并且拿粟和芝麻相比,说:“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粟)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龙爪稷(当地称粟)的经验时,农民又举出“稻倒收一半,麦倒没得看,粟倒一箩收箩半”的农谚,说明龙爪稷的特点是不怕倒伏。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足以证明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起着很大的作用。

三、农谚内容的特点

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新中国成立前费洁心所收集的《中国农谚》,是由时令、气象、作物、饲养、箴言等五大部分组成的,虽然这个分类不很理想,但可以从中看出农谚内容的几个特点。据笔者对该书5953条农谚的统计,属于时令之部的为2961条,占全部的40.45%;气象之部1556条,占26.22%;作物之部1020条,占17.18%;饲养之部251条,占4.23%;箴言之部707条,占11.91%。从这个分配的百分率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气象与时令的农谚共占2/3,反映了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违农时,适时播种,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化的机器耕种,农业技术起了极大的变化,只有适时播种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为了正确掌握农时,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经受了足够的教训,因而以时令为中心的农谚竟占到40%左右。旱、涝、风、寒等自然灾害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时期,更是无法克服的莫大威胁,因此企图掌握自然灾害规律的农谚也占到1/4。

费洁心所收的农谚,限于他个人的条件,共只5953条。建国以后,中国农业出版社以吕平等人为首,进行了有计划的全国农谚收集工作,共得10万余条,经过归并整理分类后选了31400余条,分成《中国农谚》上下两册出版。上册是农作物部分,包括大田作物、棉麻、果蔬、蚕桑、豆类、油料直至花卉为止,据笔者统计,共约16200余条;下册为总论及畜牧、渔业、林业等部分,总论包括土、肥、种、田间管理、水利及气象等,共约15200余条。将该书上下两册按类分别统计结果,大体上同上述费洁心的统计结果类似,但所见的规律性更为明显。即全部农谚中,以气象农谚占最多数,共得7903条,占全部的25.16%;其次就是水稻,共4573条,占全部的14.56%;第三是麦类,共3596条,占全部的11.45%。其余的分散到各种作物上,条数有多有少,都远不及稻麦那样多。稻麦及粟黍类农谚条数的比例,很像笔者对《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谷部文献所作统计的结果。在后者中,也是以稻的文献量占首位,各种麦合起来居次位,粟黍又次之,三者所占比重超过其他任何作物。文字记载量的比重同农民口头谚语的比重如此一致,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如实反映。果树和蔬菜类得1571条,占全部的5.00%。粮食方面,像玉米和甘薯是迟至明末才引进普及的。玉米很快积累起222条,当然比重不高,仅占0.70%;甘薯积累起366条,占1.16%。自古农桑衣食并举,棉花较之蚕桑是后起的,但推广极快,积累的农谚超过了蚕桑,棉花有1243条,占3.95%;蚕桑只355条,占1.13%。蚕桑的农谚按理不应这样少,其原因待查。农作物和畜牧这粮畜两条腿中,畜牧部分的农谚远少于作物,只有1433条,占全部的4.56%,这是中国农区食物结构的特点,农区人口增长的压力使得农区拿不出更多的土地饲养家畜。在家畜的农谚中,以猪最多,猪在南方是舍饲杂食,不需草场牧地。家畜农谚的一个突出之点,是对家畜的鉴别农谚较多,且很生动有据,很像汉代以来的《相马经》《相牛经》之类,只是句子短少而已。

下面再就农谚内容的特点试作分析,归纳为3点6性。

1.地域性和普遍性

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区作物种类不同,播种、收获季节不同等。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华北农谚“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这样,浙江农谚“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烂冬油菜旱冬麦”,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很少休闲,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地域性差别最大的是播种期,华北种麦的适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浙江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种芝麻和小米,华北是“小满芝麻芒种谷”,浙江则是“头伏芝麻二伏粟”。

但在许多农谚里,尽管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却都有类似的说法。如大豆的“干花湿荚,亩收石八”,南北各地都这样说;浙江农谚“割麦如救火”和华北农谚“麦收如救火”一样;“寸麦不怕尽水,尺麦但怕寸水”在浙江、苏北等地都有同样农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有钱难买大肚黄”??都是普遍性的农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它本身遗传性的表现,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栽培原理往往是具有共同性的,还有一些基本原理相同的栽培环节如深耕、增施肥料、中耕培土等,反映在农谚上也大体一样。如华北、陕西农谚“种田不上粪,等于瞎糊混”,苏北农谚“不施粪,瞎胡混”,浙江农谚“种田无师叔,只要肥料足”,以及华北农谚“锄头有三分水”和浙江农谚“旱来锄头会生水”等,意思都一样。

不论地域性和普遍性,就其表达形式的类似性来看,说明当初某条农谚可能发源于某一地区,随着传播开去,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如作物的、耕作制的、季节的、口语习惯等)予以变通,最明显的如播种期,几乎“××早,××迟,××××正当时”成为各地农谚的共同表达公式了。

2.概括性和科学性

概括性和科学性是农谚的最重要特点,由于农谚是口头相传的,必须简短流畅,便于记诵。但它的内容又很丰富,所以必须精练深刻,发人深省。许多农谚看来似属简单浅显,其实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需要我们予以分析说明。例如种植绿肥的农谚:“若要草子好,经常三分燥。”一般地说,草子是喜欢湿润土壤的,但喜欢湿润并不等于不需要空气,农民特别指出“经常三分燥”。据科学研究证明,草子田土壤的湿度以70%左右最好,由于地下水位降低,增加了氧化层的厚度,缩短了还原层的厚度,可使根系及根瘤发展良好,这就是农谚的概括性和科学性所在。其他如“麦浇芽,菜浇花”6个字就概括了两种冬作的施肥关键;“山园直插,荡园斜插”,指出甘薯要根据不同水分条件,采取不同的扦插方式。“牛粪冷,马粪热”,在牛马粪中还分冷热似乎没有道理,实际上由于牛、马的食料不同,粪中微生物的活动也不同,发酵发热的能力是大有差别的。有些栽培措施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影响品质。如农谚指出:“九耘谷无毛,三削麦无糟”,是很有道理的,应该如何解释透彻,还值得深入考虑。有些农谚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揭示其理论意义,例如“种稻难种三黄稻”“有钱难买大肚黄”。农民水稻专家陈永康提出的三黄三黑问题,几年来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和陈永康同志一起搞科学实验,初步明确了“黄是代表晚稻个体发育过程中在转折点上的一种生理状态,每次落黄后,植株即转向另一新的阶段”。这才算初步阐释了三黄问题,但是,目前还存在不同意见的争论。农谚中像这种概括性强且富有深刻科学原理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用现代科学知识或通过具体试验研究,予以分析提高。

