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6300000012

第12章 儒道合流:逍遥人间的快乐之本 (2)

第二篇 第五章 儒道合流:逍遥人间的快乐之本 (2)

大智若愚:有真才实学的人表面看上去好像很蠢笨,不炫耀自己的才华。熙宁四年(1071)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苏轼当即献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恭祝这位老前辈得以“明哲保身”;并直言“轼受知最深,闻道有自”,又说欧阳修“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明心见性:佛门用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

自由先从拘束开始

一只幼鸟渴望飞向蓝天,便对它的妈妈说,要学飞行。妈妈告诉它,因为它还小,翅膀还没长硬,还得等一段时间才可以。

这只幼鸟非常沮丧,它希望像自己的那些兄弟一样,在蓝天之上展翅翱翔,但是妈妈告诉它还要等一段时间,幼鸟觉得自己的翅膀已经硬了,足以抵御逆风,而且自己很聪明,一定能掌握飞行机巧。

幼鸟偷偷的观察和学习兄弟们的飞行动作,自己暗自操练起来,过了几天,幼鸟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飞行机巧,于是便来到一根树杈上,学着那些兄弟的样子,慢慢展开翅膀,鼓起胸膛,然后扑腾了几下翅膀,向前方奔去,但是在腾空的那刻,这只幼鸟却没能在梦寐以求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幼鸟遇到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逆风,它柔软的翅膀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更糟糕的是,它以前偷学的那些飞行姿势现在一个也用不上,它感到身体不受自己的控制,没一会,由于翅膀无力,幼鸟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想要自由翱翔,最终因为翅膀没有成熟,经验不够老道而失败,这可能不仅仅只是一只幼鸟的悲惨命运,在这个节奏快捷的当代社会,人们匆匆而过的背后同样隐藏着许多想要冲破樊笼,心得自由从而身心俱乐的美好愿望,但是其结果却又往往落得与幼鸟一样。

常言说,要学会走,先要学会坐,要开口唱歌,先要闭上嘴巴,要想自由,先要忍受拘束。说到“拘束”,在儒家看来,就是端正其身,形而有样,以圣人之教为诲,诸如“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子不语怪力乱神”、“不怨天,不尤人”等等,乍看之下,像是给人设了件无形的铁衣,举手投足间必须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否则身体不可自由挪动,以至气喘吁吁,身心俱疲。

不过在孔夫子眼里,给自己穿上铁衣的恰恰是自己,歹心谋私,欲壑难填,又怎么能让自己的心得以真正的自由——循规蹈矩而其乐融融,因为他的所作所为都依归在道德的规范之下,行有所宗,随心所欲不逾矩。而道家的通达畅快虽以“情逸清心”为出发,但亦遵其规范:身处尘网,而心思悠然,享受生命给予当下的快乐。

儒家说“心有所归,行而无缰”,道家讲“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都在揭示一个自身与外界相容相通的道理。按牟宗三先生的话说,自由与拘束实际上就是懂得如何收放,“收”要密不透风,“放”能平原跑马,犹如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房屋都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才能显示自己的特别。心的自由和身的拘束说来也正体现着这种“有秩”与“无序”。

艾丽是个美丽的姑娘,她开朗大方,很喜欢运动,平时一有时间就去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这天,有朋友打电话邀请她一起去爬山。艾丽犹豫了一下,因为她虽然喜欢运动,但都是轻微的,低消耗的。从来没有爬过山,她担心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在朋友的再三说服下,她还是同意了。

第二天,艾丽和朋友来到郊外的云山。这座山是当地爬上爱好者的最爱,海拔不算高,山势也比较平缓。比较适合像艾丽这样第一次爬山的人。

朋友走在前面,微微躬着身子,脚步轻盈,跟周围的人有说有笑的,很是惬意轻松。而这时候,稍稍落在身后的艾丽,还没走半小时,艾丽已经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她一个劲的对前面的朋友喊道:“等等我,等等我,我快不行了,累死我了。”

朋友回过头去,看着她挺腰跨足的样子,说道:“你用这种姿势爬上不累死你才怪。你只有适当的弯曲,这样重心落在前面,你才能又快又轻松的爬上山顶。”