3.群众性和通俗性

农谚的极大部分作者是广大的劳动群众,这就决定了农谚的思想、感情以至于表达形式必然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气息、泥土气息的,并且便于记诵,相互传播。其中最常用的是把生产技术措施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说明,最易为群众所接受。如说明拔秧以前要略施起身肥,以利发根,但又不必太多,农谚就说:“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农谚用“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来强调说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须增施肥料,农谚用“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来讽喻。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种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荠”“秀稻黄,吃块糖;秀稻黑,没得吃”等都是生动活泼而又含意深刻的好农谚。在我们继承农谚遗产、总结农谚的特点时,必须把握农谚的群众性和通俗性这一特色。

四、农谚结构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总结农谚,有必要对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其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作些剖视,以便从中学习一些对发展新农谚、创造新农谚有益的经验。

1.农谚的句法

农谚的句子比较精炼朴素,但是把大量的农谚加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农谚的句子也相当错综复杂。先就每句的字数看,据笔者就全国农谚15823条(约36万字)的分类统计,最少的是3字一条,最多的是196字一条。如将字数不同的各条称为一个“句类”,则从3字一条顺次到58字一条,共有56种不同句类;从60字到196字,共有34种句类,总计从3字条到196字条共有90句类。值得注意的是,这90种句类中各类所拥有的句子数是不平衡的,绝大部分集中于10、8、14、12、7、6、13、5、16、20、9和11等12种句类中,共有14524条,占总数的91.79%;而这12句类中,又以10、8、14、12、7、6等6句类为最多,共11857条,占总数的74.93%。另就浙江农谚农作物部分的统计来看,也存在同样的分配情况。

农谚的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农谚是人们口头流传的谚语,除个别情况外(如九九歌之类),一般每句类字数不是太多,否则不便于口头传诵。尽管有些农谚可达100多字,而实际上占绝大多数的不超过20字,更多的是不超过14字。但是太短了就无法表达较多的内容,所以6字以下的5字、4字、3字句也不太多,在全部15823句农谚中;5字句只出现468句,占2.95%;4字句只出现150句,占0.94%;3字句更少,仅出现6句(因限于篇幅,这里没有将各句类所占分配情况一一列表)。

(2)由20字构成或由28字构成的句类(类似旧诗中的五绝、七绝)在农谚中不占优势(20字句共出现373句,28字句共出现132句),反之,却以20字和28字的半数即10字句和14字句占绝对优势,也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3)在占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6、7、8、10、12、14字等6个句类中,偶数句占5种,奇数句仅7字一种,这也符合于我国人民口语或书写中常以成双表达的习惯。

在字数相同的每一句类中,其表达的方式还有好几种,例如同属10字句类,表达方式可以是5+5的,也可以是3+7的,4+6的,6+4的等。兹就常见的8字、9字、10字、11字、12字等5种句类的句举例如下。

8字句

4+4式:清水下种,浑水插秧;3+5式:立了秋,大小一齐揪。2+2+2+2式:早插,早活;快长,快大。

9字句

4+5式: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5+4式:七十天荞麦,八十天雨。3+3+3式: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

10字句

5+51式: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4+6式: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3+7式: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3+3+4式: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4+3+3式: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

11字句

5+6式: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6+5式: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4+7式: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7+4式: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3+3+5式: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5+3+3式: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

12字句

6+6式: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5+7式:要想多打粮,苞谷绿豆种两样。7+5式: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4+4+4式: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3+3+3+3式: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

根据上述举例,笔者曾试将浙江农谚农作物之部1081条24句类排比分类,结果共得64种句式。如果就全国农谚来分类,句式当然还要多些。需要指出的是,常见的句式基本上都集中在常见的句类中,其余是比较次要的。而且由于口头传诵或文字记录上的误差,只要有一字、一音的出入,即会引起句式的改变。例如上表11字句类中4+7式“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中,如果去掉“来”字,便属于10字句的4+6式了。因此,从继承遗产创造新农谚的角度看,值得注意的不是问到底农谚有多少句类句式,倒是要注意这许多句类句式中哪些最为常用、易记易诵。例如9字句的“扒根的稻子培根的谷”“打春的萝卜立秋的瓜”,10字句的“立了秋,不论大小一齐揪”“立了冬,只有梳头吃饭工”,13字句的“立了秋,雨水收,有塘有坝赶快修”“打了春,立了夏,先种黍子后种麻”,14字句的“头锄皮,二锄泥,三锄四锄花花离离”等都是以短长相配取胜,容易朗诵上口的好句式,值得我们继承学习。

2.农谚的修辞方法

农谚除了句法结构的错综复杂变化以外,就其表达内容的修辞方法来看,也是丰富多彩的。农民群众知道通过各式各样的修辞方法来表达其生产技术经验,兹举例说明如下:

比喻:农谚善用比喻,因而容易使人理解、接受。农谚中的比喻有两种,一种是明喻,一种是暗喻。以明喻较多,如“人无力,桂圆荔枝;地无力,河泥草子”“熟土加生土,好比病人吃猪肚”“冬雪是麦被,越压会越长”“蚕豆盖层泥,好比三九盖棉衣”。暗喻如:“秧草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隐指起身肥。不论明喻暗喻都是常用人的生活来相比,显得更加亲切易晓。

借代:农谚中多借代手法,以局部代表全体,以具体代表抽象,这样就更显生动。例如“没有泥腿,饿死油嘴”,这里以“泥腿”代表劳动人民,以“油嘴”代表剥削者。又如“隔重山,多一担,隔条河,多一箩”,这是指异地换种可以增产,换种的距离、原则很难具体说明,农谚就用“一座山”“一条河”来代表。

婉曲:这是农谚中应用得相当多的手法。农民喜欢用婉曲含蓄的话把本意烘托出来。例如“削断麦根,牵断磨心”,是说麦子需要勤中耕,中耕后可以增产,但他不用增产等明字眼,而说麦子加工,磨大量的麦粉时可能会把磨心都牵断了,这样烘托来说,以鼓励人们做好田间中耕工作。其他如“麦田舞龙灯,小麦同样生”是指小麦苗期镇压作用的;“小暑不见底,有谷没有米”是指不烤田会引起倒伏及秕谷的;“芝麻田三日晴,回家洗油瓶”是指天旱有利于芝麻丰收的;“立冬种豆一筷长,两粒豆子换一双”是警告不要失时播种的;“田头地角出黄金”是鼓励人们充分利用隙地种植各种作物的;“伤心割菜子,洒泪收芝麻”是指芝麻和油菜两种作物成熟时极易脱粒,遗失很多的。

铺张:这也是农谚中常见的手法,往往用于强调某种措施或某一环节的重要性。例如强调油菜腊肥的重要说:“千浇万浇,不及腊粪一浇”;强调处暑前后稻子灌水的重要,就用“千车万车,不及处暑一车”;强调秧田施肥的重要,说:“会施施一丘,不会施施千丘,施千丘不如施一丘。”遇到这种铺张的农谚,就不可照字面直解,要认识它是文字夸张的手法。

比拟:大抵是将物比拟作人,富有感染力。例如:“大豆耳聋,越越通”;实际是指大豆需要中耕,根系及根瘤才能生长良好。“麦子屁股痒,越压越肯长”是指镇压促进了分蘖的。

叠字:是农谚中屡见的表达手法。例如:“多掼掼,割稻饭;多抖抖,割稻酒”“头耘堆堆平,二耘挖挖根,三耘捧捧圆”“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种种甘薯种种稻,一年两头好”“玉米结婚,子子孙孙”“麦岭狭窄窄,一亩还无半亩麦,麦甽宽荡荡,一亩抵当半亩用”“立夏播种,摘来棉花胖朵朵,小满播种,摘来棉花瘪塌塌”“白露白迷迷,秋分稻头齐”等都是。

省略:为便于口头背诵,省略是农谚的重要手法之一。以省去作主词用的名词为最多。例如:“千箩万箩,不如根头一箩”,这是指草子施灰肥的,省去草子和草木灰两个名词。“早瘟迟冻,不瘟不冻,霜降立冬”,是指油菜播种和毒素病、冻害的关系的,省去油菜播种四字。“天花不嫁自家婆”省玉米两字。也有省去动词的,如“冬至中,暖烘烘,冬至头,冻死牛”,是指冬至逢月中或逢月初之意。

对比:有的把两种作物的不同生物学特性放在一起对比。例如“麦粟燥,稻要泡;麦怕浸,稻怕晒”“红粟田三日落,回家好换锅;芝麻田三日晴,回家洗油瓶”“稻倒一半麦倒无”“烂冬油菜旱冬麦”等;有的把同一种作物的不同技术要求加以对比,例如“早稻搭一搭,晚稻插到塥”“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有的把不同操作技术要求加以对比,如“清水下种,浑水插秧”“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等。

农谚中还有一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借主语和宾语的互调位置或定语的互调位置体现完全不同的意思。例如“田不等秧,秧不等田”“麦不离豆,豆不离麦”“麦黄种麻,麻黄种麦”“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等,都是通过主语与宾语互调位置达到效果的。又有“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九成黄老十成收,十成黄老九成收”等则是借定语互调收到效果的。

从以上对农谚的句法和修辞方法的初步分析来看,可以体会到农谚不但内容丰富,切于实用,就是在表达内容的句法和修辞方法方面也有同样丰富的创造。这对我们以后如何总结农谚、分析农谚、创造新农谚无疑有很多启发。

五、怎样正确理解农谚

前面谈到农谚的特点之一是群众性和通俗性,似乎农谚的易晓易懂是不成问题的,事实并不尽然。由于农谚的地域性、概括性加上历史因素,有些情况已经时过境迁,有时要完全正确理解一句农谚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例如笔者在某次油菜丰产座谈会上,听到平湖县一位农民说到一句农谚:“冬至月中,香菜打一盅”,他表示不明确是什么意思,要求大家解释。另一次,听到一位河南农民介绍孬地小麦农谚“参不落,只管种”,也是不明其意。对于农业科学工作者来说,具有现代的农业科学知识,理解农谚似应不成问题,可是也不尽然。如果不充分熟悉农谚的各种特点,很容易“以今套古”,理解得过了头。例如“小暑不见底,白露枉费心”,原是指单季晚稻排水烤田的,有的同志联系到水稻的群体结构,以为小暑不见底,指此时应该封行了,小暑不封行,到白露就太迟,叶面积系数太小,没有充分利用光能??这是过头之例。“千浇万浇,不及腊粪一浇”,原是强调腊肥重要的意思,可是有的同志偏偏理解这句农谚只主张施一次腊肥就够了,显然是没有从农谚的特点出发,理解过死了。我们在整理过程中,也曾发生自作聪明,把原来对的改成错的例子。如“三月清明你莫慌,二月清明早下秧”,在整理中把“三”“二”对调了一下,变成“二月清明你莫慌,三月清明早下秧”却反而弄错了。要正确理解农谚,据我们初步的体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天文、气象、历法、节气方面的常识