艾丽便依着朋友的建议,弯着腰向前走去。此刻,她觉得自己的呼吸顺畅了许多,虽然弯着腰的样子不是很好看,但是爬山却一点也不费力了。

挺腰跨足却累得要死,而稍微弯腰却能顺利登顶,所谓的“收放”即是此理,收放得当,有何来不能得到自由?人生为大道,有直有屈,有朽木不可雕,有如琢如磨,身处社会或与人交,大抵亦不出此理。就像艾丽爬山,想尽快登到高处,身体必须要有适度的弯曲,乃至匍匐。人的烦恼,不过是在于挣脱与自解之间,正因如此,牟先生提醒我们:意志要天马行空,道义要铭记在心,成就真正的生命趣味。

儒音凡录

天马行空:西汉时,西域大宛国出产一种名马能日行千里,被称为“西极天马”或“天马行空”汉武帝派使臣带上金银珠宝去换这种千里马,大宛国国王杀了使臣侵吞财物。汉武帝大怒,派李广利率军讨伐大宛国,取得西极天马3000匹。后世讲“天马行空”引申为思想奔放,任意驰骋, 意出元朝刘廷振的《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有无之间是坦途

儒家讲“有”,重在影响实际生活,同时也凸显出儒家的现实主义色彩。从中体现的是务实求真的精神。相较而言,道家讲求虚无自在,悠悠荡荡一水间,别无牵挂,逍遥于俗世之外,不计苦乐,只求我心悠然。依牟宗三先生所言,其实“有”也好,“无”也罢,都是在体现人生道德生命的价值,这种价值表现在进退有度,表现在刚柔并济,表现在无论身处何处,都以自己独特的价值理想来处世为人,正因如此,“有”并非孤行于世,“无”亦非“四大皆空”。

这就好像是道家所言的阴阳相合,它背负着“阴”,而抱着“阳”,“有无之间”也是这样一种状态,任何事物都可以做这样两方面区分,这种区分亦为牟先生所言,是中国人生命智慧的体现。

一群背包客正痛苦地行走在一条布满荆棘的山道上,两边虽然草木葱茏,鸟声不绝,但是这一群人却无半点欢笑,因为他们迷路了。他们已经在这座山上转了几个小时,又累又乏,手机没有信号,现在只能希望在这山上能遇到当地人。

两个多小时后,太阳慢慢地向西边落下,一群人饥肠辘辘,绝望的气氛笼罩着所有人。就在这个时候,走来一个老道士。这一群人急忙打起精神,问这个老道士出山的通道。

道士施礼,说道:“出山的道路一直都在。”

众人困惑,四处张望,眼前只有草木,连一条能通行的小道也没有。

道士继续说道:“我刚才看到你们一直在荆棘丛里走来走去,现在你们回头看看,那里不是已经有一条路了吗?”

众人回头一看,果然在那片荆棘丛里出现了一条半人多宽的小道,这是他们自己踩出来的。

老道士这时笑道:“世上之事,无非是角度不同,故而心为眼浊,就像你们一样,明明路在脚下,却是骑驴找驴。以此说来,为人处事,进退有方,心不为外物所系,只在于有无之间,如同道路一直在,就在你如何找出这条路。”

人们容易纠结于某一事物的表象无法自拔,乃至身处世而心有烦忧,涉江湖而不得解脱,一如范仲淹所言,是进亦忧,退亦忧,就像那一群背包客,脚下的路是否真的没有?老道士已经做出了回答——“有无”其实就是寻找这条路的方法,故而老子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任何东西都可以相互转化,荆棘可以成坦途,路始终都在,关键在于我们的视角和方法。

一个和尚去化斋,结果几天下来,所得很少,这个和尚带着满心怨气回到寺庙,向师父述说自己的心情。看着和尚空空的钵,师父呵呵一笑,继而说道:“你就为这个不满吗?”