前面已提到,农谚中三分之二是属于气象、时令的东西,因此,要正确理解农谚,必须具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包括常见的星宿,计算年月日时辰的天干地支以及“九九”“三伏”“春社”“秋社”之类。这些东西与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关系愈来愈疏远了,如果不具备这些常识,遇到这一类农谚就不容易理解。例如“参不落,只管种”,参是古代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一,这是以参星不落为标准,来定小麦播种期的农谚。“箕与风,毕与雨”“月丽于箕,风扬沙”等,箕和毕也都是星座的名称。“分了社,满天熟,社了分,没得啃”,这是指春社和春分之前或在春分之后与粮食丰歉的关系的,“分后社,晚稻无上下;社后分,晚稻大株根”,这里的社是指秋社,分指秋分,这种说法本身是无稽的,可是不了解分与社的所指,就无从取舍抉择。这类农谚还是不少的。

2.要注意农谚的省略手法

农谚由于口语的限制,常常需要简略,而且所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主词。这在特定地区特定条件下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对于收集、整理、注释者来说,数量一多,常常闹不清楚,或者张冠李戴。这就要求我们有较广泛的生物学的、农业的知识以及审慎的态度,决不可以似是而非,未懂以为懂。如“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如果不知道是培育壮秧,就领会不到其寓意的深刻。“一声干,二声旱,三声四声大水浸”是指九头鸟叫的,虽属无稽,但如不知道指九头鸟,就无从理解。“看看一畈,割割一担,吃吃一餐”是形容荞麦产量低和出粉率低的;“见雨就翻,见虫就捉”是指甘薯翻蔓,不可误解为翻地;“一指高粱半指粟”是指高粱和粟的播种深度;“一片真叶是个宝,二片真叶不算好,三片真叶是根草”,这是指棉花营养钵移栽的幼苗标准,不了解这些特定知识就无法理解。

3.要注意各地方言口语的习惯

许多农谚使用当地的方言口语,别地的人就不易了解。“夏种不让晌”,北方农民中午休息叫让晌;“立夏不耩红”(高粱),北方农民称播种为“耩”。“腊月三场挂,来年收棉花”,挂指树上的冰挂,只见于北方。“隔年陈种,一眼无用”,一眼是浙江宁波一带方言,即一点也无用之意。“秋前不搁田,割稻叫皇天”,叫皇天是浙江温州方言,有无可奈何之意;“东鲎晴,西鲎雨”,鲎音吼,即虹,不少地方口语叫虹为鲎。“多赶一次油,多收两成谷”,浙江农民称稻飞虱、浮尘子为油虫,称稻谷为谷[北方则称谷(小米)为谷];“麦怕金,稻怕瘟”,金系指麦类的锈病。诸如此类的农谚,数量不少,如不弄清楚原意,也不容易理解。

4.要注意传闻失实和收集者记录中的谬误或笔误

如“高山的谷,朝南的屋”,山是田之误,当作“高田的谷,朝南的屋”,这是传闻之误。“三到油麻九到花”,到为道的误记,三道九道即三次九次之意。“秧田能除三遍草,种出稻来格外好”,秧为稻之误;“处暑不放车,白露枉费心”,车为本之误;稻田和秧田,放本(施肥)和放车(灌水)虽只一字之差,却全然不同,记错以后,就似是而非,说得通,却把原意全给埋没了。“年稻年花(棉花),眉开眼笑”,意思没有错,但应作“年花年稻,眉开眼笑”才顺口易记,这是记录中的又一谬误。看来,在农民口头中流传没有错,经过收集、整理错了,从而解释错了,是最不应有的错误,值得我们注意。

六、余论

农谚是千百年来农民生产经验的结晶,它是特殊的产物,是以农民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以后,农民自己“口写、口传”的“农书”。它们对于指导历代农民从事生产,的确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几千年来,尽管读书的士人写了不少总结农民生产经验的农书,但严格地说,它们与农民的直接关系不大,主要还是供领导农业生产的政府官员或供经营农业的识字地主作参考,农民从中受到间接的益处则是存在的。

农谚的流传,遵循着“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即一方面世代相传,绵绵不断,另一方面又会在流传中失去旧的,产生新的。像《齐民要术》中的农谚“子欲富,黄金覆”“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錤,不如待时”,现在就是念给农民听,也听不懂,当然会在口头失传了。特别是有关星象的农谚,现在的农民种田已经不像古代农民那样,夜里露宿在田间的草舍里,抬头看天上星星,以定播种期。即使像“参不落,只管种”这样的农谚,还有老农记得,可他们已不知道它的意义了。这是旧农谚必然会消失的一面。新农谚的产生,往往因新作物的引种、新技术的应用自然地会被创造出来。如上面提到的从明末传入了甘薯、玉米、花生、马铃薯、烟草,接着就会产生这些作物的农谚。新的治虫方法的发明,新的肥料应用等,也会产生相应的新农谚。在封建农业时期,这可说是农谚新陈代谢的规律。农谚中有不少属于宿命论、迷信的东西,因时代进步,自然也会消失。但是农谚中有不少是带有生物学规律性或合乎科学原理的,则仍然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像不少属于短期气象预告的农谚,正确度很高,又容易记忆应用,是不会消失的。

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向农村的普遍推广,读书识字农民的增加以及近10多年来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急速冲击,都给传统农谚的流传和创造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现代农业科学带给农村的作物新品种,名称繁多的化肥、农药、除草剂、各式各样的农机具,电力工具等,由于变化很快,刚刚适应,没几年又更换新的,缺乏较长期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产生反映这些新技术的农谚。其次是,好多农民深感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函授教育、收看电视广播、阅读农业科技小册子等多种途径学习农业科技知识,这些知识随时可以翻查,而且新知识新技术还在不断涌现出来,使人应接不暇,就不一定要创造农谚帮助记忆,何况农谚也很难表达目前愈来愈多的知识内涵。其三是,在传统农业的社会里,种田要靠经验的积累,所以年龄大的老农民经验最丰富,他们不但自己积聚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而且还从前辈那儿记得许多好经验,这些都是年轻人远不如老年人的地方,所以必须向老年人学习。可是现代的农业科学知识,却是以年轻人学习起来要比老年人快,因为年轻人受的教育比老年人多,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比老年人强。最简单的例子如开拖拉机、摩托车,总是年轻人很快可以学会,像喷药、配方、人工授粉之类的技术也以年轻人容易掌握,这些东西都是传统农谚中所没有的,也即无法从前辈那儿学习继承的。凡此,对于年轻人创造新农谚,就缺乏推动力。旧有的农谚因事过境迁,丧失了继承价值,不可避免要走向失传,新的农谚又不再产生,农谚只能成为历史遗产,供后人研究参考。

[8] 和反季节

农时是传统农业的根本,“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天、地、人三才中,天(农时)居首位:“凡耕之道,在于趋时、和土、务粪泽。”(《氾胜之书》)。《吕氏春秋》更是专辟《审时》篇,强调农时的重要性。另有农谚“季节一把火,时间不让人”,“打铁看火候,庄稼看时候”等。农时立足于二十四节气,指出地球公转时中国处于北半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这是传统农业从原始农业时期以来积累所得的最宝贵的自然规律认识。传统农业经营的农田及其栽种的农作物,相对而言,都是非常稳定的,违反农时就是违反当地的自然规律,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违反了就会遭受失败。“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其荚二七以为族??后时者,短茎疏节,本虚不实。”(《吕氏春秋·审时篇》)农谚也说“人误地一日,地误人一年。”“立冬油菜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

现代农业科学由于明白了农时的本质,掌握了农时的规律,可以改变或满足作物对农时的要求,如塑料薄膜栽培、温室栽培、促成栽培、异地运输供应、改变光照、积温等手段。一旦农时可以被人为地控制,传统的农时相对而言就不那么重要了。譬如在长江流域30°N左右的自然条件下,传统的番茄种植是在春天播种,初夏供应市场,天热后即没有供应了,但如用温室栽培,可以提前到春天就有供应。而夏天把番茄播种到500米以上的山地,到秋天还可以有新鲜的番茄供应。再加上从异地输入,几乎一年之中,随时都可有番茄上市。再如我的故乡温州,按过去的习惯,西瓜只在小暑大暑时上市供应,到立秋即下市。按中医说法,秋后吃西瓜是太寒性的。可是现在一年四季,只要想吃,都可买到西瓜。其他各类果蔬,同样都是从原来的季节性供应,变成随时有供应。因此,农时的观念已经日益淡薄。可以想见,今后不论是城市或农村长大的儿童,恐怕很难建立起农时的观念了。

以上举例,主要在东南沿海各省市,因为现代化农业对传统农时的冲击是从东南沿海各省市开始的,华中地区的情况可能缓和些,西部地区传统农时的作用还很重要。相信随着时间推延,这种情况会像波浪一样,逐次由东部向中西部推进。

怎样看待农时的这种变化呢?打破作物种植受农时的约束,做到不分季节(或称反季节)供应,改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获得这种反季节的成就是要付出多方面的代价的。利用异地气候季节差,如早夏从南方运送西瓜供应北方,或早秋从北方运送西瓜到南方,要付出长途包装运输的费用;若从国外输入瓜果其成本更髙。高山栽培要比平地栽培多付出上山下山往返交通等费用;塑料薄膜和温室栽培要付出制造成本和电力成本;早熟促成栽培要付出化学药品的费用??凡此等,归纳为一点,即必须有大量的外源能量(石油)投入,才能实现反季节供应。这就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特点。而传统的按农时栽培,只需按照自然节律利用太阳的光合作用,无需这些额外的能量投入。简言之,反季节是用石油投入克服季节的严格限制,这还只是就能量的角度来分析。

此外,为了抢季节上市,必须使用人体营养并不需要的化学物质。如促成栽培提早上市的草莓,从外表看,果形大,色泽艳,引人喜爱,即使价格偏高人们也愿意购买,但吃起来的口感却差强人意,远不如按当地农时栽培的草莓香甜好吃。同时消费者还会摄入对身体有害的激素类化学物质,这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尤其不利。反季节的食品虽然供应多样化,把超市的水果橱窗陈列得琳琅满目,一年四季果品,要什么有什么,可是入口以后的味道却不如当地按农时生产的果蔬好吃。

与农作物相似,家畜家禽和水产鱼类也有个季节农时问题。家畜家禽使用配合饲料以后,生长期缩短,产肉量增加,打破原有的发情交配周期,这样产出的肉质中看不中吃,已成家喻户晓的共同抱怨问题,这促使宾馆饭店千方百计收购野生动物,追求原汁原味,破坏原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资源。人工养殖的淡水鱼、虾、甲鱼、鳝鱼、湖蟹等,或海水养殖的鱼虾类,它们的肉质都远勿如自然野生的。而人工养殖同样存在使用配合饲料和添加激素的问题,终不及天然成长的肉质鲜美。中年以上的人,既吃过传统农家饲养的鸡肉,又吃着现在机械化自动化饲养的鸡肉,就可以觉出两者的差别非常大;但是现在的儿童,从小吃机械化自动化饲养的鸡肉长大,无从比较起,他们的体会是鸡肉本来就是这种味道。他们长大以后,对古人描绘的“霜降鸡肥常日宰,重阳蟹壮及时烹”,也许只能以菜场和超市上得来的味道去理解了!