“这些俗人,要做法事才会殷勤招待我们,而平时我们去化斋,却是冷眼相待。”和尚气愤地回道。

“施主奉斋于我们,不求功德,不求回报,出家人是为无心所求,有则坦然,无也坦然,不要在意钱物的多少,而是要在意我们出家之人能给予多少惠德。

出家人化斋而无求所得,是超越了许多假相和局限,因为他不是为了得到钱财而去化斋,而是为了遇到有缘之人。遇到有缘之人即是‘作意’,也就是有为之法。秉持此心,一切自会水到渠成。有为、无为的分别在于我能为别人做什么,而不是别人于我能有何种方便。”

和尚听闻此言,恍然开悟。

“有无”二字在师父口中被说成是自我的修为——我能为别人做什么?别人待我如何并无过多挂牵,“有则坦然,无也坦然”,我为别人却在“实”,既度人又度己,在牟先生看来,这就是儒家所言的“天下为仁”的重要表现,正因如此,所谓“有无之间”并不是什么玄妙的哲理,而是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下去的必要之理。

这无疑是一种人生意境,这种人生意境好比是于“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时欣赏“大江东去”的气魄,静听小桥流水的潺湲,观看夕阳沉落的壮美,在生命的空隙间陶冶人的性情。犹如身杂闹处而心悠然,是夜感凉风起的强烈进取,亦是晚来送斜阳的翩翩自怡,此时最适高歌一曲《沧海一声笑》——

江山笑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知多少

清风笑竟若寂寥

豪情还剩一襟晚照

儒音凡录

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又称无量光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佛,代表智慧,意思是光明无限,寿命无限,信众深信,经常念他的示号,能平安福寿,消除烦恼。

四大皆空:古印度教的宗教理论,称地、水、火、风为“四大”。后为大乘佛法继承。出自:《四十二章经》二十:“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禅宗的基本常识

    禅宗的基本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了禅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禅宗的创建发展,还介绍了许多为禅宗作出贡献的高僧和一些著名的丛林清规的知识以及阐述禅宗文化的各个方面等同时还精选了历代许多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禅宗公案。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热门推荐
  • 破碎时光如花绽放

    破碎时光如花绽放

    我没有经历过爱情的刻骨铭心,所以我写不出让人一看便无法自拔的故事;我更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所以我写不出多么感人肺腑的故事;可我经历过年少最纯真的,最无法无天的时刻。。。。那时候的她们是学校里人人羡慕的姐妹花,她们一起打打闹闹,一起笑,一起疯,一起逃课,阳光下闪烁着的是她们的汗水和泪水。但有一天这些全部都变了,姐妹翻脸,感情破裂。。。以前的誓言全部成了一场笑话。无论如何,纷繁世间,浩瀚人海,能有幸交集就是缘分,每个女生都会有自己的姐妹,没有血缘关系却比有血缘关系的人更亲近。。。
  • 载阳堂意外缘

    载阳堂意外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婚然天成:腹黑首席不好惹

    婚然天成:腹黑首席不好惹

    婚礼前夜,相爱多年的未婚夫却设计将她送上了陌生人的床……他如猎豹一般静静看着自己的猎物,整整五年!如今看到她近在咫尺,他抑制住想要撕碎她的欲望,只想宠她入骨。她步步沦陷,为了智障的弟弟,答应嫁给他,却不料从此卷入豪门旋涡,引来灭顶之灾!“敢动我的女人,死!”他一个一个摧毁那些不善之人,她却……
  • 苏文独白

    苏文独白

    我还在原地等你,等待那份属于我的温柔。时间会冲淡一切,但你是我独家的记忆。一次次的失眠困顿,让我连梦到你的机会也没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魁道

    魁道

    站着流血,跪着流泪,你选一个我?许升笑了笑,我选...坐着笑是男人的都要笑扛自己的梦
  • 奔雷新月无极

    奔雷新月无极

    书中三个主人公,从小经历了常人无法承受的命运打击,但同时又受到上天的眷顾习得了盖世神功。唐明轩,李在龙,冯雅兰三个人在乱世的江湖将经历许多的生死考验。
  • 炫舞时代:我真的好爱你

    炫舞时代:我真的好爱你

    本作品的一切都是真的包括最后的结尾,也包括名字
  • Otto Of the Silver Hand

    Otto Of the Silver H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兵降三国

    兵降三国

    一名天界的神穿越到东方的三国完成历练一种不屈的信念让他在千难万险中化险为夷一个聪明的大脑令他在三国中站稳脚步他将在三国中横扫千军,成为三国的霸主,重铸自己的辉煌……