二十四节气是黄河流域的农时,也适用于长江流域,虽然不能反映珠江流域或东北内蒙古的农业气候特征,但它以十五天为一节气的划分,却可以作为一种农事活动的定位,便于农事安排。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传统农业,积数千年的实践形成的二十四节气,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结构体系。中华文明正是从“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种周而复始的农时生产环节中孕育、成长起来的,上层的精神文化是取决于基层的物质生产体系,两者息息相关,无法分开。因此,反季节的农产品供应,不单改变了现在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也会影响现在人们的文化娱乐和精神生活。

在传统农时的支配下,所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四季分明。秋收之后,人们便要举行庆祝丰收的盛大文娱活动,祭祀天地和祖先(三才),祈求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元宵节的舞龙灯、吃汤圆便是这种庆祝方式之一。各地少数民族也都有各自的庆丰收文娱活动。除了过年的文娱活动最为隆重以外,一年四季都有反映农时的各种文娱活动,如四月清明节,家家吃清明饼;五月端午节,家家有粽子,有水域的地方都举办龙舟赛。九月重阳节,又正值菊花盛开,人们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高)。重阳节又是蟹肉肥壮之时,文人雅士往往赏菊烹蟹,吟诗言志??总之,这些活动都是农时在精神领域的扩展和提升。

农时淡化的后果是,传统农时的文娱活动有不少已经消失了,保留下来的则内容简化变质了。如中秋节与赏月有关的内容消退,现在唱主角的是一年一度的商家争夺月饼市场。有些精彩的农时活动则走向无季节化,典型的如正月元宵节庆祝五谷丰登的舞龙(灯)原本在平时是不举行的,但现在凡是遇到什么庆祝大会、开幕式、闭幕式,都要出动舞龙,而其实与所举行的庆祝会并无内在联系。在电视荧屏前人们时常可以看到舞龙的场面,过多的表演给人以看腻了的感觉。这种情况非常类似一年四季都有番茄供应一样。菊花是典型的秋花,“凉秋九月菊花发”(杨万里“买菊”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诗”句)??重阳赏菊烹蟹成为晚秋的一种眼福和口福兼而有之的享受。现在有了人工培育的反季节菊花和人工养殖的反季节湖蟹,季节完全被淡化、模糊了,生活节奏加快了,这种季节性雅兴正在消失,绚丽多彩的上层文化活动就这样伴随着反季节化而变得日渐单调。

西方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的猛烈冲击,促使我们对于传统农业的研究和认识进行客观的反思,过去我们的研究是遵循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以求更好地古为今用。农时便是我们最推崇的典型的宝贵遗产之一,与农时类似的还有精耕细作、复种、品种资源留存、环境保护等问题。想不到这种冲击是如此的迅猛,又如此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发生。对我们真是一个提醒。我们要结合现实回顾过去,重新思考农史研究的方法论,怎样总结“去其糟粕”和“古为今用”的得失。反季节的出现不等于农时失效了,农时是客观规律,否定不了的,事实上当时当地的农业生产依然严格受制于农时,只是农时的地位受到不可抗拒的挑战,影响所及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层面,牵涉到复杂的中西两种文化碰撞和吸收融合的问题。笔者个人对此并无新见解,只是提出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共同关心和讨论。

[9] 季供应、农时消失与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文化具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其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内涵给中国人民带来健康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她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农业的丰厚土壤之上的累累硕果。

放眼全球,农业文明都起源于北半球30°N上下,中国的黄河与长江两河之间是最典型的农业兴旺地带。这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必然。因为生活在30°N上下这一地带内的古人,一年四季轮换的现象,促使人们观察日月星宸天象的变化,探索其运行的规律,从而产生天文历数和发明使用文字记录,掌握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的规律。从古老的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农业文明,都位于这个地带之内,所不同的是,前两者都在繁荣过后消失无踪了,而只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至今,仍然辉煌灿烂。

至于热带地区,自古至今一年到头都有丰富的植物可以采食,抑制了农业的萌芽,他们的饮食文化自然比较单纯,他们的农业是外来移民所引入。同样,纬度更北的严寒地区,季节太短,不能从事农业生产,人们只能籍渔猎为生。

神州大地一年四季分明,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的农业周期孕育了与之相应的饮食文化,从文学诗词歌曲和民俗民风上,处处表现出中华民族独具一格的饮食文化风采,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食物烹饪和饱享口福的物质生活层面上。

现代科技和经济领先的欧美,他们的祖先是游牧民族,人们逐水草而生活,居无定所,决定了他们的饮食是比较简单的奶酪和牛羊肉。他们进入定居生活之后,由游牧转为畜牧,从牧场再派生出牧草业和种植业相互轮作的制度,从此有了大小麦的副业种植业,小麦面包处于副食地位,主食还是奶酪和牛羊肉。直至大小城市的出现,食品逐渐增加了,才逐渐孕育出西式的饮食文化。至于盛大的西式大餐,那已是较迟的事了。自从经济全球化由美国推动以来,紧随着的便是美国式的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快餐文化,于是千篇一律的标准配方,千篇一律的味道,席卷了大小城市的小吃点心,培养起儿童们的偏爱快餐心理,割断了他们的历史传统认知。从根本上看,可说是游牧打败了农耕,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季节色彩,动摇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

农耕文明的所谓农时,细分就是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物候。农耕社会的一切文化娱乐活动,都是在节气的基础上滋生出来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寒食节等是现在仅存的节日名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对于现代农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了。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民间娱乐活动,都是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的生产环节中孕育、成长起来的。年终庆祝丰收,乃有盛大的“三才”祭祀天地和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元宵节舞龙灯、吃汤圆。不少古人诗词所咏的思亲、思乡作品都与季节相关,如“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之类。现代人因缺乏亲身感受,只能间接体会古人的心境,最终必然失去兴趣,让它们远离我们而去。

果蔬类的生产,历来都是靠露天栽培。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用塑料薄膜覆盖栽培获得飞速的发展。它的方式也从小拱棚、中棚,向大棚钢管等结构发展。

大棚生产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不受季节限制,延长蔬果市场的供应时间,同样的番茄、黄瓜、草莓、葡萄等,原来是一年一度供应,现在变为长期甚至于一年四季都有供应。由此带来的当然是产量和经济收益的倍增。如上海郊区的草莓鲜果供应期原来只有20多天(4月下旬—5月上旬),大棚生产可以延长至6个月(11月下旬—翌年5月下旬),亩产值平均达8000元以上。又如葡萄大棚栽培可根据果实上市的不同时间,运用大棚速成栽培和大棚延迟栽培技术,实现当年栽树,当年扣棚,第二年春天就可以采摘,获得丰厚的回报。我国北方受冬季低温的影响,不能种植蔬菜,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种植冬暖式大棚蔬菜的“白色革命”席卷中国北方大地,从此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

从大棚生产的发展趋势来看,它不会局限于果蔬类的栽培,将会进一步向周年化、多作物、多用途的方向发展,包括诸如花卉、苗木、水果、食用菌、茶叶、药材等的栽培,还有可能把大田生产的水稻、大小麦等粮食作物也纳入它的前景。

大棚蔬果生产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充实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饮食业、旅游业的兴旺??要一样不漏地列举它的种种优点,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当大家都满足于大棚生产带来的这些经济的、生活的、商业的、文化的种种好处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忘记现代科技天生的双刃剑的特性,即还有它的负面影响,值得思考。

从光照的角度看,新的塑料薄膜透光率可达80%~90%,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灰尘污积、水滴吸附及薄膜本身老化等原因,透光率会逐渐降低,所以不可能长久保持80%~90%的透光率,平均下来,只有60%~70%的透光率。这只是大体上的估算。灰尘多的地方,新薄膜使用10天后,灰尘污染就会使透光率降低25%,故必须及时清除。另外,一般薄膜易吸附水蒸气,在薄膜上凝聚成水滴,使薄膜的透光率减少10%~30%。因此,防止凝聚水滴也很重要。长时期使用的薄膜,因受高温、低温和紫外线的交叉影响,使薄膜老化,透光率将降低20%~40%,直至失去使用价值。此外,大棚内的光照条件还受天气、季节变化的影响,受大棚结构、方位、大小及薄膜种类的不同等,而有很大差异。大棚越高大棚内垂直方向的辐射照度差异也越大,上层与地面的辐照度相差达20%~30%。

采光和保温也有矛盾,双层薄膜的覆盖保温性能较好,但光照条件要比单层薄膜覆盖减少一半左右。建棚材料对采光也有影响,以单栋钢材及硬塑结构的大棚受光较好,只比露地减少透光率28%,连栋棚受光条件则较差。

光照是植物生产的原动力,光照不足,光合作用的效率打折扣,植物长期生长在这种光照打折的人为环境下,由于水分、肥料等其他条件的充足,可能掩盖了它光饥饿的实质。最后,尽管产量增长喜人,但产品的质量却出人意料地下滑。

从土壤的角度看,大棚使用的年份多了,会引起棚内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土壤耕作层比露天浅,通气、透水性差,因施肥过多使土壤质地板结、变重等。据研究,棚龄延长,棚内菜地土壤的有机质及氮磷等都随着有所增加,土壤养分增加的原因是化肥和有机肥投入量过大,超出蔬菜吸收的能力(《土壤》,2003年第2期)。大量养分残留在土壤中或进入地下水,使蔬菜抗病力减弱,硝酸盐含量升高,地下水质恶化。北方大棚蔬菜地的土壤积盐和盐渍化现象非常普遍,当土壤表层干燥时即出现白色的返盐、板结,导致盐害。棚龄越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髙,越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积累。真菌中的腐霉菌数量增加,木霉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腐霉菌增加会增加蔬菜染病的可能性,木霉菌减少则可能削弱蔬菜的抗病力。

从病虫害的角度看,大棚蔬菜的病虫害发生与露天栽培不同。养分残留过多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另外,大棚因长期连作,病原物残留在土壤中,使得病原菌数量猛增。另外,大棚的冬季和早春季因持久性密闭,通风不良,高湿度的环境使得植物本身抗病力降低,容易导致瓜类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多种病害的萌发传染。虫害方面,大棚内的温度更适于粉虱、螨、蚜虫等害虫的生长繁衍,而且反过来还成为露地害虫的传染源。

此外,大棚蔬菜连作的年份越长,土壤物理性质越加恶化,土壤团粒结构破坏,透水、透气性下降,导致根系的活力即根系的吸收水分和吸收肥料的能力下降,作物抗病力下降,即使没有生病,产品的质量也会受影响而下降。

以上所举的光照、土壤、病虫害等问题是大棚生产在不很长的年份里即可觉察到的问题,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加以研究,提出各种对应的措施。至于反季节栽培的成功,大棚发展规模的越来越大,其所引起的一些更长期的生态的、人文文化心态的改变问题等,则非短期内所能觉察,更值得我们思考。

露天农业虽说是在人类的控制之下进行,但毕竟还要服从自然条件的制约。大棚生产则是在露天环境下,人为地用大棚将栽培的植物与自然的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等条件区隔开来,它到底将会带来哪些生态学的影响?值得研究。

以害虫为例,自然界只有昆虫,无所谓害虫。是人类的种植活动招引了昆虫,引起损失,因而给它们戴上害虫的帽子。昆虫变害虫的原因不在昆虫而在人类,如蔬菜上的小菜蛾,几十年前并不被视为害虫,但随着蔬菜基地的不断扩大,连年在同一地上种植同一蔬菜,特别是大棚生产一年四季供应同一蔬菜,为小菜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适宜于繁殖的小生境,于是繁殖的数量越来越多,最后使得原先并非害虫的小菜蛾,变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大害虫。

大棚使用期久了,需要还原为大田,这样就把大棚时期的病虫害问题转带给大田,改变了大田的原有生境。大田生产和大棚生产的定期轮流交替,创造了一种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农田新生境,究竟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因实践的时间不够长,现在还不清楚。

其实,现在人们的生产、家庭生活里也已有类似“大棚效应”的出现。如一种叫黑尾拟天牛的昆虫,在自然界里是朽木为食。它并非害虫,倒是清理朽木的功臣,但随着人类居住点的扩展,树木不断被砍伐,朽木也随着减少,便威胁到它们的食物来源。浙江沿海某现代化食品厂从2004年起,每年初夏必在车间和办公室里出现许多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大量黑尾拟天牛,扰乱了办公和生产。经请专家诊治,发现在工厂建筑物的天花板上面,滋生着大量的黑尾拟天牛,这些黑尾拟天牛原本生活在室外个别的树木里,它们偶然发现建筑物天花板的上面潮湿阴暗,板材开始腐蚀,是最好的食粮,因而迁入大量繁殖,成为灾害。

人们在迁居新房前,都进行室内装修,通常只注意地板表层的质量,却忽略里面固定的木质夹层白松“搁栅”,这些搁栅往往已有天牛产卵的小洞,当被制成豪华家具地板等辅材时,就在里面产卵繁殖小天牛,它们在啮咬中长大,发出声响,并使得地板上布满了木屑。

同类推荐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玉溪三乡论

    玉溪三乡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银河相会:七夕节

    银河相会:七夕节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奈何忘川

    奈何忘川

    很多年以后,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死既生,再继续执着那些有的没的时,还是觉得咬牙切齿。“我们……还能当朋友吗?”“不行”“为什么?唉,你终究是……”“我要你当我相公!”
  • 重生之巨星娇妻:誓不复婚

    重生之巨星娇妻:誓不复婚

    一觉醒来,她从名媛千金继承人变成了已婚贵妇,接下来还得变成豪门弃妇。秋浅夏她丢失的三年竟然是被人占用了。穿越女用尽心机成为白富美,嫁给高富帅。却偏偏作的一手好死!混在娱乐圈里,臭名昭著!而且还将自己造死了!所以原主她回来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鬼道成仙

    鬼道成仙

    常言说:人,乃万物之灵长。但,生老病死,福祸双齐,都是大自然之规律。无论你生前为善人,为恶人,都要下地狱,入轮回,得转生。只不过你生前的所作所为,换来的是投胎转世后的因果,或为猪狗、为牛羊,或为皇亲国戚、为达官贵人……命运使然。又言:大千世界,无穷无尽,无所不生,无所不灭。一沙一世界,一草一生灵,宇宙空间断断续续,或平行,或交错……都逃不出规则的约束。人间界,神界,仙界,佛界,冥界等各有其精彩之处,而我们的故事便是从这“冥界”开始说起。
  • 旧时光的海

    旧时光的海

    她,遍体鳞伤。他的出现,带她逃离了梦魇。“爱上你,很难。”她说。“这不是问题。”他回答。其实,他很完美。只是,她被过去束缚得太紧。救赎,是他的使命。
  • 玄功邪佛

    玄功邪佛

    少年欧阳之乎,在临盆之时得到天下奇人“水火双邪”所救。十几年后,身怀“神水、圣火”双功的欧阳之乎行道武林,因经验不足误中圈套成为他人的杀人工具。巧幸得遇其母当年的二婢之一,不但灵智恢复,还巧得武学秘笈《易佛心经》的上部,便易容巧扮,混入武林邪派“残雨楼”,巧施奇计,歼灭此楼。但在凯旋而归时,却落入天下最大势力“飞魂楼”的圈套,不但损兵折将,同时自身被天下四大杀手围攻,以致功力尽废。巧幸灵智大发,终使他悟出“易佛心经”的最高心法——“空定刀诀”,功力尽复,还内劲大增,重入江湖。当年邪佛的稀世灵禽“无影鹘鹘”重现武林,少侠得其之助,不但破阵而出,还得到了“邪佛上人”所留的“千劫战笈“……
  • 重生到星际

    重生到星际

    重生到星际时代的刘安表示主角太多,一颗星球就有一个属于星球的主角,自己应该属于穿越重生类主角,金手指好像没自带,不过脑洞很大算吗?
  • 绝倾天下:神秘六小姐

    绝倾天下:神秘六小姐

    她,为了报仇雪恨死在了师傅的坟前。。。再次睁眼,她成了她,看看年仅八岁的她如何闯遍天下千万间。——她是痴傻的将军府六小姐,但却还有许许多多的身份,神秘的神医,全国富商,毅弑杀手组织的主人,修罗王。。。。他是当朝软弱的九王爷,亦是强势的蓬莱王,邪魅俊美,霸气温柔。他是她一辈子的师傅,也是前一任修罗王,高贵冷艳,神秘莫测。他们都是神秘优秀腹黑。但是他和他,她该如何选择
  • 二嫁王妃,王爷请赐教

    二嫁王妃,王爷请赐教

    天啊,穿越就够惨了,还一穿过来就和人私奔?地啊,私奔也就罢了,还被新婚夫君逮个正着?一觉醒来,安婧发现她的天都变了。据说,无双郡主在大婚当天与人私奔,如今奸夫下落不明,她则被遗弃在京郊的破庙里。据闻,无双郡主被救回来以后被发现已经怀孕两个月,孩子的爹未详。据传,无双郡主在被休后半年内,挺着大肚子跪在朝堂之上,望着高台上那一抹明黄,声音清脆:臣女与状元爷情投意合,恳请皇上赐婚。一语曰之,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他是大雍赫赫有名的第一猛将修罗将军,修罗戟下,绝无活口。自十五岁开始领兵起,便驰骋沙场,就连他的师傅都夸奖他用兵如神,武艺精湛。可是、可是……可是他竟然着了道,还被一个该死的女人给……他翻遍了整座京城,终于找到她,岂知她竟然是……
  • 重生之校园邪神

    重生之校园邪神

    他?很能装B,超能装B,极能装B!张萧说。很义气,很幽默,是兄弟!冷东认真的说。比较花心!不对,是非常花心!杨依依想了想道。别问我,我不知道!冷如冰冷冷道。欧阳哥吗?嗯,很好啊!!小宝害羞的说。那小兔崽子?蛮有天赋的!邪帝说。呃。。。你骂我,是你没了解我,你要是了解我,你会动手打我的!!欧阳逸厚着脸皮说。不在多说,别耽误主角泡MM……
  • 天之泣血

    天之泣血

    一个受到天地排斥,被邪神利用作为附身的少年能否逆天改命,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PS(新人新书,请大家多多支持,会保证不太监的。作品中有些漏洞与缺点,请多多包涵。可以在书评区提意见,也可加我qq2045088211直接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